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傳奇:爲何禰衡裸衣罵曹,看歷史與演義是如何說的

“擊鼓罵曹”,說的是三國名士禰衡,受孔融舉薦,面見曹操,曹操嫌他傲慢無禮,用爲鼓吏。來日,大宴羣臣命禰衡擊鼓,擊鼓畢禰衡,裸露身體罵曹操曰:不識賢愚、不讀詩書、不納忠言、不通古今、不容諸侯、常懷篡逆。曹操懼怕禰衡的名聲,便使用了借刀殺人之計,派他招安劉表,導致禰衡被黃祖殺害。其實,禰衡裸衣也有很多的無奈,是弱勢的表現,這段故事很經典、流傳也很廣泛,但這個故事也有很多失實的地方,也有很濃的演義成份。

其實,初次見面,禰衡並未開罵。《三國演義》上說,曹操欲得一人前往荊州招降劉表,荀攸推薦孔融,孔融舉薦禰衡:吾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並說,此人只適宜皇帝任用,不能當作使者,我要把他推薦給漢帝。於是寫了一份才華橫溢的推薦書,獻帝閱覽後,批轉給曹操,曹操因此召見禰衡,一見面,禰衡便恃才傲物,仰天嘆曰:“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接着,就與曹操脣槍舌劍了一番,爲了打擊禰衡的囂張氣焰,曹操故意錄用他爲鼓吏。而史實卻與之有些出入。

《三國志》注引張衡文士傳記載:“孔融數薦衡於太祖,欲與相見,而衡疾惡之,意常憤懣。因狂疾不肯往,而數有言論。太祖聞其名,圖欲辱之,乃錄爲鼓史。”意思說,孔融數次向曹操舉薦禰衡,曹操打算會面,而禰衡非常厭惡曹操,以有病不肯前往,但總是散發言論,曹操因此錄爲鼓吏,以侮辱禰衡。

關於擊鼓和裸體事件。《三國演義》上說,曹操設宴,爲增加氣氛,命令擊鼓,前任鼓吏告訴禰衡,要穿上新工作服才能上崗,禰衡不理會,身着舊衣就去擊鼓。三通鼓罷,左右喝曰:“何不更衣!”禰衡當着衆人面,脫下舊衣裸體而立,操叱曰:“廟堂之上,何太無禮?”衡曰:“欺君罔上乃謂無禮。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操曰:“汝爲清白,誰爲污濁?”於是禰衡開罵。而史書卻並沒有這段記載。

《三國志》說,鼓吏擊鼓以後,才能換上新衣服,禰衡擊鼓的時候非常投入,以至於擊鼓過後,忘記了換衣服。此處的描寫是這樣的:至八月朝,大宴······衡擊爲漁陽參撾,容態不常,音節殊妙。其擊鼓的姿態就像現在的歌星一樣,披髮閉目,自我陶醉。當有人呵斥他換衣服的時候,他才當着曹操的面,依次脫掉舊衣換上新衣,但是,他換上新衣後,又重新擊鼓三通,並且面不改色心不跳,曹操大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至此,禰衡並未有罵曹的舉動和言論,這一點《後漢書》與之相同。那麼,禰衡大罵曹操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呢?

有關罵曹始末。據史書記載,擊鼓事件發生在八月,而禰衡罵曹,則發生於兩個月後。至十月朝,融先見太祖,說“衡欲求見”。至日晏,衡著布單衣,綀布履,坐太祖營門外,以杖捶地,數罵太祖。擊鼓事件過後,孔融數次責怪禰衡,在禰衡面前爲曹操說好話,並要求禰衡給曹操賠禮,禰衡答應,到十月份上朝的時候,孔融對曹操提出:禰衡求見。曹操大喜,到了中午喫飯的時候,禰衡坐在曹操府外,以杖捶地,數罵曹操,此時才升級爲罵曹事件。那麼,擊鼓事件以來的兩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禰衡惱火的事呢?

史料載,建安元年八月,漢獻帝定都許昌廣招賢士,二十四歲的禰衡,懷揣着自己的作品,前往尋求仕途,以至於書都磨爛了,也未找到機遇,後來,認識了孔融和楊修,孔融把他舉薦至漢獻帝,漢獻帝交給曹操任用,禰衡不願意爲曹操所用,所以,稱病不肯前往,而且,言論之中,除大肆詆譭曹操手下之外,對曹操也極不贊同,在孔融的一再強求下,禰衡才勉強答應面見曹操說:“當爲卿往。”曹操憤恨乃用爲鼓吏。禰衡本不願效命曹操,又被曹操戲弄,此時已經有南還荊州的打算,擊鼓時,又被曹操戲耍一番,作爲弱勢的禰衡,唯有裸體表示抗議,之後,又未得到曹操的寬宥,纔有了罵曹的念頭。擊鼓罵曹,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發生的兩個不同事件,在後人的演義下,成爲爲今天看似精彩的一段故事。

從禰衡的際遇以及志向上分析,禰衡內心的難言之隱及苦楚是無法探究的,也是孔融難以瞭解的,正因如此,才造就了禰衡悲劇。倘若禰衡不死,建安七子將會多一人矣!

(本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