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或老師這種普遍的標準答案式教育會嚴重的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扼殺在搖籃中,長此以往,孩子的思維模式會被固化,他們只懂得模仿,而不會去領會和創造。父母要善於根據孩子的特點,引導孩子邊玩邊學,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斷地激發孩子進行思考,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標準答案限制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孩子:"媽媽,一加一也可以等於三阿!"媽媽:"不,不對,一加一等於二!怎麼能等於三呢?"孩子:"爸爸媽媽和我加在一起就是三個人啊,這就是一加一等於三啊!"

這些對話是昨天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偶然聽到一對母女的對話。孩子的話讓我突然意識到,現在很多父母標準答案是的,教育正在慢慢的磨滅孩子的創造力,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習慣的將標準答案教授給孩子,然而最後卻讓孩子惰性愈加強烈,還挫傷了孩子的創造力。

1加1只能等於2?

在現代的生活裏,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習慣於把孩子的思想固化,或者是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對比孩子的一些新奇想法持着否認的態度。孩子一些稀奇古怪不同尋常的想法,正是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有一些孩子會說一加一等於三這樣的話,但父母一聽到這樣的話,又開始不加思索地否認孩子,不用常規的想法來糾正孩子的錯誤。父母這樣的教導會使孩子的思想固化,會慢慢的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孩子們沒有說出家長心目中的那個標準答案時,父母就覺得孩子的想法是錯誤的,於是開始想方設法地糾正孩子。

在家長這種標準答案式的教育下,很多孩子慢慢變得不願意思考,他們在做作業的時候喜歡對着答案寫,沒有答案就上各種搜題軟件搜索答案,看他們的作業本,似乎他們已經掌握了知識點,但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解題的過程,不斷的將答案生搬硬套,實際上卻沒有掌握知識。父母或老師這種普遍的標準答案式教育會嚴重的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扼殺在搖籃中,長此以往,孩子的思維模式會被固化,他們只懂得模仿,而不會去領會和創造。

家長的"標準答案"毀掉了孩子的創造力

誰說一加一不能等於三?如果父母長期用標準答案來固化孩子的想象,那麼長此以往,孩子的思想將會變得十分懶惰。他們不願意去繼續思考,而是不斷地依賴於課本以及父母的標準答案。除此之外,如果父母一味的用標準答案去教育孩子,也會導致孩子逐漸的自我否定,孩子會自認爲自己所思考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因爲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父母心目中的那個標準答案。

然而在如今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推動,如果缺乏創造力,我們的人類以及社會將不會進步。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一個人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它能夠讓我們不斷地投身於創新中。

1.創造力讓孩子學會創新

擁有創造力的孩子能夠不斷的滋生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依靠自己的想象不斷地創造出一些新奇的事物。例如,有些孩子會通過利用廢物來製造出一些精美的手工品,比如將喫過的零食盒子改裝成玩具小汽車,將喝過的飲料瓶改裝爲一個花瓶等。

孩子們通過不斷的創造想象中的東西變爲現實,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夠讓孩子喜歡上發明創造,不斷的創新。

2.創造力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如果孩子從小的思想就被父母心中那些標準答案所固化,那麼他們的想象力也會極度缺乏,因爲父母給孩子的思想設置了枷鎖,以至於讓孩子不敢想象,不敢突破自己的思維,慢慢的對事物缺乏求知慾,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以常規的做法,不懂得靈活應用。

然而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他們總是能夠對周圍的事情事物充滿好奇心,而當孩子內心的自信和潛能被激發出來之後,他們也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更強的求知慾。

3.創造力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

對於孩子來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滿着新鮮感,他們從小就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斷地進行思考,這將有利於更好地開發孩子的大腦。

但如果家長一味的用標準答案來教育孩子,就會慢慢的固化孩子的想象,這將會讓孩子的大腦變成單一和遲鈍。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要以自己內心的標準答案去固化孩子的想象,學會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提升孩子的創造力,這3個技巧不容錯過

1.引導孩子多進行思考

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行爲是小孩子得到知識的一個最緊要的門徑。"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的時候,這能夠讓他們主動的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也只有通過不斷的思考才能夠創造出一些新奇的事物來。

正如物理學家牛頓通過不斷的思考爲什麼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所以從提出了萬有引力的概念,推動了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正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去思考爲什麼燈泡沒有製造成功,最終給世界帶來了光明。當我們通過多角度的去思考周圍事物存在的道理,自然也會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最終抓住事物的本質。

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經常引導孩子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幫助孩子養成多思考的習慣。正如。科學家哈定所說:所有創造性的思想家都是幻想家,而幻想主要是靠發散性思維。

2.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

在中國唯成績論教育體制的影響下,許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實際動手能力,甚至有一些高文憑的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造成的許多高分低能的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從最基本的家務活開始做起。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也能夠更好的激起孩子大腦的思考,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正如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曾說:人應該有探索有追求,而這些都要從幼小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做起。

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進行探索和創造,當孩子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的時候,父母不要去預測孩子的活動,反而應該積極的引導孩子大膽的去嘗試,去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3.有意識地開發孩子的右腦

在科學研究中,一個人的左腦稱爲"學術腦",右腦稱爲"藝術腦",要想提高孩子的創造能力,開發孩子的右腦是關鍵。六歲之前的孩子主要是通過右腦來進行思考,父母要善於抓住孩子的這個成長階段,有意識地開發孩子的右腦,這將會孩子的創新能力起到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多鼓勵孩子動手實踐,學習多門外語,多參加體育活動,這些都是開發孩子右腦的有效方法。父母要善於根據孩子的特點,引導孩子邊玩邊學,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斷地激發孩子進行思考,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標準答案限制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