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浪費麼,我身體好着呢,不做檢查!”去年,65歲的慶元縣齋郎村村民葉菊嬀在縣人民醫院江海濤醫生診室門口,嚷着要退費,就爲了肺結節胸部CT複查的事兒。

“江醫生,請嚐嚐我親手採摘的野生香菇,熬過肺癌手術這麼大事,我還能上山幹農活,多虧了你。”今年春天,葉菊嬀給江海濤捎來了慶元人最看重的山珍。

這一轉變,是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放射科醫生江海濤在一年多里,派駐慶元縣人民醫院,專門深入走訪扶貧村齋郎村,看片子、做科普、勸檢查的結果。

慶元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葉文標告訴記者,兩年多來,國科大腫瘤醫院接到幫扶齋郎村的任務後,讓慶元大山深處綻放了一朵朵健康文明之花,生命之花。

省裏來了大專家

“我們早就盼着你們來了!”時間回到2018年12月,國科大腫瘤醫院負責扶貧工作的黨委副書記朱真偉帶着院黨委的囑託,帶領一批專家團隊奔赴慶元赴鎮下村,至今記得慶元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管庭勇激動的神情。

慶元縣,崇山峻嶺環抱,當地人看病,小病去縣醫院,大病去省市,三五百公里的各項費用不菲……“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提高健康素養,這是改變老百姓生活的根本解決之道。”慶元縣副縣長吳小軍深有感觸。

知易行難。慶元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吳麗明說:“看日常片子沒有問題,但對於肺結節這類專業程度強的片子,我們缺少實踐和教學的機會。”江海濤和國科大腫瘤醫院專家的到來,讓吳麗明很振奮。

當年,國科大腫瘤醫院結對幫扶技術指導中心在慶元縣人民醫院揭牌成立,價值150萬元的數字病理掃描診斷系統、宮頸癌AI篩查系統,迅速上馬,解決了醫院發展技術難題。

慶元當地經濟脫貧,然而防癌的健康意識還未“脫貧”。62歲的艮大伯左肺上葉有2.3釐米結節,江海濤判斷這是一個“雷”,艮大伯卻認爲沒啥。家裏吵了三四次,最後手術做了,早期微浸潤性腺癌。這對慶元縣上下的人,觸動很大。在慶元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江海濤邊看邊教,前後診斷早期肺癌63例,並且完成雙向轉診29例。

趁熱打鐵,江海濤還組織了癌症早診早治的科普講座,在全院範圍內提高了腫瘤早診早治的意識。

一個人背後的團隊力量

老百姓就醫獲得感的提升,靠江海濤一人不夠。幫扶初期,國科大腫瘤醫院多次到結對幫扶單位進行座談並走村入戶調研,國科大腫瘤醫院黨委確立了“1+X”幫扶計劃目標。在保質基礎上做健康扶貧工作增量,確立“精準派人,駐院兼村”的幫扶工作方式。一個人的背後,是整個國科大腫瘤醫院團隊的鼎力支持。充分發揮國科大腫瘤醫院健康醫療資源優勢,舉全院之力,匯全員之智,推動優質資源持續下沉,優秀人才下幫。

從2019年1月開始,國科大腫瘤醫院專家們分批短期幫扶。胸外科病區副主任劉金石說:“一個雙休被安排得滿滿,上午義診、下午手術、晚上講課。”醫院前後組織了3次義診,48名專家依次登場,涉及消化、胸外、頭頸、結直腸等科室。

此舉不僅讓慶元縣人民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同時帶動了當地醫生的治療水平。以往,當地醫院僅能開展少量難度較低的腫瘤手術,但僅2019年,全年300例腫瘤患者直接在當地進行手術治療。同時,在醫院腫瘤防治辦公室的推動下,同步在當地開展浙江省上消化道癌機會性篩查1000例,早癌就查出了7例。

專家跟得多了,開闊了眼界,當地醫生綜合水平提高快。在放射科,江海濤一年審覈影像診斷報告8848例,大課小課20多次,放射科在歷史上的首個科研課題申報併成功立項,就水到渠成。“這是我們科室歷史性突破,每個人都很激動,擼起袖子加油幹。”吳麗明說。

幹活勁兒足了,質量有了把關人,歷史性突破不斷湧來。在全省2019年影像和診斷質量評比中,慶元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摘取了含金量很高的三項質量控制優秀單位獎,這些榮譽,以往都是三級以上醫院的囊中物。

幫扶要幫長,實現自我發展爲長遠目標。在國科大腫瘤醫院的支持下,慶元縣人民醫院腫瘤相關學科的骨幹來院進修,爲當地人民羣衆開展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服務。“我們希望通過4年的精準幫扶,齊心協力在慶元縣人民醫院創立同質化的專科診療中心,提升當地醫院腫瘤診治能力。”國科大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朱真偉說。

實現多渠道精準幫扶

“今天碰到省裏的科技特派員,認爲齋郎村適合種藜麥,畝產價值高……”國科大腫瘤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周國明寫下駐村日誌。今年1月,接替江海濤的派駐任務,周國明到了齋郎村。齋郎村地處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處,一個白雲深處的村莊,海拔1280多米,距離縣城100多公里,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

目前,村裏常駐人口僅150餘人,而且80%是60歲以上的老人。如何發展,讓18戶低收入羣體的日子好起來,提高村集體收入,這是放在國科大腫瘤醫院幫扶組面前,實實在在的問題。

2019年,國科大腫瘤醫院爲村裏的筍乾、粉條、黃餜、香菇等高山農副產品解決了銷售渠道,總計金額70於萬元;今年上半年繼續出資120萬元,協助高山的農副產品銷路,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爲零的歷史性突破。

走村入戶幫扶的時候,村裏16歲和7歲的姐妹琪琪和瑤瑤,成爲了國科大腫瘤醫院幫扶組和團委的關愛對象。母親因罹患癌症救治無效離世,依靠着父親打零工的微薄收入過活,維持上學。家庭變故,給這對姐妹不少衝擊,國科大腫瘤醫院團委請來心理諮詢師,發起院內捐助,鏈起大學生志願者,對接就讀的學校,實現多渠道精準幫扶。

“今年上半年,齋郎村柃木花蜂蜜和水庫魚項目,都要上馬,銷售渠道我們解決,關鍵是要打贏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堅戰。”幫扶小組組長吳榮信心滿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