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在水滸中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當宋江帶領梁山好漢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徵方臘一戰的勝利之後,108個兄弟結果死了七十多個,奮鬥了一輩子,結果沒想到大多數都死在了戰場之上,未能看到明日的陽光。
僥倖活下來的人,這時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出了少數人不願去東京接受封賞之外,其他人都接受了朝廷的封賞,雖然說這些賞賜並沒有大家想象中好,但是作爲一羣土匪,經過南征北戰之後成功洗白,並保住了一條小命,還能稱爲朝廷官員,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慶祝的。
在接受封賞的人當中,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實職加上榮譽頭銜,實職中多爲各州的兵馬總管或統制,其他戰死的人,也有封賞和追授,相當於肯定他們的成績和戰功,根據他在梁山的排名情況分別被封爲忠武郎或者義節郎。
在所有的這些封賞中,有一個人最奇怪,那就是他在梁山的排名並不高,而且知名度也並不大,戰功也並不是最厲害,武功甚至排不上號,關鍵是他還掛了,但是他卻是所有人當中唯一被追授爲將軍的,被追授爲金華將軍。
這個人就是張順,沒錯,浪裏白條張順。
當時小編看到這一段時還有些不理解,按說宋江和盧俊義以及吳用這些老大都沒有被封爲將軍,憑什麼一個梁山水軍頭領,而且還是排名靠後的水軍頭領,他竟然可以封爲將軍。是他作戰勇猛,爲朝廷做出了很大貢獻嗎?不是。是他殺了敵人的關鍵人物,立下了大功嗎?也不是。是他扭轉了戰局嗎?更加不是。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朝廷不會無緣無故給一個人封爲將軍,更不會沒有根據就亂冊封,這樣不就亂套了嗎?其實張順被封爲將軍,緣由十分簡單,那就是他曾經救過高俅一命,而這種封賞安排都是高俅一手在操作,他想讓張順被追封爲金華將軍,其實太容易不過了。
大家都知道,朝廷曾多次圍剿梁山軍,但是每次都無功而返,梁山軍甚至三敗高俅,還俘虜了高俅,當時抓住高俅的不是別人,就是浪裏白條張順。張順抓了高俅之後,他做了一個動作直接保護了高俅,那就是把高俅交給宋江,宋江馬上就把高俅像上賓一樣對待。可以想象,如果是別人抓住了高俅,如果不是送到宋江手裏而是被林沖或者魯智深知道了,高俅還有命嗎?
所以,從這點來看,張順被封爲金華將軍,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