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江澎委員認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是國家在疫情背景下,對縣域學校發展進行的科學謀劃,立足當前,謀局長遠,以不斷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教育公平的實現,要通過這樣的路徑一步一步實施,這也是全面提升質量的重要環節和步驟。唐江澎委員建議,江蘇要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優化投入結構”的要求,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促進全省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的高位均衡發展,“ 如果縣域教育興,那麼百姓的未來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這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倍感振奮,他建議,重振縣域學校,整治“超級中學”,營造均衡發展的教育生態。

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公平和質量”始終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唐江澎委員認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是國家在疫情背景下,對縣域學校發展進行的科學謀劃,立足當前,謀局長遠,以不斷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教育公平的實現,要通過這樣的路徑一步一步實施,這也是全面提升質量的重要環節和步驟。”

2017年5月23日,教育部發布《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促進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縣域學校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唐江澎委員認爲,目前最大的難點在縣域普通高中學校。特別是一些“超級中學”,導致區域教育生態的整體惡化和教育水平的整體降低。唐江澎說,“超級中學”不等同於集團化辦學的學校,也不是各地的名校,“我們給它說的一般是具有三大特徵,第一個是通過跨大市‘掐尖’招生,聚攏優勢生源而形成的;第二個是以追求某幾所名校爲其影響力,打品牌而形成;第三是實行了殘酷野蠻的應試模式。”

唐江澎認爲,“超級中學”現象屢禁不止,根子在教育政績觀的偏失,教育行政部門對高中跨地市招生的默許與不作爲,是“超級中學”野蠻生長的根本原因。他建議,有必要像整治課外培訓機構一樣,多方聯動,開展集中專項整治,以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一方面我們必須嚴格規範招生秩序,防止‘掐尖’現象的發生,另外一方面也要優化教育的投入,加強縣域學校的基本硬件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

2019年,江蘇省教育廳在回應老百姓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時,提出繼續擴大普高規模,啓動新優質高中資源建設工程。唐江澎委員建議,江蘇要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優化投入結構”的要求,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促進全省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的高位均衡發展,“ 如果縣域教育興,那麼百姓的未來興;如果縣域教育強,那麼國家的教育強。所以我們應該爲了我們民族的未來、我們所有的家庭和孩子美好的未來,來把這事情切實做好。”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徐華峯 編輯/貝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