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人一出生就對很多東西瞭如指掌,所以都是需要通過後天的不斷學習來擴充自己,其實孩子小時候聰明,是孩子自我的資本,家長也不因爲孩子聰明沾沾自喜,不停炫耀,讓孩子缺少了努力的動力,更需要對孩子的聰明加以利用,不斷的去提高的知識面。當孩子在某個領域表現出自己的優勢時,家長要加以利用,按照孩子的優勢來培養,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不會太費勁,在這個領域也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圖|小爸育兒 歡迎轉發、收藏。

孩子天生比他人聰明,這是孩子的資本,但是隻想通過先天的聰直生活,是絕對不可能的,後天不努力,先天的聰明早晚會消耗殆盡。尤其是家長在看到孩子從小聰明的舉動時,切不可盲目誇大,讓孩子自以爲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不好好學習,反而成爲無用之人。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就是說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也會聰明。這個故事的典故是來源於東漢時期的孔融拜見李元禮時,一個大夫所說的話。十歲的孔融很聰明,在東漢時期去拜見大名鼎鼎的河南太守,但是當時拜見太守的人太多,根本連門都進不去,小小的孔融就心生一計,以自己是李元禮親戚的名義求見,聽到這話之後,李元禮就同意了接見。但是河南太守看到十歲的孔融後,很疑惑,我和你並非親戚,孔融則把老子和孔子的後人關係,扯爲親戚,這時候一旁的大夫則嘲笑孔融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是聰明的孔融立刻反咬,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聰明不能代表成績

蘭蘭家有個兒子,從小就特別的聰明,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比正常人都要早,家裏人都特別的開心,覺得生了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很有出息,所以在很多方面,對孩子都特別的縱容,認爲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在學習上更是對孩子放縱,家長總是認爲只要孩子願意學,就一定會學會,孩子不願意學的時候,家長認爲是孩子的疲憊期,到後期補一補一孩子的聰明大腦也一定不是問題,但是正是因爲這樣的思想,孩子在期末考試之後,竟然成了班級的倒數。

這讓媽媽很疑惑,爲什麼一向很聰明的孩子,考試的成績突然就一落千丈了呢,通過老師的反饋,孩子自以爲聰明,所以課上不學習,但是很多的知識不是大腦聰明就可以學會的,在後期彌補的時候已經完全跟不上了。所以出現了最後從班級的前十掉到了倒數,老師很久之前已經和家長說過要重視孩子的情況,可是家長就是不聽,認爲孩子聰明怎麼都可以,現在追悔莫及。

孩子聰明,家長更要注意

孩子先天性就比其他小朋友聰明,這是家長和孩子的驕傲,但是這種資本並不足以支撐孩子的一輩子,孩子依舊是需要通過後天的彌補,不斷的來擴充自身,切勿過度誇大,自恃聰明,成爲阻礙孩子前進的因素。

1、聰明更多表現在,對某些領域擅長,並不一定是整體

孩子聰明大部分表現在對於某個領域特別擅長,並不代表是整個過程,所有的事情都很擅長。沒有人一出生就對很多東西瞭如指掌,所以都是需要通過後天的不斷學習來擴充自己,其實孩子小時候聰明,是孩子自我的資本,家長也不因爲孩子聰明沾沾自喜,不停炫耀,讓孩子缺少了努力的動力,更需要對孩子的聰明加以利用,不斷的去提高的知識面。

2、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些人自以爲聰明,卻搬起自己的聰明砸了自己的腳,先天聰明本是自己的一個優勢,卻因爲聰明而忽略後天的學習,從而影響了自己的發展。在複雜多端的社會,一個聰明的人做起事情來,總是很全面,也會表現得很出色。聰明的人很多方面確實是比普通人優秀,但是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爲那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投機取巧和獨斷專行是聰明的人都可能會步入的誤區,越聰明的人,想到的方法都會比普通人多,會投機取巧,缺少了腳踏實地。同時因爲自恃聰明,所以獨斷專行,要知道社會中無論做什麼,都離不開相互的合作,獨斷專行是支持不了太久的。

3、不要引起他人不適,讓孩子招來仇恨

有些家長總是在某些場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家孩子聰明,可以放在心裏驕傲,或者家裏面自我誇獎就可以了。非得跑到他人的面前,不停的去炫耀,甚至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其他家孩子形成對比,來誇讚自己家孩子聰明,貶低他人的孩子,引得他人的不快,給孩子招來仇恨。笑笑家的孩子今年纔不到一歲,看着特別的機靈,走路也開始帶小跑,鄰居家的孩子比笑笑家孩子還大一個月,現在走路都不敢走,笑笑總是把孩子帶到鄰居家,對鄰居家孩子的媽媽說,“給孩子買點蝦補補,就會走路了,你看看小弟弟,比你還小呢,現在都會走路了,你個小笨蛋,到現在還不敢走路哦。”一旁孩子的媽媽默不作聲,但是神情也明顯發生了變化。

聰明娃應該怎麼養?

娃天生聰明,是娃自身的優勢,同時也是父母的驕傲,但是聰明的娃就可以自恃聰明,啃老本嗎?並不是,越聰明的孩子,父母越是要加以利用,通過後天的不斷努力,把孩子的聰明發揚到最大。

1、越聰明越要多學習 而不是喫老本

一個天生很聰明的孩子,是比其他人更有優勢,但是一直喫老本,聰明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曾經自己瞧不上的笨孩子,也會比自己更優秀,因爲勤能補拙。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比一般小朋友大腦更靈活時,放在心裏暗自高興即可,孩子後天該學習,還是要學習。聰明的孩子學起來也不會太費勁,相反不學習,就是在止步不前,一定會掉隊的,就像上文說到的蘭蘭的兒子,自恃聰明,家人忽略對孩子的培養,一切隨孩子,最後卻造成成績出現如此大的懸殊,皆是因爲聰明不可以一直用,後天的努力必不可少。所有人都在努力,而孩子止步不前,自然會掉隊,聰明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比他人學得更快,並不代表,可以不學習。

2、聰明的孩子應該在特定領域去培養

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家孩子不到一歲,就可以跟着音樂的節奏動起來,真的是太聰明瞭。我們家孩子一歲多點就可以自己喫飯了,真的好聰明。”家長所誇的孩子聰明,只是某個領域,孩子更加的擅長,例如小小年紀就能聽清其中的旋律,並不是在所有事情上孩子都很聰明,家長切勿以偏概全。當孩子在某個領域表現出自己的優勢時,家長要加以利用,按照孩子的優勢來培養,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不會太費勁,在這個領域也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孩子從小就能跟着音樂的旋律不停的舞動,家長可以給孩子報個舞蹈班,讓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等等。

3、不要盲目誇孩子

孩子聰明,家長也很開心,但不要動不動在孩子的面前去誇獎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天生具有這樣的優勢,就是比他人要聰明,心中充滿了一種不切合實際的驕傲感,會阻礙孩子的進步和學習。所以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孩子做的真的很好,可以誇獎,不要無時無刻地對孩子表示讚揚,這樣孩子更分不清好壞。

4、別人對孩子的態度,也要讓孩子自己明白消化,而不要自大起來

孩子比較聰明,在很多事情上都會獲得他人的誇讚,但是誇讚之後切勿驕傲,家長要充當引導作用,讓孩子自己明白事情到底自己做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確實孩子做得很好,孩子在內心可以稍微滿足一下,但是切勿因爲他人的誇獎而變得越來越自大,該努力還是得努力,先天的聰明只是自己前進的動力,而不是自己無往不利的資本。

越是聰明的娃,家長越是要加以重視,別因爲聰明而毀了孩子,成了孩子不努力的原因。家長要充當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孩子的聰明,讓孩子成爲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您的育兒之路豁然開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