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從備孕、懷孕再到一朝分娩,身體和精神上都經歷了重重關卡。好不容易盼到卸貨,誕下健康可愛的寶寶,接下來又要面對寶寶的撫育問題,其中,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寶寶的睡眠問題。

睡眠好壞直接影響着寶寶的身體發育,爲了寶寶能“睡個好覺”,不少媽媽可謂是“操碎了心”。

“寶寶困了自己睡,不用哄”,媽媽沾沾自喜卻被打臉

新手媽媽王小姐很喜歡跟小區裏的寶媽們交流育兒經驗,她經常聽到其他寶媽訴說自家寶寶入睡必須抱着搖晃,原本已經睡着了,可是一沾牀就醒,寶寶半夜醒了也得拖着疲憊的身體起牀哄睡,以至於媽媽們睡眠嚴重不足,時間久了臉色也變得晦暗。

每每聽到這些抱怨,王小姐就沾沾自喜,因爲她三個月大的寶寶困了就睡,從來不用哄睡,這讓王小姐倍感輕鬆。王小姐逢人都說自家女兒是來報恩的,提起女兒,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王小姐的女兒一歲後,有一次她照常帶女兒去醫院做常規兒保檢查,醫生髮現寶寶身高、體重比同齡孩子的標準低,且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偏短。這些症狀都說明寶寶的發育停滯了。

醫生細緻詢問了王小姐寶寶各種生活細節,最後發現寶寶停止發育的原因竟是寶寶的睡眠出了問題。

原來寶寶小時候沒有意識,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自己就入睡,說明寶寶已經非常疲憊。此時寶寶的神經突觸也疲憊極了,長期神經突觸疲憊就導致了神經突觸網絡發育不良,影響到寶寶身體和智力的健康成長。

很多熬夜入睡後的成年人想必深有體會,人在極度疲憊下睡着後,即使睡醒,也會感覺精神不好。嬰幼兒也是如此。而對於寶寶來說,睡眠質量的好壞更是對他們的生長發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什麼樣的睡眠纔是高質量的睡眠呢?

1,充足的睡眠時間

剛出生到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6~20小時的睡眠時間,每1~4個小時會醒來一次,每次醒1個小時左右;

一到五個月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4~15小時的睡眠時間,每次睡3~6個小時;

六個月及以後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3~14小時的睡眠;

大多數寶寶九個月以後,可以一覺睡到天亮。

2,優質睡眠的標準

寶寶處於優質睡眠通常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而且無聲,這些情況都顯示着寶寶正處於深度睡眠中。

寶寶處於深度睡眠時,身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量比清醒時候分泌的生長激素多2倍,所以睡眠好了,對寶寶骨骼的發育非常有利。

作爲父母們應該怎麼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1、讓寶寶分清白天和黑夜

生長激素在晚間睡眠時分泌最爲旺盛,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在晚間進入深度睡眠。白天睡覺的時候,父母不必刻意爲寶寶營造一個黑暗、安靜的睡眠環境。

而晚上睡覺時,就需要保持絕對安靜和沒有光線的環境。這樣寶寶在晚間的睡眠會更優質,更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

2、睡前不要太過興奮或疲憊

寶寶睡前太過興奮或疲憊都會讓寶寶的睡眠質量下降。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在寶寶睡前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講合適的故事,讓寶寶進入睡眠準備期,這樣纔會形成“條件反射”,讓寶寶的神經慢慢放鬆下來。

3、營造適合的外界溫度

寶寶所蓋的被子厚薄適宜,讓寶寶微微出汗即可。太冷會讓寶寶容易感冒,太熱不但容易捂到寶寶,也會讓寶寶因滿身大汗而睡得不舒適,影響睡眠質量。

總而言之,對於寶寶們的睡眠,新媽媽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您家寶寶也是“困了自己睡,不用哄“,那就需要引起重視,請主動引導寶寶在不是很疲累的時候就入睡,從而保證寶寶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睡眠質量如何?你有什麼改善寶寶睡眠質量的方法嗎?歡迎留言探討!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