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給孩子零花錢, 究竟有多可怕? 還在沾沾自喜的家長快醒悟吧

給孩子零花錢的父母,他們思考的問題是: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才合適呢?怎麼才能保證孩子既不浪費又不顯得過分拮据呢?

然而,那些從不給孩子零花錢的父母,卻還在旁邊沾沾自喜,覺得那些父母擔心的問題都是庸人自擾,因爲自認爲很明智的他們是不會給孩子零花錢的,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問題來困惑自己了。

曦曦媽採訪了很多不給孩子零花錢的父母,他們大多表示,孩子每天喫得飽穿得暖,再給他們零花錢,豈不是養成他們浪費的習慣嗎?還有的表示孩子根本沒有管理錢的能力,也不知道哪些東西該買不該買,比如買了垃圾食品,喫壞了肚子,多餘的事情都出來了。

看得出來,不給孩子零花錢的父母總有一萬個理由來搪塞孩子。而面對父母的堅持,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自然是拗不過的。

那麼,究竟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呢?不給孩子零花錢到底有哪些弊端呢?

01

欣欣的父母從來不給她零用錢,也不給肯給她買零食,幼兒園裏她天天去翻其他小朋友的書包

欣欣今年五歲了,上幼兒園的這兩年以來,父母從來沒有給她買過小喫,也從來不給她零花錢。每一次放學之前,都有很多家長在校門口等孩子放學,多多少少也會談到關於孩子的一些事情。自然給不給孩子零花錢,也成了家長們常常談論的點。

欣欣的媽媽對那些家長嗤之以鼻,感覺自己不給孩子零花錢,就是愛孩子最好的表現,因爲這樣杜絕了孩子喫零食的習慣。每次聽到其他家長說給孩子零花錢的事情,欣欣的媽媽就沾沾自喜到:我的孩子就是乖,我從來不給她零花錢,她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班上,很多孩子在進校門之前,都買了牛奶或者麪包之類的飲食,放到書包裏,餓了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喫一喫。唯獨欣欣,每一次都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別的小孩子喫。每天課間操,只要同學們都去操場了,她就開始一個書包一個書包的翻,如果發現某一個書包裏有喫的,她就立即喫掉。

老師給欣欣的媽媽反映過很多次,孩子如果長期有這種行爲,對成長肯定不利。然而欣欣的媽媽卻不以爲然,覺得老師是在誇張事實。

02

小豪的父母從來給不他零花錢,三年級的他養成了偷錢的壞習慣

小豪的親戚說到他,都只是唉聲嘆氣。多少的一個孩子,養成了偷錢的壞習慣,可他的父母卻還絲毫不知。

小豪的父母都是比較要強的人,在親戚朋友面前,總覺的自己的孩子優點無數,勝過所有的孩子。尤其是他們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這件事情,他們更是逢人就說,到處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多麼的“中用”。

然而,小豪父母並不知道,正是因爲他們從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只要串親戚,就到處找機會偷錢。前兩天,小豪和父母一起去姑姑家玩,趁姑姑不注意,就順走了姑姑包裏的五百元現金。在小豪一家出門之前,姑姑其實就發現錢不見了,看小豪的褲包,也正好有疊着錢的印記。但苦於小豪父母愛面子,姑姑沒好意思當場拆穿。

其實,姑姑丟錢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小豪來玩,都會丟失錢,但那個時候姑姑並不知道是小豪,因爲平日裏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乖巧懂事,再加上他父母的一再強調,姑姑自然也不會往小豪的身上想了。所以,每一次錢丟了,就丟了,自認倒黴吧。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懷孕一個孩子,顯得也不是那麼的合適。

過了幾天,小豪的奶奶悄悄的問他,是不是在姑姑家拿了五百元錢。還算誠實的小豪承認了,他說父母從來不給零花錢,自己每天看着別的同學都有錢買自己想買的東西,他實在想不喫辦法,所以纔出此下策。

03

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會犯錯,犯很多很多的錯,一錯再錯,難收手!

不給孩子零花錢,除了容易養成孩子小偷小摸的壞毛病,長大之後他還缺乏金錢的管理能力。幼兒園和小學階段,不給孩子零花錢的父母有很多很多,但是孩子上了初高中之後要住校,父母不得不把生活費給孩子,讓他自己支配。

然而,根據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從小缺乏金錢的正確支配能力的培養,上了初高中之後,很多時候,家長給的一週的生活費,頭一兩天就消耗殆盡了。之後的兩三天就只能到處借錢,然而同學也不可能有太多多餘的錢借得出來,所以這部分孩子很有可能就一天只能喫一頓飯,或者只能買饅頭充飢。然而往往這個時候,借了錢也不敢對家長坦白。只能拿下一週的生活費去還上個周借的錢。週而復始,陷入死循環。

不僅僅是上學期間,很多孩子由於小時候家長不給零用錢,出了社會或者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是沒有金錢管理能力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月光族,有的甚至每到月底就光了。

04

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不僅可以免除孩子自卑的心理,還能培養孩子合理支配金錢的能力

粉絲“”說:兒子中班就給他零花錢了,一般都是在家裏幫忙幹活給他的報酬。他自己從來都不會主動去給自己買東西,看到爸爸買花給我,他也會悄悄的跑到小區門口給我買一支花。聽我隨口說一句這個鞋不行了穿不了了,他會悄悄的往我錢包裏放100塊錢,然後告訴我媽媽你去買一雙。家裏的零食有了他就喫,沒了從來不要求。兒子今年5歲半了,淘氣,頑皮。但就是這一點特別讓我感動。用他的話說就是三個字,我愛你!

粉絲念久上說:記得一年級二年級時,學生們都有35美分。我很羨慕,想花十元錢買十元糖果。我的家庭並不貧窮,但我母親從不給我一分錢花。當我看到別人喫飯時,我很貪婪。我媽媽總是說,你要錢幹什麼?我給你買點喫的。到了二年級,學生們還是那麼有錢,幾根頭髮。那時候,我有很多錢。我還是很羨慕他們,想喫他們在學校門口買的零食。我媽媽還是不給,我也不抗拒貪婪,這讓我從家裏偷了一塊錢。被父親發現,打得半死,哭起來不生氣,滿腹委屈。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偷了。我一直覺得自卑,沒有尊嚴感,現在我已經在社會上生活了六年,我妹妹也長大了。我每週給她一百英鎊。雖然不多,但她很高興。我媽媽只給她三元五元。我小時候就知道我沒有錢,所以不能怪我姐姐家裏不窮。我父母在自己的工廠裏很慷慨,但對她來說,孩子不能有錢,孩子也不需要錢。

粉絲“癡人沂蒙”說:單親家庭,從小我爸從來不給零花錢,後媽不僅不給還罵我。後來上初中住校,一個星期45還包括學習用品,女生私人用品,水費,偶爾我後媽還強行沒收一點錢。結果從小到大到現在18了出來上班了,都會有一種自卑感。和我爸的感情越來越淡,並且現在把錢看得特別重。

粉絲“天下無雙城”說:小時候我和我姐都沒有零花錢,我姐就偷我媽的錢,被我媽打得很慘。偷的錢無非就是買零食什麼的,我媽就把零食買回來,還是不給零花錢。我現在明白了,不是真的想買零食,而是別人買的時候自己看着很尷尬,很自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