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君說

對於家族傳承而言,最讓人憂心的恐怕是“富不過三代”這個魔咒。 然而,琅琊王氏卻打破了這一魔咒,綿延煊赫數百年,成爲中華第一豪族。 究其原因,竟然是王家始祖王吉曾說過的六個字——言宜慢,心宜善。 今天,我們就通過王氏家族的故事,一起來探究這六字真言的神奇力量。

南朝史學家沈約曾經說過:

“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也。”

千百年來,琅琊王氏子弟中政治、文化人才輩出。

數量之多,爵位之高,讓其他豪門望族難以望其項背。

僅僅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王氏家族中就有一品大員15人,皇后8人,數量是其他三大家族總和的兩倍之多。

而這一切,皆起源於王家的始祖王吉。

始祖王吉

王吉出生於西漢的琅琊皋虞,後來因避戰亂,舉家遷徙到同屬琅琊郡的臨沂縣。

王氏族人因此自稱琅琊王氏,以區別於太原王氏。

王吉極有才學。

當時的博士們只通一經,他五經皆通,是儒士中的大師。

王吉曾做過縣令,後來因才能出衆,被舉薦到昌邑王劉賀手下擔任中尉一職,負責京都安全。

他見劉賀貪玩好色、不問政事,便上疏勸諫,然而並沒有被採納。

幾年後,年僅二十一歲、尚無子嗣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

身爲侄兒的昌邑王劉賀便被徵召入朝,立爲太子,很快便繼承大統。

但當了皇帝的劉賀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思悔改,王吉再次勸諫,仍不被採納。

雖然王吉的建議始終沒有得到劉賀的認可,但卻受到朝中大臣的讚許。

所以,當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即位後,王吉官升博士諫大夫,專門爲國家政事提意見。

在此過程中,王吉意識到:

言快常有難,心惡必有患。言慢,才能保平安,心善,方能致高遠。

而這些話,恰恰是他曾告誡劉賀的。

他當年在給劉賀的《奏疏戒昌邑王》一文中,開頭即寫道“言宜慢,心宜善”。

然而劉賀從來沒有做到這六個字,最後雖然繼承了皇位,但僅僅27天就被廢黜。

劉賀的快速覆滅,以及王吉自己多年的爲官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這六個字的深意。

“言宜慢”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說話語速要慢,而是說不要急着先聲奪人。

更進一步,就是不要爭名奪利,而是要謹言慎行。

“心宜善”則強調,不管官位高低,都要善良,多爲別人考慮。

王吉認爲如果想家業永流傳,這兩點是必須要做到的,於是常常用這六個字告誡後代。

從此,王氏子孫把這六字真言銘記於心,發揚光大,終成大業。

奠基人王祥

歲月流轉,轉眼到了魏晉時期,王氏族人王祥出生了。

王祥早年間,以孝順後母著稱。

後來因爲軍政才能出衆,屢次升遷,官至一品太尉。

這一年,司馬昭被封爲晉王。

司馬昭素有稱帝的野心,路人皆知。

王祥得知消息後,便和同爲三公的何曾、荀顗二人私下商量,見了晉王該如何行禮。

何曾與荀顗認爲,應該跪拜。

因爲司馬昭肯定要當皇上,何曾、荀顗和王祥都是大臣,自然應該行跪拜之禮。

王祥卻說:

“我們和晉王一樣,都是魏臣。

即便他奪位之心路人皆知,我們也要謹言慎行,不可大肆奉承,不可急功近利。”

可以看出,王祥的這種想法,和先祖王吉的“言宜慢”是一致的。

但是何曾與荀顗認爲這未免過於謹慎,所以見了司馬昭之後,立刻行跪拜之禮。

然而王祥面對司馬昭,卻只是長揖,並不跪拜。

言語之間,盡是大臣之間的姿態,並無急於獻媚的表示。

這一做法,卻讓司馬昭對王祥刮目相看。

司馬昭認爲,王祥這樣做,既表明了他不會和司馬昭爲敵,也說明他不會把司馬昭的心思暴露出來。

不卑不亢,恰到好處。

因此,司馬昭以後對王祥非常敬重,他的後代司馬炎,對王祥也是如此。

司馬炎不斷給王祥各種官爵和榮譽,雖然王祥極力推辭,卻讓王氏族人因此受益。

由此,琅琊王氏一躍成爲豪門望族。

王祥死前把王吉的六字真言發展爲“信、德、孝、悌、讓”五個字,傳給了子孫。

這五個字,也是對他一生的論斷。

他孝順父母,友愛弟兄,謹言慎行,奠定了王氏一族的豪門地位。

王氏子弟在他的帶領下,牢記先祖教誨,先後登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峯。

傑出代表王導

琅琊王氏自王吉時,纔開始有人爲官入仕,到王祥時,則已聞名朝野。

而把這地位推向頂峯的,則是兩晉時的王導。

王導出生於西晉,與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是好朋友。

王導敏銳地意識到,那時的西晉已經有了亡國之兆,因此建議司馬睿鎮守建康,爲建立新的國家做準備。

儘管王導非常受司馬睿的看重,但他並沒有以此爲契機獨攬大權。

而是與人爲善,積極幫助南方的豪門望族來爲司馬睿做事。

這種“行宜善”的作風,讓琅琊王氏在江南受到了廣泛的擁戴。

不久後,西晉果然滅亡,司馬睿順勢在建康建立了東晉。

十年之後,武將蘇峻作亂,把皇宮燒爲一片瓦礫。

因此平亂之後,朝中有人主張把都城從建康遷出。

溫嶠主張遷往南昌,陸曄主張遷往會稽。

而王導呢?則主張不遷都。

王導認爲遷都之事重大,不可輕易提出。

如果能夠“鎮之以靜” ,則“羣情自安”。

也就是說,做事應徐圖緩進,多爲民衆着想,這樣國家自然安定。

“鎮之以靜,羣情自安”,這八個字是王導的政治方針和處世態度。

以此爲基準,他制定了“清靜”、“寬惠”的政策,穩定了局勢和經濟。

我們可以看出,“清靜”、“寬惠”和謹言慎行、與人爲善是一脈相承的,實際上是“言宜慢,人宜善”的擴展與昇華。

所以說,王導是王氏六字真言的典型踐行者。

也正因如此,王氏一族的影響力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峯。

後來東晉滅亡,宋、齊、梁、陳相繼登場,皇上雖然變來變去,掌握大權的卻始終是王氏一族。

不過,隋唐滅陳之後,大力打壓豪門世族,琅琊王氏於是漸漸陷於沉寂。

但這不代表六字真言失傳了,它仍然被王氏子孫牢記於心。

多年以後,王氏一族又憑着這六個字,再造輝煌。

開宗立門者王祜

時間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王氏傳人王祜歷經後漢、後周兩朝,又在北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因才能出衆,王祜屢次被加官進爵,官至戶部員外郎。

這個官職地位崇高,屬於皇帝的近侍,可見王祜深受宋太祖趙匡胤的信任。

那時趙匡胤對弟弟趙光義有所猜忌,因此對趙光義的岳父符彥卿也是相當不放心,總擔心二人會狼狽爲奸以圖謀不軌。

加上當時符彥卿確實沒什麼政績,所以趙匡胤就讓王祜蒐集符彥卿的罪狀。

趙匡胤還許諾王祜,一旦扳倒符彥卿,就讓王祜做宰相。

王祜經過幾個月的仔細查訪,發現符彥卿雖然有些不合適的地方,例如對下屬管理不夠嚴格,但是除此之外並無劣跡。

至於趙匡胤所擔心的謀反行爲,則毫無證據。

於是王祜如實上報,並且以一族百口之命力保符彥卿,還勸趙匡胤說:

“五代十國時,不少君王因猜忌而濫殺無辜,所以國運短促。陛下您要引以爲戒啊!”

趙匡胤不以爲然,但是終因沒有真憑實據,而沒有對符彥卿痛下殺手。

當然,王祜因爲沒有扳倒符彥卿,自然也沒能當上宰相。

後來,王祜在府中種了三棵槐樹,說:

“這三棵槐樹,就代表三公,我的子孫必有能位列三公者。”

當時,世人都認爲王祜言緩、行善,其福德必能蔭佑子孫。

果然,他的兒孫均位列三公。

從此,似乎已經湮滅的琅琊王氏,以三槐王氏的堂號重出江湖,爲世人矚目。

王祜踐行了始祖王吉的六字真言,並把它做到了極致。

王氏也由此重又崛起,開啓新一輪的燦爛輝煌。

縱觀千百年間,琅琊王氏爵位蟬聯,皇后、駙馬衆多,各級官員無數,高官名爵者也數量可觀。

不僅如此,他們的文化成就也讓世人刮目相看。

王氏族人通典章制度,工書畫,擅詩文,甚至在史學和儒商文化中都頗有影響力。

而這一切,皆始於當年王吉的那六個字。

言宜慢,心宜善。

凡事不必急着表態,不必急着爭先,謹言慎行方爲上策;

凡事務必替人着想,務必心存好意,善良悲憫纔是良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