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5月23日,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爲還博文提到這句詩,他認爲應該是“隨君直到夜郎西”。作爲一位語文老師,這聯詩夏老師肯定是背過,也是教過的,所以他馬上就說出了答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千年文壇,大詩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經典作品,但也留下了不少讓我們頭疼的詩。這倒不是說有些詩難以理解,畢竟怎麼理解是見仁見智的事。而是說,有的詩中最關鍵的一兩個字,我們一直搞不清哪個版本是對的。

以杜牧的《山行》爲例,到底是“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有人家”,至今都令詩詞迷們爭論不休,文史專家們也沒能給個確切答案。別看只是一字之差,但詩境卻會完全不一樣,這就很讓人頭疼了。

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讓人頭疼的千古名句,它就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大家對這個名句應該不會陌生,它來自李白的名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如今被收錄在中學課本中。我們來讀一讀全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這首七言絕句的水平自然不用多說,歷來爲後世所推崇。李白和王昌齡爲多年好友,當時在揚州的李白聽說王昌齡被貶爲龍標縣尉後,心中很是關切,便寫下了這首詩。

詩的意思也挺簡單,先是寫景敘事:楊花落子規啼,你王昌齡被貶至龍標,那地方偏遠地要過五溪。後兩句則是抒情:我心裏擔心你,卻不能在身邊相陪,只能將一片愁心寄託於明月,希望它能陪着一路到夜郎以西。

一首有水平也很通俗易懂的詩,爲何就令人頭疼呢?因爲最後7個字中,到底是“隨君直到夜郎西”還是“隨風直到夜郎西”一直都是有爭議的。

這種有爭議的詩,雖入選了中學課本,但中高高考一般都是不會考的。但詩詞大會卻考了一次,當時場上的選手是中學語文老師夏昆。他一路過關斬將當了擂主,這道題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當時的題目是根據線索說出一聯名句。線索給得已經很明確了,既點明瞭是李白的詩,又說是寫給被貶任縣尉的朋友的,又提到了明月。

作爲一位語文老師,這聯詩夏老師肯定是背過,也是教過的,所以他馬上就說出了答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可是主持人卻說他答錯了,認爲應該是:隨風直到夜郎西。因爲這道題答錯,夏老師失去了擂主資格。

事後,不少網友都爲夏老師“喊冤”,這首題也成了詩詞大會最有爭議的題之一。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上學時在課本里學的就是“隨君”不是“隨風”,難道我的中學課本也會錯嗎?但也有網友表示,他們的課本中有過變化,最開始是“隨風”,後來來新版改成了“隨君”,老師告訴他們其實兩個都可以,尚無定論。

網友們的疑惑確實是對的。各版本的語文教材裏,對這句詩一直無法統一意見,這就造成了地方版和人教版的寫法不一樣。所以,判夏老師這道題錯了,確實沒道理。

就在5月23日,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爲還博文提到這句詩,他認爲應該是“隨君直到夜郎西”。雷海爲認爲,李白前一句說把愁心寄給明白,月光會照着王昌齡前行,王昌齡走到哪兒,愁心也就跟到哪兒,所以這肯定是“隨君”而不是隨風,這裏面根本就沒有風什麼事。他這種理解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這事仍然是見仁見智。

其實在古典詩詞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作品。一字之差,讓後世爭論不休,大家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理解。所以小美認爲,詩詞大會這道題要麼就不要出,要麼就給兩個答案,大家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