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不畏失败,二次创业成功,我们叫他东山再起。东山再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但是,东山到底指哪座山,稍有不同的说法。

我们先从成语东山再起说起。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 谢安传》,说谢安“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东晋名士们不太喜好当官,谢安和王羲之都属于这类人,他们的兴趣不在庙堂,更在于山水。在四十一岁前,谢安基本没做过官,隐居在会稽东山,整天跟王羲之、许询等一群朋友在游山玩水,兴致高时还坐上船出海玩耍。

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就是在这期间,王羲之、谢安等一群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办派对时,王羲之挥笔写就的。

谢安、王羲之敢这么作,年届不惑还整天游山玩水不思养家,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一个超级强大的家族作为后盾,那就是建康乌衣巷的王谢家族。

从山东临沂迁来的琅琊王氏,策划并主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大规模的民族大迁徙——衣冠南渡。并一手扶植琅琊王司马睿创建了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望族。

与琅琊王氏紧密合作的陈郡谢氏,则是仅次于琅琊王氏的第二望族。他们携手,是足以影响朝廷决策的。

会稽(今绍兴)是王谢家族的大后方,家族子弟还有很多重要成员,都在会稽。身为王谢家族重要成员的谢安、王羲之,按照当时的九品中正制,他们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有官做,根本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如果没有谢万的自大轻敌,谢安这一生或许都会在会稽山水间度过,此前他已经多次拒绝了朝廷让他当官的要求。

南京乌衣巷是王谢家族聚居地

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要为其创造条件。

生平三年(359年),谢安的弟弟谢万领兵北伐前燕,由于他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引起兵变,加上他误判敌情,导致打败,最后只身一人逃了回来。要不是他身后有个强大的家族,早就被砍头了。即便如此,谢万也被贬为庶人。

谢万被贬,陈郡谢氏在朝廷的权势出现了大漏洞,受到其他家族的威胁,谢安不得不走出东山来补这个窟窿。先是给当时的权臣桓温做幕僚,后来逐步做太守、侍中、吏部尚书,最后做到了司徒、太傅,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国诸军事,并假节。

谢安雕像

走出会稽来到都城建康当了朝廷三公的谢安,仍然难改骨子里的名士做派,他还常常想起在会稽东山隐居的日子。就想在建康也搞一座东山,不时来个隐居度度假。选来选去,谢安选中了建康城南郊外的一座小山。

南京江宁东山亭台

这座山原名土山,不高,但景色优美。《晋书·谢安传》记载,“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谢安在这里建别墅、修亭台、宴宾客,还养了一批歌妓,并将这座山改名东山。这就是今天南京市江宁区政府后面的东山,江宁东山街道,也由此得名。

太元三年(383年),北方的前秦首领苻坚率领号称百万军队的大军南下,志在灭亡东晋统一天下。谢安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全面负责抵抗前秦军队的攻击。正是在建康城南的东山别墅中,谢安谋定了破敌之策,并镇定自若地排兵布阵,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比自己多十多倍的强敌。东晋王朝,转危为安。

李白,是谢氏兄弟们的忠实粉丝,后来李白还专门跑到东山凭吊。李白之后,苏轼也曾来此凭吊。

对于成语东山再起,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会稽东山”说,一是“建康东山”说。会稽东山,位于今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镇境内,是当年谢安在出山前隐居的东山,也叫谢安山。如今,山上有谢安钓鱼台、谢安墓等遗迹。建康东山,就是今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的东山,山上也有一些当年谢安留下的遗迹,以及后来李白等人登临的遗迹。

绍兴东山的“东山再起”石刻

南京江宁东山的“东山再起”石刻

个人觉得,东山再起是一个过程,而且是跨越一定时间的过程,会稽东山是谢安蛰伏之山,建康东山是谢安雄起之山,从蛰伏到雄起才是整个的东山再起。会稽东山和建康东山缺一不可。

所以,最后我们的结论来了。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完整来说应该是从会稽东山到建康东山,包含了今天绍兴和南京两座东山。这,也是谢安为两地留下的一笔文化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