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企業老闆經常請專家講課。但是,講課結束後又會告訴聽課的員工:“要聽專家的課,但不要按專家說的做。”

這句話有人聽不懂了。不按專家說的做,請專家講課幹嗎?

專家可能會紙上談兵,但不擅長實務,做實務的可以把專家的“紙上談兵”變成實務啊。

我們可以要求做實務的要懂得紙上談兵,但不一定要讓會紙上談兵的專家懂實務。

既會紙上談兵,又懂實務,就不僅僅是專家了,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但很稀少。

我非常佩服講那句話的老闆。他能成爲大老闆,就是他懂得這樣的話。

紙上談兵始於趙括,盛於馬謖失街亭。

金煥民老師有個觀點,馬謖失街亭,錯不在馬謖,而在諸葛亮。

馬謖是非常優秀的參謀型人才,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受了馬謖的影響,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戰略家。

諸葛亮之錯,就在於讓一個參謀型人才當一線指揮官。讓一個懂戰略的人才從事“前線”工作。

紙上談兵的人沒錯,不會用紙上談兵的人才有錯。

其實,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定下“三分天下”之計。當時,諸葛亮沒有經歷實戰考驗,“三分天下”也是紙上談兵。但諸葛亮沒有出山前,劉備手下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怎麼也總是屢戰屢敗呢?

蔣百里,民國時大軍事家、戰略家。

有人說,“持久戰”的說法,最早就是蔣百里提出的。在1937年,蔣百里就在《國防論》中闡述的對日戰略,歸納起來有三:第一,用空間換時間,“勝也罷,負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第二,不畏鯨吞,只怕蠶食,全面抗戰;第三,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

“七·七”抗戰爆發後,蔣百里常說:“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五年、八年、十年總堅持打下去;不論打到什麼天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千千萬萬就是不要向他妥協,最後勝利定會是我們的。你不相信,你可以睜眼看着;我們都會看得見的,除非你是一個短命鬼。”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知名軍事戰略家,據說親自帶兵打仗,從無勝績。

就是這樣一位“從無勝績”的軍事戰略家,曾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陸軍軍官大學校長,先後被趙爾巽、段祺瑞、袁世凱、黎元洪、吳佩孚、孫傳芳、唐生智、蔣介石等聘爲參謀長或顧問。

我想,那些聘請蔣百里的人不會是傻瓜。蔣百里的故事告訴我們,誰說紙上談兵的人一定要會帶兵打仗?“紙上談兵”已經成爲一種職業。

或許,我們總在期待那些能文能武,智能雙全的蓋世英雄出現。

拋開那些專司“紙上談兵”的專業人士,談談營銷領域吧。

寫作《營銷管理》的菲利普·科特勒被中國營銷人稱爲“營銷大師”,他本人很驚奇。其實,在熟悉的人看來,菲利普·科特勒還不如他的弟弟米爾頓·科特勒智慧,米爾頓更擅長與中國實踐結合。

我經常給企業做營銷培訓,我一定會問培訓對象是誰。如果老闆參與,我就會多講點“虛”的,如果是基層業務員,我就會盡量講得實一點,最好的乾貨。如果以經銷商爲主,我經常要求“乾脆回答問題算了”。

我這是看人下菜。越往高層,越傾向於談點“虛”的。用有些人的話說,就是紙上談兵。

營銷是實踐科學,當然得解決問題。但僅僅解決問題不夠,要想發展,還真得會點“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不是瞎說。有的人,不僅不務實,連紙上談兵的資格都沒有。這些人,別理就是了,沒必要費口舌。

更進一步,紙上談兵還是要分層次的。

第一個層次的紙上談兵,是談方法論。從方法到方法論,這是一次昇華。

所謂方法論,就是從方法中發現規律,然後上升,總結。

有的人乾得很好,但換一個地方幹不好。這是隻懂方法,不懂方法論,沒有正確地總結規律。

有的人在一個行業幹得好,跳行卻幹不好。這是隻懂“隔行如隔山”,不懂“隔行不隔理”。還是不懂方法論。

有的人在某個時期幹得好,環境變了,卻不懂得應變。最後落後了,被淘汰。這也是不懂方法論。

誇一下自己。我做過很多行業,入行當顧問前,不懂這些行業。但是,可能很快就比那些幹了很多年的人理解還要深,並且指導他們。

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很簡單。

有了方法論,是不是很簡單啊?!

第二個層次的“紙上談兵”,是談理論。

說到理論,很多人就暈了。有人說,學了那麼多理論,其實沒啥用。

理論是否有用,取決於你是否會用,是否有能力用。至少那些經典的理論,我認爲是有用的。那些冒充的理論家就別提了。

怎麼看一個人是否懂理論呢?我一般有兩條標準:

這就是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活學活用,關鍵看對適用條件的領悟。

談理論,就如同功夫裏講得要功底了。如果說方法和方法論是招式的話,那麼理論就是內功。沒有內功,招式沒力量,有的就是花拳繡腿。

跟很多大企業的老總聊天,我們一般不聊實戰,談天說地,有人說虛,有人說實。

虛實在層次,在境界。

第三次層次的“紙上談兵”,是談本質,談哲學。

金煥民老師送我很多書,如《資本論》,《爲鄧小平辯護》,波士頓公司的《公司戰略透視》等。我們在一起聊天,談正事不多,替古人擔憂的比較多。

反正在我的書架上,上千本書,基本都看過。主要是哲學書、歷史書,還有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的書,就是營銷書不多,工具書更少。

談哲學,談本質,並不好談,不信你試試。你得有足夠的層次,你得有足夠的功底,你還得找到對手。任何一條都不容易。

我一直記住一句話,只讀營銷書,幹不好營銷。

營銷學的父親是管理學,母親是心理學。還有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學好一門學科,要追三代。越往上追,越不實用。越不實用,最後起決定性的作用越大。

07

紙上談兵,並非喫飽了撐的,沒事幹了,有閒情逸致才談。

方法問題,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紙上談兵”,解決思想問題、方向問題、未來問題、發展問題。

無論紅軍反圍剿,還是長征、抗戰、解放戰爭,毛澤東寫了大量文章,這些問題,有些解決方法問題,有些解決方法論問題,抽空還寫了多篇哲學文章。

解放戰爭時期有一個說法:粟裕會打仗,毛澤東會寫文章。

粟裕打的是神仙仗,毛澤東總結的最後成爲軍事指導思想。這個軍事指導思想,在歷史上一定是有地位,就是解決了“以少勝多”的理論問題。

毛澤東成爲我軍領袖,就是他比別人更擅長總結。比如《十大軍事原則》,在領域上我一直就很受用。

粟裕的方法,毛澤東總結成了方法論、理論。

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是哲學文章,但那是批鬥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

經驗主義,表現爲排斥理論;教條主義,表現爲理論不能與實踐結合。

其實,在中國營銷界,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仍然是我們的大敵。

我們讚揚務實肯幹的人,但請別排斥紙上談兵;我們欣賞紙上談兵談在道上的人,但營銷畢竟是實踐科學。

——————————————————————————————————

作者 | 劉春雄

公衆號 | 劉老師新營銷 (ID:liuchunxiong19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