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十七八歲的少年一定更願意談論的是詩和遠方,但是這位四川的17歲的女孩卻更關心腳下的路,因爲從14歲開始,她揹着婆婆從家裏去鎮上的醫院看病,這一背就是三年。”

這是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2018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說的一段話,他口中的這個女孩正是目前就讀於儀隴中學高三英才班的李小燕,小燕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樸實,個子還算高大,但十分靦腆,當得知我們想要爲她拍攝一段視頻的時候,她極其害羞地微微一笑,我真的很難想象這個看起來不甚開朗的孩子這些年來遭遇了生活如此的不公,而她又是如何用她的善良和堅強在時光中承受着煎熬。

小燕的爸爸在1992年因爲工傷,失去了勞動能力。媽媽也因患病,生活無法自理。從小燕有記憶開始,身材瘦小的婆婆就是她最溫暖的避風港。

爸爸爲了生活,帶着日漸病重的媽媽到成都打工,靠擦皮鞋爲家裏多掙一些家用。2006年,小燕的爺爺去世,從此婆婆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每日在地裏辛苦的勞作,讓婆婆得了嚴重的類風溼和腰間盤突出,在小燕14歲的時候無法下牀行走。爲了不讓婆婆耽誤看病,不讓遠在成都打工的父母分心,小燕一個人背起婆婆走到鎮上的醫院。那一年,小燕家房前的柏油路還沒修好,從村裏走到鎮上的醫院要花上一個小時。當時和婆婆差不多高的小燕就這樣咬着牙把婆婆背到醫院。

第一次背婆婆,小燕還是感到喫力的,她每走幾步都要停下來緩一緩。雖然走得艱難,但是小燕說:“小的時候,婆婆走到哪裏都把我揹着,現在她老了,走不動了,我就應該揹着她。”因爲婆婆和父母都無法勞作,小燕把家裏的重活、累活全都承擔了下來。挑糞、翻地、剝玉米……

小燕今年19歲,從14歲開始揹着婆婆從家裏到鎮上的醫院,迄今已經5年,2018年獲得“全國十佳最美少年”稱號之後,小燕沒有耽溺於社會賦予她的光環,而是一如既往地操持整個家,併爲了理想中的大學日夜追趕,這些年,我們欣喜地看到,得益於國家扶貧政策,小燕的家和婆婆都得到了更好的照顧。

如今,小燕已經進入了高考倒計時,爲了減輕她的後顧之憂,儀隴中學對小燕給予了很多資助,老師們也常常關心問候她,老師們希望勤勞善良的小燕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能夠憑藉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收穫未來的朗朗晴空!(李 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