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第一次将二战结束之后表面上处于“蜜月期”的同盟国背地里的尖锐矛盾摆到了明面上,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正式拉开了帷幕。七十年代之后,美苏之间的对抗愈发白热化,作为永久中立国在北约和华约夹缝中生存的瑞典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不得不开始研发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毕竟没有足够军事力量,就无法维护所谓的“小民尊严“。

在这样的背景下,JAS-39“鹰狮”战机诞生了。这款飞机是典型的小国产物,它的定位大概就是当屋外双方火并时屋里瑟瑟发抖的人手中握着的枪,虽然与F-15这样的战机比要逊色不少,但是聊胜于无。这款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能众多且适应性强:其编号中的JAS就是瑞典语中对空战斗、对地攻击、空中侦察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而这款飞机机载的各种设备都以最方便驾驶员操作的形式整合在一起,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先进科技和人机工程之间的有效配合。在诞生之后,这款飞机就受到了一些小规模空军的喜爱,如今已在匈牙利、捷克、泰国等多个国家军队中服役。

一、“鹰狮”的诞生及发展

1980年,瑞典军方正式开始研发这款新式的战斗机作为SAAB-37“雷式”战机的后继机型,因为作为一款单发单座战斗机“雷式”已经不能对其他国家起到任何威慑作用了,新式战机的研发任务依旧由萨博集团负责,并被命名为JAS-39。该公司的设计人员在计划提出一年之后就完成了较为完善的方案并得到了军方的批准,1982年军方正式向SAAB下达了制造5架试验机和30架量产版本的订单,合约的签订过程十分顺利。

尽管“鹰狮”战机获得战斗力的时候冷战早已结束了,但是这款飞机对瑞典空军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减弱,不过相对于之前那种十分紧张的状态,军方在JAS-39战机的外销方面还是放开了一些。上世纪末,军方开始和英国人合作进行外销,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萨博集团的技术人员对这款飞机进行了包括航电系统、整体结构以及引擎系统在内的全方位强化升级,并加装了软管空中加油的功能。新的机型被称为JAS-39C/D,大部分用于出口,当然也有少部分在本国空军服役。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初,同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也有求购JAS-39战机的想法,初步决定订购至少20架,遗憾的是该项计划最终在表决阶段被否决。

“鹰狮”战机的最大动力来源就是1具通用电气公司和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共同打造的F-404涡轮扇发动机,该型发动机采用了镍合金环状燃烧室,普通情况下最大军用推力为49KN,燃烧室启动后最高可达79KN。在F-404发动机的帮助下“鹰狮”战机的最大时速可达2450km,巡航速度可达1160km/h,虽然比不上F-16等顶级战机,但是在瑞典这一亩三分地自保已经足够了。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JAS-39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具有搜索目标、检视地面和攻击能力的PS-50/A多功能脉冲雷达、D-80中央电脑系统、EP17座舱电子显示系统,这些配置足以让JAS-39在区域性作战中取得优势。

三、“鹰狮”战机的完备武装系统

从JAS-39飞机五花八门的机载武装就可以看出军方对于应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该型飞机的武装系统包括机炮、火箭弹、导弹和炸弹四大分类,这样豪华的武器配置放眼全球都是顶级的存在。

虽然迄今为止这款飞机还没能获得在实战中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在多次军事演习中都取得了不错成绩。与此同时,萨博公司这些年来还在不断对这种飞机进行各种性能测试以便查缺补漏,就在不久前,“鹰狮”战机还在瑞典北部某军事基地中接受了寒冷天气测试,测试内容包括-20至-26℃温度范围内战机的维护、起降、飞行及着陆等活动的运行情况,在此之后他们还计划针对巴西空军的要求进行湿热天气测试。

客观来说,这款战机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小巧玲珑方便部署,起降性能良好,在空战启动瞬间有一定优势,不过其航程较短、雷达直径小等缺陷也决定了“鹰狮”只适合在瑞典附近天空活动,并不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可以说,作为一款小国防空指导下的产物,JAS-39是最适合小国家使用的战机之一,其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巧妙设计为于芬兰、捷克等国的战斗机自主研发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