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到了最后的十几年里,其实也已经知道了自己对比世界已经落后了多少,而也曾经想过要改变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像洋务运动,新式军队等一些事物也都是在清朝的最后时光里兴起的,而李鸿章这个人在当时是清朝最为重要的一个实权派的人物之一了,虽然我们后世之人对于这个李中堂是有着很多的负面的看法的,认为他李鸿章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的条约,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他算是一个罪人了。

不过,其实严格来说李鸿章也有着他的无奈,毕竟自己只是代表清朝的一个前台之人罢了,有太多的事情也不是自己能左右得了的。而且,公平点说李鸿章对于历史也是有着自己的贡献的,而笔者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组当年李鸿章远赴欧洲访问的彩色老照片,算是比较少见的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图为李鸿章正在上船时的照片,感觉那时的人们并没有特别的“照顾”这位老人,他是随着人流一起上船的,而且也是自己打着伞,要知道,这种情况在清朝是非常的少见的,毕竟李鸿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嘛。


而欧美等国对于李鸿章的到来也是给予了很高的欢迎规格,以至于当地的很多人认为这个老爷子是清朝的国王,很难想象这只是一个大臣,而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当时的欧美等国的普通人对于那个东方古国的认识还是非常的有限的。


这张照片之中的李鸿章正在坐上马车,看起来有些吃力了,因为那时的李鸿章毕竟已经年纪大了,走路都需要人扶着,而各国之所以会用这样的高规格对待李鸿章,主要并不是对于他个人的,而是知道李鸿章对于清朝的一些对外采买是着决定性的权威的,所以才会这样的对待这位老人,毕竟国与国之间,永远还是以利益为上嘛。


而通过这番游历,对于李鸿章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使李中堂看到了西方的世界对比自己的大清朝原来在很多的方面要先进这么多,不光是体现在武器与装备上,在人文和社会等很多的方面,都要先进很多了,也使他近一步的认识到了清朝的落后。


只不过,虽然李中堂看到了人家的先进之处,但是就算是他自己也知道,清朝想要改变现状,在短期之内是看不到了,而自己在有生之年也不可能会看到清朝变成西方这样子,毕竟,传承和延续了几百的东西,不可能在一时半会之间就得到一个彻底的改变,可能这也是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很多的清朝的大臣的一种无奈之处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