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簡稱北京故宮,又稱紫金城,是明代和清代的帝王宮殿,是我國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皇宮建築羣,明永樂5年1407年始建集中了全國有名的匠師和30萬民工,經過14年的建設,明成祖朱棣時才建成,它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四面有高大的城牆,設有東,西,南,北四個寬大的城門,城的四角建有形制華美構造巧妙地角樓,城外有護城河圍繞四周。紫荊城內又封內廷和外朝,外朝以太和殿中合殿保和殿爲主。世稱故宮三大殿,南面有太和門,西側由以文化和武英殿爲主的兩組建築內廷是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爲主的組合建築其中有用於居住的小宮殿,最北面有一座典雅旗幟的御花園。故宮的建築體現了帝王權力之上,表現了,封建禮制好皇帝黃威浩蕩。整個建築羣主體突出,層層推動大小相間,跌石起伏,使用了優質的材質。建築材料和精工巧匠,無論是莊重的漢白玉臺基。還是雕樑畫棟以及富麗堂皇的梳璃瓦,都襯托了,輝煌壯麗,雄偉莊重的皇宮建築,使其成爲中華建築藝術的瑰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