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地區衝突不斷,世界經濟低迷且逆全球化仍在發酵,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空前危機。世界還面臨嚴重的貧困問題,據統計,世界近半數人口每天生活費不到5.5美元。世界面臨嚴重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人類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如何實現國家發展與改善人民生活成爲各國迫在眉睫的課題。

對此,西方國家推出的藥方是所謂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以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爲普世價值觀,認爲世界只有一種發展模式,即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模式。西方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踐行其他發展模式的國家,動輒以人權大棒、經濟制裁乃至武力干涉對後者進行壓制與改變,目的是實現西方自由主義發展模式的普適,維護西方的全球領導地位。

西方的這一藥方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深植於其歷史文化,尤其是歷史上的殖民主義。現代化最早的模式就是歐洲的現代化,而殖民主義方式是這種現代化最典型的特徵。歐洲的殖民主義始於15世紀,從葡萄牙佔領果阿開始,隨後幾百年時間內相繼佔領與瓜分了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亞、東亞、非洲等。西方國家首先通過戰爭手段直接搶奪其他國家的領土,殘忍殺害或趕走原住民。僅美洲土著,因殺戮、疾病、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就多達數千萬。同時,這些殖民者還直接將本國的政治體制移植過去,粗暴消滅殖民地原有的制度,讓原住民在法律上處於不平等地位。他們強制同化殖民地人民,直接剝奪殖民地人民使用和信仰本土語言、宗教、文化的權利,逼迫他們使用與信仰所謂“先進的”語言、宗教、文化,從精神上奴役與控制殖民地人民。

殖民主義的本質是侵略與擴張。爲了爭奪更多殖民地,歐洲現代化的進程又與帝國主義戰爭緊密相伴,這也是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全世界範圍的巨大人員傷亡。殖民主義確實爲西方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市場和資源供給,但是它給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中國式現代化完全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發展模式,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點進行了高度概括: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發展全過程民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是對既有現代化模式的超越與創新,它不同於西方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製造巨大貧富差距並帶來巨大環境污染,而是致力於實現共同富裕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同於西方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戰爭不斷、奴役其他國家與人民,而是以平等相待爲基礎,最終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爲致力於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蹚出了一條新路。它不僅有利於本國的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的共同發展。

不同於西方現代化進程採取戰爭方式,中國式現代化將以和平方式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近年來,隨着中國發展壯大,一些西方國家動輒炒作中國正在用實力改變現狀,鼓吹中國將來還會用武力改變現狀。這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或居心叵測的抹黑。事實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載入憲法的國家,也是5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世界主要大國中沒有一個像中國這樣再三正式宣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

不同於西方實現現代化進程中恃強凌弱,中國式現代化以平等爲基礎,包容不同發展模式間的差異,目的在於實現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習近平主席多次對外強調“平等相待”。例如,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紀念峯會上提出,平等相待、和合與共是我們的共同訴求。中國堅持平等相待充分表明中國式現代化不會輸出中國的發展模式,更不會要求其他國家複製中國模式。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不同於西方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爭個你輸我贏,中國式現代化目的是實現共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同屬一個世界,當前全球貿易的80%由全球價值鏈貢獻,國家間的緊密聯繫和彼此依賴達到脣亡齒寒的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推進全球共同發展,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若干國家和地區建立一系列合作機制,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面對新時期全球發展赤字,習近平主席於2021年9月提出全球發展倡議。2022年11月12日,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深化國際發展合作,中國正式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

中國發展爲世界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2022年,中國已成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2021年,我國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達6.9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據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指標(WDI)數據庫測算,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G7)貢獻率的總和。隨着中國式現代化的逐步實現,中國必將爲世界的發展提供更大機遇。

(作者:王俊生,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