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度》爲《青年報·冰點週刊》專欄——“鉤沉”結集,其專欄主筆徐百柯從故紙堆裏或人們的記憶中,鉤起79個人物。這些人物有些是我們些許熟識的,還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寫,恐怕將會被時間或時代徹底湮沒與忘記。


作者徐百柯以獨立的判斷和詩一般低徊的筆觸,喚醒一段正在消逝的歷史,讓已經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樣地想着,那樣地活着。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着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撫摸歷史,我們常常浩漢不已。民國時期的那批學人,有着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癡或狂,但內裏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着。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他們是故去的名校校長,文章報國的報人,埋頭學問、以學術報國爲天職的知識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國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馬上賦詩的將軍……他們是梅貽琦、蔣南翔、張季鸞、胡政之、劉文典、楊蔭榆、陳西瀅、梅汝璈、顧維鈞、盧作孚、陳望道、蔣百里……圍繞着他們的一幕幕鮮爲人知的傳奇秩事,通過本書在歷史零散與完整的記憶中生動再現。他們曾經的理想,他們的面容和言行,他們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復活。

作者徐百柯,四川成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目前任《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主編。2004年6月《冰點週刊》創刊,人物版設“鉤沉”專欄。徐百柯主筆兩載,“鉤沉”被評爲《冰點週刊》最佳專欄。期間文字在此集結成書。


在書中的序言中曾提到作者爲什麼寫這本書,是因爲作者感到自己,以及周圍年輕人的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什麼東西,主要是一種精神的缺失。於是,作者就想去看看“民國那些人”,當年那些大學裏的老師、學生,那些知識分子,他們是怎麼生活,怎麼求學、教書、治學,怎麼工作,怎麼爲人、處世;他們追求什麼,有什麼理想,有着怎麼的精神、風範;對我們今天重建自己的生活、理想,有什麼啓示。

作者的這些想法正是我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的原因。現在的生活太豐富了,一個手機就能幫你快樂的度過一天,刷視頻、聊微信、打遊戲。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我們缺失了一些東西,缺少了一種精神。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回曾經的一些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