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的聲音》在經過激烈的角逐後,上週迎來了最後一期巔峯歌會,二十幾首歌的表演讓節目精彩不已,但最激動人心的是胡海泉和任賢齊合作演唱了《飛鳥》。

  18年前,這首歌由胡海泉作詞作曲,是電視劇《新楚留香》的片尾曲,聽起來非常蒼涼,彷彿一個俠客在訴說自己的無奈。

  “流星的眼眸,太溫柔。我是起火的宇宙,隨着你殞落。滄海燒成酒,燙胸口,一口口都是愁!”

  海泉在《葉子》這首歌的編曲編排上做了很大膽的改編,在創新的基礎上,總能保持歌曲最本真的情緒。

  用簡單的鋼琴作爲主旋律伴奏,在悲傷的副歌部分加上大提琴的嗚咽,一種平靜與哀傷的氛圍傾瀉而出,讓人聽到之後就會迷失在歌聲裏。

  胡彥斌在看過表演之後說:“海泉老師不愧是一個好的製作人和調教師,把這首歌做的很不一樣。”

  後來在節目中,海泉和董又霖合作《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和高進合作《朋友2020》……

  海泉改編的歌曲每一秒都可能有亮點出現,他喜歡留給搭檔充足的展現空間,自己默默的烘托和應和,就是完美到無可挑剔的作品。

  在很多人想要展現自我的舞臺上,這樣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氣,也包含着生活的智慧和閱歷。

  羽泉絕對是一代人無法割捨的回憶。

  這個老牌組合帶來了太多的經典,也帶走了太多的青春。

  自1998年出道以來,二十二年間發行了16張音樂專輯,唱片總銷量超過1200萬張。

  其實單看這倆人的性格真的不像能湊到一起的樣子。

  羽凡愛自嗨,感情上也是風風火火。

  海泉的標配保溫杯,一副萬事平靜的模樣,他不似大多數東北人那般生性豪放,他性情溫和、文藝內斂,對音樂事業卻異常的執着。

  在羽泉成立之前,海泉爲了自己熱愛的音樂,獨自一人開始了辛酸的北漂生活。

  收入不多的時候,海泉去酒吧駐唱賺錢。

  父母多次勸他回瀋陽,甚至爲他安排好了工作,但是海泉還是堅持要留在北京做音樂。

  後來組合二人相遇,1998年,羽泉組合成立。

  到了2006年,實體唱片越來越不景氣的時候,海泉創辦了EQ唱片。

  發過的唱片有馬天宇《該死的溫柔》、李易峯《四葉草》《摩天輪》《小先生》、戚薇和袁成傑《外灘十八號》、瞿穎《加速度》、BOBO組合《光榮》、金志文《左眼皮跳跳》、王冰洋《飛舞》……每一首,都是當年甚至傳唱至今的大熱流行曲。

  這是精準的市場把控,也是對音樂的敏感和傾盡所有。

  海泉就像一隻屬於大海的魚,在音樂事業上綻放着所有才華,不像只困在魚缸裏鬥來鬥去的觀賞魚,他從未把音樂當成擺設。

  後來獨自前行的他,被大家斥責“塑料兄弟情”,他不急着證明什麼,只是在2019年4月4日,發了一首新歌《別丟了你的勇敢》,用作品表達一切。

  有過輝煌之時,也經歷過低谷,但對音樂熱愛的他始終堅持做音樂。

  在羽泉成軍的21個年頭的時候,海泉發佈了新專輯《胡》。

  他自己發微博提到:“胡,不僅是我本名的姓氏;胡,也是打麻將裏最誘人的結果。”

  把人生當成打麻將,用音樂表達“自己的人生規則由自己制定,做自己的大贏家,不要隨波逐流”,不管最後“胡不胡”,都是自己的莊家。

  最震驚的是,專輯裏的歌曲融合了多種風格,除了新歌《胡》《說走就走》《流浪者的老情歌》《放過自己》等新歌外,還囊括了此前已發表過的《不爲什麼》《先走的人》《光年》《畢業生》《下一場青春再見》……甚至是在各個年齡層的接受程度裏暢遊。

  新歌《胡》最明顯的傳達着調侃的意思,以歡快的旋律傳達深刻的寓意。

  借麻將來比喻職場競爭和生活焦慮,借麻將來戲謔人生中的缺憾,熱鬧中又帶着寂寞。

  看似是唱着大衆,實則是和自己對話,歌曲一開始是比較平和的鋪墊,到了副歌轉換爲歡快的旋律,就像在勸自己“活着不是爲了陪別人打麻將,自己要做自己的莊”。

  《胡》是對生活的態度,《不爲什麼》就是自己想說又沒說出口的話。

  前奏一響起就是十分抓耳的節奏,很難想象海泉可以把電子元素融入到歌曲中,做出了一個耳目一新的曲風。

  這首歌真是太“年輕”了,有些顛覆大衆對於海泉的印象,情不自禁就會隨着節奏搖擺,被歌詞洗腦。

  海泉曾發過十個“爲什麼”,之後不停地有人拿他的“爲什麼”做文章,《不爲什麼》就是對“爲什麼”最好的解釋和回答。

  於是歌曲裏唱着:“別問爲什麼,活出自己來。”

  “這個年代就這樣,反正你問爲什麼也沒什麼意義,你也不用在意別人說什麼。”

  海泉一如既往地坦然,用年輕的心態去對話爭議。

  在衆多老牌歌手可以喫老本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推出全新專輯,是一件讓人佩服又感動的事情。

  二十歲的羽泉唱的是青春愛情的記憶《最美》,三十歲的時候唱的是他們多年兄弟情,四十歲海泉重新出發,唱的是最初的夢想和展望的未來。

  現在的海泉,是明星,是投資人,也是創業者,他遊刃有餘地走在浮躁又截然不同的圈子裏,有人說他的工作距離音樂越來越遠。

  在傳播極廣的《我是撬動了明星IP流量槓桿的創業者》一文中,海泉自稱,如今的他時間都用在了創業、投資上,時間緊的時候一天飛三個航班,在路上、微信、電話裏開會溝通各種事情。

  因爲不是全職投資人,他還要求自己利用在路上、車上、馬桶上的碎片化時間快速學習。

  他甚至自學通過了業內通過率較低的基金從業資格證考試。

  音樂人兼職商人,看着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職業,海泉居然還搞的相當不錯。

  這始終要求着他有敏銳的市場觀察能力,強大的包容力,過硬的能力。

  爲了讓自己更具專業性,做主持人的時候,海泉去考了主持人證。

  做投資人,海泉考取了基金從業資格證。

  別人是挑燈夜戰,他抽空學習,還將一切都弄的漂漂亮亮。

  按父母的話來說,他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按90後的話來說,他就是徹底的“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的本質還是堅持初心,無論做什麼職業都要堅守着作爲音樂人的本質,繼續完成當初的夢想。

  在《天賜的聲音》節目收官的舞臺上,海泉說:“華語樂壇像我們這樣的人應該是要承上啓下的,此刻真心的願景和目標,就是去助推更多有才華的人。”

  在2019年,海泉入駐了B站,分享關於音樂創作的知識。

  他入駐抖音,分享自己的生活。

  今年,他主動學習“雲視頻”“雲演出”,不讓自己落伍。

  “我自己跨界做的工作能夠讓我有更多的眼界,也讓自己做音樂本身更從容。”

  經歷過起起落落之後,用音樂去表達內心應該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音樂在海泉的生活裏不只是傳達思想,逐漸成爲有交流、有思考的行爲。

  海泉說自己其實是相對比較幸福,做音樂是一個從容的狀態,它更像是一個喜歡、熱愛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工作。

  回看他這個人本身,也是溫柔又熱烈,感性又理性,通透又執著,讓人忍不住被吸引的存在。

  在不久前的“相信未來”演唱會上,海泉“一人分飾多角”,自己彈奏各種樂器,唱了一首《最美》;唱完後又帶來了新歌《下一場青春再見》。

  在衆多音樂人中,依舊無法忽視他的光芒。

  在音樂這條路上,繼續完成倆個人當初的夢想,他一個人依然唱的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