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馬懿比曹操、劉備要年輕,比諸葛亮、孫權要年長。”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的先見之明,怪不得孔明說:“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

大家好,我們的老虎仔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清代詩人黃景仁曾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然而我們追溯歷史,“智囊謀臣”卻一直是其中最閃亮的人物,他們是時代的大腦。
曹操的定心丸:郭嘉
《三國演義》中第一個出場的謀士是郭嘉,當時的漢家大勢已頹,諸侯割據九州,曹操正遍尋良才,郭嘉就是在這時來到曹操身邊的。郭嘉一生運籌帷幄,朱敬則讚美他“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在他所留下的著作當中,《十勝十敗》堪稱字字珠璣。
第二十四回,曹操問郭嘉:“吾欲東征劉備,奈有袁紹之憂,如何?”郭嘉說:“紹性遲而多疑,其謀士各相妒忌,不足憂也。劉備新整軍兵,衆心未服……一戰可定矣。”正是這一決斷,讓曹操得了關羽,也纔有了美髯公斬顏良誅文丑,大挫袁紹銳氣,以及後文曹操敗走華容道的故事。痛失郭嘉,也無怪乎曹操赤壁之戰後悲號:“若奉孝在,焉有此敗!”
跨界天才:諸葛亮
徐庶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在整部《三國演義》中,作者不吝筆墨,給了諸葛亮充分展示才能的機會,大肆渲染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超人智慧。在博望坡,諸葛亮火燒了夏侯惇十萬兵馬,讓“關張趙”心悅誠服。
他識天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他懂地理,未出茅廬便有三分天下之韜略;他中曉人和,抓住姜維的孝心將其收於帳下;他善發明,創造了運輸神器木牛流馬、遠攻兵器諸葛弩和連弩。他文采斐然,《出師表》意蘊深遠;他識陣破敵,《八陣圖》名揚古今。諸葛亮給了“草木皆兵”這一成語新的含義,也詮釋了“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句名言。如果放在今天,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跨界天才。
情智雙高:司馬懿
司馬懿也是統軍有方,深諳兵法之人,只是被過分誇大了奸詐與陰險,智慧之光幾乎完全被壞人品掩蓋住了。他料事如神,看出孟獲必與諸葛亮暗自合謀,便剋日將其擒獲,阻止了諸葛亮連勝。在街亭一戰中,司馬懿得知是馬謖守街亭,便笑着說:“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的先見之明,怪不得孔明說:“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
司馬懿比曹操、劉備要年輕,比諸葛亮、孫權要年長。在曹操活躍的時代,司馬懿已經登上政治舞臺。不過,當時的他並沒有什麼作爲。許多人都以爲司馬懿隱忍避禍,這確實算一個方面,更多的,其實算上當時英傑輩出,司馬懿在其中不過是庸中佼佼。
都說人不自察,但司馬懿卻對自己的缺點了如指掌。他因多疑中了空城計,居然想到了一個彌補個人缺陷的方法——拖延,“據北原下寨,深溝高壘,按兵休動;只待彼兵糧盡,方可攻之。”諸葛亮爲了使司馬懿出戰,甚至送給司馬懿女人的衣服以示羞辱,然而司馬懿心中大怒,臉上依然春風滿面:“‘孔明視我爲婦人耶!’即受之,令重待來使。”在這場心理較量中,他大獲全勝,可以說,司馬懿是整個《三國演義》高智商人士中情商最高的一位了。
心機腹黑男:周瑜
我們所熟悉的周瑜,是那個“曲有誤,周郎顧”的翩翩公子,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流都督,但從孫策臨終遺言“外事不明問周瑜,內事措理問張昭”,可見周瑜也不只是個偶像派,而是有一雙撥雲見日的慧眼和一顆善用計謀的七竅玲瓏心。
周瑜善用計謀玩腹黑,蔣幹的反間計在他眼裏就是小兒科,於是他將計就計,巧設羣英會,令曹操誤殺了自己的水軍都督。
他與孔明聯合抗曹,卻也判斷出諸葛亮“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然後纔有擊殺臥龍之謀。他索要荊州不成,便設下美人計騙劉備來東吳殺之,只可惜氣量狹窄英年早逝,不知胸中還有多少妙計良謀沒來得及施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