摘要:在前段時間微軟爆出的下一代主機Xbox Series X的支持遊戲廠商裏,騰訊、完美世界、巨人公司就出現在百家XBOX遊戲研發商的名單上,這意味着這幾家中國公司都有主機遊戲產品將在下一代Xbox主機上發佈。隨着玩家的認知水平提升,中國玩家對於遊戲的審美也逐漸趨於國際化,比如越來越多的海外主機PC遊戲在中國開始流行,除了早年的《仙劍》《古劍》《軒轅劍》之外,現在中國公司做3A遊戲不再需要完全爲國內玩家的遊戲習慣而設計,而是爲全球市場定製,一款成功的3A產品誕生也標誌着國內廠商向着國際化邁進。

近日,主機大作《對馬島之魂》公佈了實機演示,這又是一款基於日本歷史背景的3A遊戲,回想到去年的SEGA《全面戰爭:三國》在中國引發的轟動效應,不少國內玩家感嘆到,中國的遊戲業規模已位列全球第一,但何時纔能有中國公司開發的3A主機遊戲大作?

確實,在以PC端遊和手遊爲主流的中國遊戲市場,專注開發主機遊戲的廠商如鳳毛麟角、眼下更多是國產獨立遊戲在主機平臺上刷中國遊戲的存在感,3A所需的大資金、大團隊、長週期研發,對“追求投入產出比”的國內遊戲企業來說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實際上,主機遊戲作爲全球遊戲業中重要的一環,部分國內遊戲廠商也在強化自身的研發實力向3A水準、主機平臺邁進。比如主機遊戲中常常會出現的開放世界概念,就成爲了近期不少國產遊戲新的賣點,《和平精英》《龍族幻想》《原神》等都採用了這樣的設計,同時採用虛幻4引擎、則進一步拔高了國產遊戲的技術和製作門檻。

Xbox Series X支持廠商出現多家中國遊戲公司

步入2020年的中國遊戲業看來是真的要進軍主機平臺了。

在前段時間微軟爆出的下一代主機Xbox Series X的支持遊戲廠商裏,騰訊、完美世界、巨人公司就出現在百家XBOX遊戲研發商的名單上,這意味着這幾家中國公司都有主機遊戲產品將在下一代Xbox主機上發佈。

此外,剛剛結束的網易520的發佈會上、也有一款名爲《代號:諸神黃昏》的遊戲宣稱,要打造多平臺3A遊戲體驗,明確了網易將有主機遊戲。此外,近期海外有不少消息表明,騰訊在對3A遊戲研發上持續加碼,其海外分公司和工作室吸納了國外多位知名3A產品的製作人加入。

國內衆多廠商正在主機平臺大集結?這已是事實,那麼中國的3A遊戲還有多遠?

風口來臨?衆多中國廠商進軍主機平臺

中國公司向3A主機市場的延伸,當然最主要是源自於研發實力的提升、和對主機市場的覬覦。

雖然主機遊戲商業模式更爲傳統和保守,高收入遊戲依賴的是付費賣拷貝和DLC,但主機市場從來都不是一片小水潭,頂尖3A遊戲所能帶來的收入不可小覷,1000萬套的銷量往往代表着10億美元級的產品,且將形成生命力極強的IP,比如最近任天堂大火的《動森》6周就賣到了8億美金、在中國還出現了刷屏現象。但主機平臺歷來都是對中國公司頗爲陌生的,因爲中國此前一直都不存在真正的主機遊戲市場。

2019年中國單機遊戲市場收入增長到了6.4億元,同比增長341.4%,收入增長依靠的是引進海外遊戲、以及國內PC獨立遊戲的爆發。但客觀來說,6.4億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中國主機遊戲收入,因爲合規的主機和單機遊戲在中國市場規模較小,隱藏單機遊戲收入很難統計、其主要存在於Steam和三大主機的港區。

主機遊戲最大的市場在全球,成功3A產品一大標籤就是全球化。根據Newzoo的數據,2019年全球主機遊戲市場收入453億美元、佔全球遊戲業收入的30%,在逐步實現對手遊市場滲透後、中國公司如果要繼續擴張版圖,那麼下一個目標必然會是主機平臺。

NExT Studios創意總監Clark Yang曾提到,“如果想要達到3A的水平,或是達到自己定義的3A,就必須爲全球主流市場定製。”

隨着玩家的認知水平提升,中國玩家對於遊戲的審美也逐漸趨於國際化,比如越來越多的海外主機PC遊戲在中國開始流行,除了早年的《仙劍》《古劍》《軒轅劍》之外,現在中國公司做3A遊戲不再需要完全爲國內玩家的遊戲習慣而設計,而是爲全球市場定製,一款成功的3A產品誕生也標誌着國內廠商向着國際化邁進。

最後,萬事俱備,東風也即將要颳起。無論是Xbox還是索尼都即將發售自己新一代的主機,在硬件性能上有着不小的提升。新的硬件無疑會帶來新的突破,這就會造成主機市場的大洗牌,大家迴歸同一起跑線,更會爲新的主機遊戲IP形成創造良機,這對國內的廠商來說,創造了一個週期性的進入窗口期,中國公司往次時代主機集結現象就不令人意外了,但真正要搶到席位要依靠實打實的實力,以及是否能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3A遊戲作品。

大廠集結,各有特色,進發3A市場

所謂的3A從字面上翻譯就是:大量的財力投入、大量的人力投入、大量的時間投入,但其實國內每家廠商進軍主機、研發3A遊戲的方式與手法都不太相同。

騰訊是3A之路上走的最深的一家國內公司,無論是在多平臺運營的模式上還是在海外併購、國產自研上都有涉及,像《王者榮耀》已經有NS版,多款Next Studio開發的獨立遊戲也登陸了主機平臺試水。

騰訊進軍主機策略之一就是依靠海外人才和海外團隊,近日剛剛官宣的《光環4》設計師Scott Warner將加入騰訊,成爲天美北美工作室的主要負責人,小島秀夫工作室的今泉健一郎也在前段時間加入了騰訊海外辦事處。在做3A產品上,騰訊可以說集結一批知名的海外製作人來強化研發實力。

其次在《英雄聯盟》火了10年後,拳頭也開始向多元化的領域嘗試。近日公佈了FPS遊戲《Valorant》具體上線的日期,此前設計師也談到遊戲未來可能會考慮多平臺化的發展策略。當然,拳頭同樣還成立了一家專門爲了拓展《英雄聯盟》宇宙故事的3A工作室“RIOT FORGE”,雖然還沒有公佈產品,但拳頭創始人Tryndamere在推特上拋出的一個問題“有誰想要一款由小島秀夫設計的英雄聯盟宇宙的遊戲嗎?”不禁耐人尋味。

除此以外,最近騰訊還正式接手了Otherside旗下的《網絡奇兵》系列遊戲的開發工作,這個IP有20多年曆史,相當於騰訊在本身沒有3A遊戲IP之下,買了一箇中古IP,直接面向主機市場。

當然,騰訊旗下還有一家特殊的工作室NExT Studios,終極目標也十分明確,就是製作3A大作。爲了讓工作室能夠迎接3A的挑戰,先慢走一步,製作了一款2A產品《重生邊緣》,以及一系列獨立遊戲,未來的願景也是建立3A遊戲的生產線、打造3A產品。

總的來說,騰訊在3A的道路上一方面招兵買馬投資海外3A工作室,吸納知名製作人、補足經驗,比如騰訊投資P社、白金工作室都是佐證。另一方面騰訊也在自己摸索道路。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曾在接受Gamelook的採訪時就談到3A遊戲的製作願景,“我們一方面通過在海外的投資併購,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期望助力我們內部團隊加入到擁有3A製作團隊的全球名單當中。”

在前段時間Xbox的3A廠商支持上除了騰訊,完美世界也位列其中。與騰訊不同的是,完美世界其實是很早就開始涉足3A領域,主要的方法就是直接收購工作室或者與國外的知名廠商合作。

比如在2008年就收購了昱泉國際,其是一家資歷悠久的開發商,開發過《笑傲江湖》、《流星蝴蝶劍》等產品。2010年收購了Runic Games,其CEO正是人稱“暗黑之父”的Max Schaefer,而後開發過《火炬之光》等作。2011年收購了Cryptic Studios,在完美世界的幫助下開發了3A RPG遊戲《無冬之夜OL》等。

其次,完美世界還與V社合作,代理了《CS:GO》《Dota2》等這樣的知名產品,且計劃運營Steam中國。截至到目前,完美世界推出的主機產品已經有七八款之多,除了海外團隊的產品外,完美還有自研的戰術競技遊戲《FARSIDE》、法國分公司產品《非常英雄》等。此外,完美世界還在國內收編了多家主機遊戲媒體,包括電玩巴士、A9VG已是完美的旗下資產,主機遊戲完美已相當熟悉、只是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3A產品。

網易方面,此前曾宣佈投資《底特律變人》開發商QuanticDream,在自研遊戲方面,在剛過去的520發佈會中網易公佈了一款新遊戲《代號:諸神黃昏》,同樣也提到了3A的概念,未來將實現主機、PC、手機多平臺共享3A級的遊戲體驗。

《代號:諸神黃昏》從題材到玩法上都儘量的引用的3A遊戲中常有的特色,比如選取了較爲全球化的北歐神話爲題材,遊戲也採用了開放世界的玩法,雖然是MMO但弱化了對於固定隊的強制需求。其次技術上也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嘗試,晨昏變化的動態光影效果、寫實還原的模型搭建、自動化houdini的地形生成、多端同步的技術等。據瞭解,這款遊戲從立項開始就定位了主機、PC、移動全平臺的概念,爲此團隊也比較國際化,研發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

相比於以上兩家廠商,網易這一步走的比較謹慎,通過手遊延伸至全平臺的遊戲概念來向3A領域嘗試。

同樣做法的還有米哈遊,其開發的產品《原神》不僅將登陸手機端,在去年的時候也確定了將會在NS、PS4等平臺發售,實現多平臺運營的模式。

《原神》是一款米哈遊打造的開放世界冒險遊戲,遊戲在畫質以及玩法都與主流的3A遊戲貼近。多平臺運營的方法其實也透露着米哈遊想要挑戰3A遊戲的想法,不過客觀來說,免費的3A遊戲在主機裏實則比較少見,但對於國內廠商而言,嘗試與積累經驗是必經之路。

最後還有巨人網絡,去年上線蘋果力薦的次世代3A手遊《帕斯卡契約》近日登陸了安卓平臺,同時巨人網絡也表示未來也會考慮將遊戲移植在NS等主機平臺。

目前,巨人網絡旗下主機向的產品並沒有公佈太多,《帕斯卡契約》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未來巨人也許會以此爲契機開發更多高品質的3A產品。

要想實現3A品質,還需做很多功課

當然,要想實現最終的3A目標,國內廠商還有一段路要走,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產品的營銷推廣,國內遊戲公司還需要積累經驗。

主機遊戲玩家作爲核心玩家羣體、本來接觸的3A大作就比較多,自然對於遊戲的品質要求就更高。

NExT Studios創意總監Clark Yang在講到3A遊戲的時候曾提到“電視、電影,作爲觀衆全部是被動的接受,作品可以引領我們的思路,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是坐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沉浸在作品創造的世界當中。遊戲不一樣的是,我們時時刻刻在跟遊戲的人物角色互動。”所以遊戲在與用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是進一步提升的,表現力成爲了3A遊戲中突出的特色。

強大的虛幻5引擎

3A遊戲第一步要邁過的就是技術關,而核心技術正是遊戲引擎,目前虛幻4引擎、Unity引擎都可以製作出主機遊戲,但下一代主機硬件性能提高,以及虛幻5引擎的出現會對中國公司帶來新的挑戰,成本、人才都是問題。在引擎方面,部分國外3A廠商會使用自己的開發引擎,比如《半衰期:Alyx》就是V社在自家引擎技術熟練後才研發的產品,而Square Enix、EA都有自有引擎,使用自有引擎雖然並不意味着技術強於商業引擎,比如EA就有《聖歌》這樣失敗的例子,但自研引擎確實可以節約成本,另一方面技術可控性也更高。

除了藉助次時代遊戲引擎提高遊戲畫質,提升3A遊戲表現力是一項綜合工程,比如有人就統計過,一款3A遊戲的安裝後,佔用相當大量空間的是視頻、動畫、音頻,但以這麼多年國內公司去GDC考察的經歷來看,中國開發者很少關注GDC上音視頻製作演講,這些輔助加分項卻是3A玩家較爲在意的遊戲內容。

遊戲的劇本創作、配樂、文化體驗等都需要長時間的研究與打磨製作,這些東西國內廠商以前基本是忽視掉的狀態,尤其是在配樂與劇情上,比如《孤島危機》的BGM就請到了配樂大師漢斯季默,而諸如《寂靜嶺》這樣的產品能夠改編搬上大熒幕也證實其劇情戲劇的張力,這些高水準的音頻BGM,甚至能靠賣配樂再爲遊戲賺一筆。

除了產品本身外,遊戲的宣發以及營銷手段就更是國內廠商們需要學習的了。相比於其他遊戲,主機遊戲在宣發上更像電影,在正式發售前會有着數段高水平的CG預告片,其投放方式除了網絡媒體外、還有電視和直播平臺,製作高品質CG動畫本身意味着一筆不菲的投入,而電視廣告、直播平臺投放,是目前國內企業非常沒有經驗的,畢竟在國內沒人爲單機遊戲投放過電視廣告。

當然中國公司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就像Clark Yang說的那樣,“開發人員自身的能力和品位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可以逐漸縮小的。我們優勢在於,我們的趕超能力非常強。”

在衆多國內廠商的強勢集結下,下一個世代的主機平臺上見到國產3A大作,相信只是時間問題。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