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丁丹丹離滬趕到了即將供職的單位——泗縣第一中學,今年9月,她就將成爲高一學生的數學老師。今年剛從東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丁丹丹,可以進銀行、證券公司,也可以發揮數學專長在上海當老師。

喬布斯曾說:“我非常幸運,因爲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找到了我真愛的東西。”和喬布斯一樣,丁丹丹在自己的世界裏也找到了“真愛的東西”——做一名踏實、普通的教師。

今年剛從東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丁丹丹,可以進銀行、證券公司,也可以發揮數學專長在上海當老師。但她堅定選擇了“真愛”——到剛摘去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的安徽省泗縣,成爲一名老師。

“教師夢,去最需要的地方實現。”

四年授業恩師的言傳身教

堅定了成爲老師的理想

“老師好!”走在泗縣第一中學校園裏,丁丹丹對向她問好的高中生微笑。就在5月8日前,她還是東華大學的學生,5月4日回校;6日拿到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學歷證書;7日拍了只屬於幾個人的畢業照,在學校理學院、鏡月湖、圖書館前留下倩影;8日辦理離校手續,正式告別學生生涯。

隨後,丁丹丹離滬趕到了即將供職的單位——泗縣第一中學,今年9月,她就將成爲高一學生的數學老師。如今在政教處幫忙的她,每天彙總各班出勤率,統計學生的體溫。只要有空,她就帶着筆記本坐進高一年級的教室裏,向前輩“偷師”教學技能。

當老師,是丁丹丹的夢想。小時候放學回家,母親會讓她扮演老師的角色,將白天學校裏學到的內容教給她,這是丁丹丹“爲人師”初體驗,也種下了“教師夢”。

高考報考師範類院校也成爲理所當然。本科時,丁丹丹遇到了一位對她擇業產生深遠影響的恩師——姚雲飛教授。老教授上《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兩門課程。身體並不好的他堅持給學生上好每節課,只要學生有問題,他一定會仔細講解。有的問題當天未解答,過了幾日,當處理好手頭的工作後,姚教授還會叫來提問的學生面對面親自講解。

有段時間,學生髮現姚教授身形消瘦,才知他患了癌症,上了兩次手術檯,恢復後又回到校園繼續授課。“姚教授是我最敬愛的老師之一,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教師職業的偉大,那時我就想也要成爲這樣的老師。”丁丹丹表示。

五年支教貧困縣的假期體驗

體會到對青年教師的需求

丁丹丹當老師的緣分,源自大二暑假。機緣巧合,她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安徽泗縣,成爲一所教育輔導機構的老師。連着五年的暑假,丁丹丹都是初中生教室裏的“丁老師”。

雖然丁丹丹是安徽人,但泗縣離她的家鄉還有200多公里,車程超過3小時。她剛到崗沒幾天,就發現這個貧困縣的學生與其他地方學生的能力差距,同樣的知識點,她需要多講解幾遍學生才能掌握。上早讀課,總有學生趁着背單詞的機會講話。

孩子們看不到自己與外部世界的差距,十四五歲又是貪玩的年紀。丁丹丹總是在給自己打氣:“基礎弱不要緊,只要肯努力,機會都是公平的。”

而每當在課堂上看到學生對知識渴望的眼神時,丁丹丹感慨又感動。

一開始丁丹丹是2-3個班級幾十名學生的數學老師。第三年後開始管理上百名學生,每年與一批批學生相遇,他們淘氣也努力,錘鍊了她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增強。丁丹丹更感到,教育水平相對落後的泗縣,更需要注入青年教師的力量,而她可以。

三年研究生的獨自生活

明確了畢業後的擇業方向

研究生考到了上海,是丁丹丹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在東華大學理學院的三年間,她學的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之外學了不少教育教學理論,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更多時候,他們會給金融保險類公司制定最優策略,保證他們在投資、注資時能獲得最大利益。

一般該專業畢業後的學生可以進入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對丁丹丹而言,若堅持教師夢,留在上海成爲一名教師也並不難,身邊就有同學進了上海的學校或教育機構任職。

但丁丹丹早有打算,回家鄉,去泗縣,爲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有目標就有努力方向,在秋招期間,丁丹丹一直蒐集着泗縣的教師招聘信息。當收到筆試和麪試通知時,懷着一份激動的心情,她自信地走上面試講臺,那時候,丁丹丹意識到這是自己距離職業目標最近的一次。

學歷優秀,有教學經驗,在不少同學還爲擇業迷茫時,今年1月,丁丹丹就順利簽了泗縣第一中學。做一名在基層奮鬥的教師,她的夢想實現了。

對話

只有自己喜歡纔會熱愛這份職業

記者:本科是師範類學校,畢業後也可以當老師,爲何又選擇讀研?

丁丹丹:是想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生活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讀研讓我變得更自信,在面對很多原以爲自己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沒有選擇退縮和逃避,而是勇於面對。比如因爲寫不出論文一個人躲在被窩裏哭了好幾回,但哭過之後又會繼續努力。

記者:擇業時對於留在上海還是去泗縣任教,一刻都沒猶豫過嗎?

丁丹丹:可能與我前幾年的經歷有關,每年都去泗縣任教,結下了很深的感情。我覺得泗縣需要我這樣的青年教師,教師夢要去最需要的地方實現。父母也很尊重我的想法,更堅定了我的選擇。

記者:如今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何認識?

丁丹丹:這方面我覺得研究生導師舒慧生教授的言傳身教給我啓發很大。他在給我們三名碩士研究生開討論班時,不是幫做決定,而是根據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進行引導。這讓我覺得,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嚴謹、細緻的教學態度,更要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

記者:覺得如何才能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職業路?

丁丹丹:身邊有些同學其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於是海投簡歷,抱着“哪家公司要我就去哪家”的心理。但我覺得,還是得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清晰的認識,有了方向才能更好地做準備。只有自己喜歡纔會熱愛這份職業,有動力有激情去做得更好。

文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魏文娟

審稿:梁文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