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浪费么,我身体好着呢,不做检查!”去年,65岁的庆元县斋郎村村民叶菊妫在县人民医院江海涛医生诊室门口,嚷着要退费,就为了肺结节胸部CT复查的事儿。

“江医生,请尝尝我亲手采摘的野生香菇,熬过肺癌手术这么大事,我还能上山干农活,多亏了你。”今年春天,叶菊妫给江海涛捎来了庆元人最看重的山珍。

这一转变,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医生江海涛在一年多里,派驻庆元县人民医院,专门深入走访扶贫村斋郎村,看片子、做科普、劝检查的结果。

庆元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叶文标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国科大肿瘤医院接到帮扶斋郎村的任务后,让庆元大山深处绽放了一朵朵健康文明之花,生命之花。

省里来了大专家

“我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时间回到2018年12月,国科大肿瘤医院负责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朱真伟带着院党委的嘱托,带领一批专家团队奔赴庆元赴镇下村,至今记得庆元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管庭勇激动的神情。

庆元县,崇山峻岭环抱,当地人看病,小病去县医院,大病去省市,三五百公里的各项费用不菲……“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提高健康素养,这是改变老百姓生活的根本解决之道。”庆元县副县长吴小军深有感触。

知易行难。庆元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吴丽明说:“看日常片子没有问题,但对于肺结节这类专业程度强的片子,我们缺少实践和教学的机会。”江海涛和国科大肿瘤医院专家的到来,让吴丽明很振奋。

当年,国科大肿瘤医院结对帮扶技术指导中心在庆元县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价值150万元的数字病理扫描诊断系统、宫颈癌AI筛查系统,迅速上马,解决了医院发展技术难题。

庆元当地经济脱贫,然而防癌的健康意识还未“脱贫”。62岁的艮大伯左肺上叶有2.3厘米结节,江海涛判断这是一个“雷”,艮大伯却认为没啥。家里吵了三四次,最后手术做了,早期微浸润性腺癌。这对庆元县上下的人,触动很大。在庆元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海涛边看边教,前后诊断早期肺癌63例,并且完成双向转诊29例。

趁热打铁,江海涛还组织了癌症早诊早治的科普讲座,在全院范围内提高了肿瘤早诊早治的意识。

一个人背后的团队力量

老百姓就医获得感的提升,靠江海涛一人不够。帮扶初期,国科大肿瘤医院多次到结对帮扶单位进行座谈并走村入户调研,国科大肿瘤医院党委确立了“1+X”帮扶计划目标。在保质基础上做健康扶贫工作增量,确立“精准派人,驻院兼村”的帮扶工作方式。一个人的背后,是整个国科大肿瘤医院团队的鼎力支持。充分发挥国科大肿瘤医院健康医疗资源优势,举全院之力,汇全员之智,推动优质资源持续下沉,优秀人才下帮。

从2019年1月开始,国科大肿瘤医院专家们分批短期帮扶。胸外科病区副主任刘金石说:“一个双休被安排得满满,上午义诊、下午手术、晚上讲课。”医院前后组织了3次义诊,48名专家依次登场,涉及消化、胸外、头颈、结直肠等科室。

此举不仅让庆元县人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带动了当地医生的治疗水平。以往,当地医院仅能开展少量难度较低的肿瘤手术,但仅2019年,全年300例肿瘤患者直接在当地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在医院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推动下,同步在当地开展浙江省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1000例,早癌就查出了7例。

专家跟得多了,开阔了眼界,当地医生综合水平提高快。在放射科,江海涛一年审核影像诊断报告8848例,大课小课20多次,放射科在历史上的首个科研课题申报并成功立项,就水到渠成。“这是我们科室历史性突破,每个人都很激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吴丽明说。

干活劲儿足了,质量有了把关人,历史性突破不断涌来。在全省2019年影像和诊断质量评比中,庆元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摘取了含金量很高的三项质量控制优秀单位奖,这些荣誉,以往都是三级以上医院的囊中物。

帮扶要帮长,实现自我发展为长远目标。在国科大肿瘤医院的支持下,庆元县人民医院肿瘤相关学科的骨干来院进修,为当地人民群众开展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服务。“我们希望通过4年的精准帮扶,齐心协力在庆元县人民医院创立同质化的专科诊疗中心,提升当地医院肿瘤诊治能力。”国科大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朱真伟说。

实现多渠道精准帮扶

“今天碰到省里的科技特派员,认为斋郎村适合种藜麦,亩产价值高……”国科大肿瘤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周国明写下驻村日志。今年1月,接替江海涛的派驻任务,周国明到了斋郎村。斋郎村地处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处,一个白云深处的村庄,海拔1280多米,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

目前,村里常驻人口仅150余人,而且80%是60岁以上的老人。如何发展,让18户低收入群体的日子好起来,提高村集体收入,这是放在国科大肿瘤医院帮扶组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2019年,国科大肿瘤医院为村里的笋干、粉条、黄馃、香菇等高山农副产品解决了销售渠道,总计金额70于万元;今年上半年继续出资120万元,协助高山的农副产品销路,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历史性突破。

走村入户帮扶的时候,村里16岁和7岁的姐妹琪琪和瑶瑶,成为了国科大肿瘤医院帮扶组和团委的关爱对象。母亲因罹患癌症救治无效离世,依靠着父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过活,维持上学。家庭变故,给这对姐妹不少冲击,国科大肿瘤医院团委请来心理咨询师,发起院内捐助,链起大学生志愿者,对接就读的学校,实现多渠道精准帮扶。

“今年上半年,斋郎村柃木花蜂蜜和水库鱼项目,都要上马,销售渠道我们解决,关键是要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帮扶小组组长吴荣信心满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