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76年組織國際非洲協會,以考察和開發非洲爲名,以個人名義霸佔剛果大片土地,稱之爲剛果自由邦,1885年4月30日比利時國會正式授予他剛果自由邦君主稱號。比利時殖民者對奴工絲毫不當人看,先把他們的妻兒捆綁起來,嚴加看管,一旦奴工“不聽話”或者完不成任務,就對他們的妻兒砍手懲罰。

提起剛果,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戰亂和不安,其實,這個被人爲撕裂的國度是一個物產豐饒的"世界原料倉庫"有"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蹟"之稱。

那麼,剛果是如何在奴役和殖民中一步步淪爲列強血淋淋的原料工廠的呢?

今天撈徐帶大家探討一下比利世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比屬剛果的罪與罰。


1865年繼承父親利奧波德一世成爲比利時國王。在位期間對內依靠工商業資產階級,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使比利時發展成爲工業國。但這並不是他出名的地方,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爲他是一個殖民帝國主義分子,有"殖民主義之王"的稱謂。1876年組織國際非洲協會,以考察和開發非洲爲名,以個人名義霸佔剛果大片土地,稱之爲剛果自由邦,1885年4月30日比利時國會正式授予他剛果自由邦君主稱號。他對當地居民的殘酷剝削、壓迫和屠殺,遭到世界輿論的譴責。列寧諷刺他是一個"生意人、金融家、奸商"。 1908年剛果轉歸比利時政府管轄,成爲比利時殖民地,即比屬剛果。


利奧波德二世能在國際上以殖民主義之王的身份粉墨登場,可見其對待殖民地的殘忍和貪婪。他絲毫不顧剛果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只在這裏發展橡膠種植和礦業開採,爲剛果畸形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守着豐富礦藏而不能致富的悲哀埋下了種子。

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自由邦”進行了殘暴的獨裁統治,橡膠、象牙等資源全屬於他個人所有,組織了一支當地人軍隊維持統治。比利時殖民者動輒拿黑人當槍靶子射殺,黑人奴隸則被限制自由,沒日沒夜做工,被打被殺是家常便飯。在他統治時期,“剛果自由邦”被駭人聽聞地殺死了1000萬之多,人口減少了一半。利奧波德二世留給世界最出名的,是他的砍手政策。不聽話的反抗者,砍手;完成不了任務的奴隸,砍手。比利時殖民者對奴工絲毫不當人看,先把他們的妻兒捆綁起來,嚴加看管,一旦奴工“不聽話”或者完不成任務,就對他們的妻兒砍手懲罰。

一旦割橡膠的父親沒完成任務,他的孩子將被砍手


西方的崛起,總是伴隨無盡的血腥。有人粗略統計過,利奧波德二世一生剁掉的手,堆積起來能塞滿他的王宮。歐洲人在非洲大地的殘暴行爲,讓今天的人們簡直不敢想象:20世紀歐洲國家標榜的“文明”哪裏去了?白人和黑人到底誰更“野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