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与洛阳市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朝代,以十三个朝代建都并列历史第一。我国自古以来都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为什么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历史最多呢? 而这些朝代为什么又多集中在隋唐之前呢?

九州地形图

贾谊在《过秦论》开头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同时长安又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说法。从地理环境来看,西安位于黄土高原南缘山脉与秦岭之间,三面环山,东临黄河是不可多得的易守难攻之地。同时关中又有八百里秦川的说法,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中国最早的农业地区之一。西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关中平原粮食供给,是少有的闭塞自给自足环境。因此成为了建都的不二选地。

西安地势

黄河中下游的广大中原地区,拥有着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发达的农耕经济,为整个天下,提供了大量粮食。中原地区的粮食可以通过黄河直接运入西安,在汉武帝时期每年经洛阳运往西安的粮食达到六百万石。这些粮食基本上全部来自中原地区,因此就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是中原地区一马平川的千里平原,无险可守。缺少作为都城的安全保障,因此国都就选在了有山河之固的西安、洛阳等地。

黄河中下游平原

隋唐之前的朝代建都,西安、洛阳轮番为都,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和朝代更迭的影响。古代战争城破之时往往是杀人放火,屠城、焚城。战争对都城的破坏更为严重。古代的基建能力远落后于现代社会,重建难度很大,因此帝王多另选都城。因此隋唐之前我国都城多在西安、洛阳两地轮番建都。也正是因为长久的建都与荒废,导致西安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产量减低。

清明上河园运粮表演

西安不再作为都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人口增多粮食产量不足。在和平年代的西安,关中所产粮食不能自给,灾旱发生更是民不聊生。因此西安需要大量从关外运粮,消耗大量的物力财力。隋唐时期均设立东都洛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关中运粮压力。其二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据资料表明,西周时期西安地区温度比现在高2度,一月份高3-5度。农谚中就有“五年一小早,十年一大早”的说法。与干旱相伴的是黄河水位降低,运粮困难。唐代关中饥荒,连皇帝也要到洛阳就食。

由此可见隋唐之后西安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粮食供给成为西安建都的最大障碍,西安也丧失作为都城最起码的民心保障。隋唐之后的都城开封、南京、北京、杭州首要因素都是交通运输便利、粮食供给充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西安交通运输能力上升,古都西安再次焕发出生机。历史上的名胜风景再现古都西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