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

近日,安徽省紀委監委聚焦扶貧領域“兩項目兩資金”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鞏固深化已有工作成果,全力保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截至目前,共查處涉及“兩項目兩資金”腐敗和作風問題126起126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5月18日)

在全力保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個別黨員幹部置法紀於腦後、膽大妄爲,把手伸向扶貧資金,將“兩項目兩資金”視作“唐僧肉”,無疑會損害困難羣衆的切身利益,影響脫貧攻堅的質量。

“兩項目兩資金”即扶貧領域危房改造與易地搬遷、“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及社會兜底保障救助資金、產業扶貧補助資金。可見,“兩項兩資金”與困難羣衆的利益密切相關,不僅涉及困難羣衆的喫住問題,更涉及困難羣衆的生產和脫貧問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全就是困難羣衆的“保命錢”“救命錢”。

把困難羣衆的“保命錢”“救命錢”視作“唐僧肉”,截留私分、虛報冒領、直接挪用,甚至“雁過拔毛”,看似簡單的“微腐敗”,實質是惡劣的“大禍害”。少數黨員幹部,置黨紀國法與不顧,將扶貧資金據爲己有,雖然滿足了一己私慾,但啃食的是羣衆的獲得感,腐蝕的是黨羣關係,危害不容小覷,不僅會損害羣衆利益、抹黑黨員幹部形象,甚至還會損害政府公信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這不僅是黨中央的莊嚴承諾,更是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幫助和引領困難羣衆脫貧致富,就要始終把羣衆的利益放在心中,始終把紀律挺在胸前。扶貧資金是貧困羣衆的“救命錢”,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是底線,是警示,打扶貧資金的主意,把手伸向扶貧資金,結局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

“兩項目兩資金”成爲“唐僧肉”,除了說明少數黨員幹部爲民意識缺失、法紀意識淡薄,膽大妄爲外,也暴露出監管乏力、制度“空轉”的問題。除了要加強脫貧攻堅資金的投入外,更要在優化資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強化扶貧資金的監督審計,對挪用、貪污扶貧款項的人和事發現一起、嚴懲一起,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安壽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