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未來能變成什麼樣,完全是靠父母的引導,不光要以身作則,也要通過繪本來引導,就比如這套好習慣培養教育書籍這是一套能夠幫助寶寶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繪本,養成生活中講衛生、勤喝水、早睡覺、不亂丟東西。有人說嘴甜的孩子聰明,也有人說喜歡佔小便宜的孩子聰明,但這都是小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父母可別再沾沾自喜了。

李玫瑾教授在教育心理上頗有研究,而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家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們平時聊天3句都離不開孩子,而且所聊的都是聰明、智商高、情商高等話題,畢竟沒有哪個家長不想給自己家寶寶打上聰明的標籤。

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聰明就代表以後有出息,但事實就是這樣,聰明的孩子長大後成就一定不會低,什麼樣的寶寶才更加聰明呢?有人說嘴甜的孩子聰明,也有人說喜歡佔小便宜的孩子聰明,但這都是小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父母可別再沾沾自喜了。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

1、喜歡佔小便宜的孩子

在路過們的圈,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某某家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肯喫虧,便宜都讓他佔了,可真聰明!”是人都能聽出來,這並不是真正誇獎,而是一種變相的諷刺。

但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家孩子佔小便宜,非但不去理會,還會沾沾自喜,對寶寶豎起大拇指,誇自己家寶寶聰明,甚至有些還會對鄰居朋友們炫耀。

孩子有這種表現,表面上看“做什麼事情都不喫虧,能佔到便宜”是很精明,但是你往深了想就會發現,貪圖小便宜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貪小便宜喫大虧”道理我們都懂,若是孩子貪小便宜養成了習慣,長大之後會很難交到朋友,並且不會有什麼大成就,因爲貪小便宜雖然會給他帶來短期的利益,但卻會失去長遠的利益。

2、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

有那麼一部分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將責任推卸給別人,讓自己變得清白,有一部分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爲時,還在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很聰明,知道把責任推卸掉,其實只是看似聰明罷了。這樣的孩子永遠也成不了大事,要知道責任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如果對自己都不能負責,又怎麼會對別人負責呢?

3、喜歡耍小聰明的孩子

耍小聰明的孩子很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若是你家寶寶從小喜歡耍小聰明,你千萬別再沾沾自喜,這是鼠目寸光的表現,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很難有出息,並且不被人看好,喜歡耍小聰明的,看似精明,實則是最傻的人。

壞習慣只會成爲孩子人生中的絆腳石,像推卸責任、佔小便宜、耍小聰明這都屬於壞習慣,家長只有讓孩子戒掉這些壞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纔是點亮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孩子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未來能變成什麼樣,完全是靠父母的引導,不光要以身作則,也要通過繪本來引導,就比如這套好習慣培養教育書籍這是一套能夠幫助寶寶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繪本,養成生活中講衛生、勤喝水、早睡覺、不亂丟東西……好習慣。

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將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優秀的娃?

1、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更加優秀,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在生活中要行得正坐得直,管理好自己的行爲舉止,並且做一個誠實守信人,好給孩子做好榜樣。

2、教會孩子腳踏實地

耍小聰明是不明智的舉動,只有腳踏實地做一個勤奮努力的人,將來纔能有更大的成就。

3、讓孩子有感恩的心

讓孩子具備感恩的心,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優秀品質,給予孩子點亮人生的第一盞指路明燈,讓孩子以後不走向彎路。

4、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個不獨立的孩子,總是喜歡依賴父母,一旦離開父母的庇護就會變得如同“巨嬰”,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娃,你一定要培養他的獨立性。

5、培養孩子好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認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實際上,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