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0年4月,毛瑟兵工廠向德國陸軍軍械局提交了G40K卡賓槍項目,這就是一款專門爲特殊部隊設計的武器,但最終沒能得到德軍認可,所以僅僅只停留在試驗階段,產量十分稀少。毛瑟一共製造了24支G40K原型槍,因爲戰火和時間的影響,如今存世的已經只剩四支了,一支在美國陸軍阿伯丁試驗場,這是當年美軍在戰場上繳獲的,送回本土進行性能研究,並一直留在了阿伯丁。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步槍,很多人會想到毛瑟98k,它確實是德國製造量、裝備量最大的一款,但98k的性能再出色,也不可能滿足所有兵種的需求,比如山地獵兵、傘兵這樣的特殊部隊,一個要在崎嶇難行的山地作戰,另一個要在狹窄的機艙裏待命,1.1米的98k對他們來說太長了,所以需要另外開發一短短步槍。

1940年4月,毛瑟兵工廠向德國陸軍軍械局提交了G40K卡賓槍項目,這就是一款專門爲特殊部隊設計的武器,但最終沒能得到德軍認可,所以僅僅只停留在試驗階段,產量十分稀少。

作爲毛瑟兵工廠開發的產品,G40K在設計上大量98k的結構,槍機與98k一模一樣,同樣發射7.92毛瑟彈,保留了高精度的特點,區別只是G40K的槍管被截短到了490mm,方便山地獵兵在狹窄地形下攜帶或使用,所以也可以認爲它是98k的短管型號。

G40K的槍身刻有許多文字,“byf”是毛瑟兵工廠的隱匿編號,當時爲了保證兵工廠的安全,避免它們被英法轟炸,所以每家兵工廠都有一個隱匿編號。底下的“41”爲生產年份,G40K於1940年誕生,1942年被德軍放棄,所以1914年誕生的應該屬於中期實驗型。

側面可以看到代表納粹德國的帝國鷹;W爲德國陸軍軍械局的驗收剛戳,代表它得到生產檢驗合格,可以用於後續測試;V即“Versuche”的縮寫,德語翻譯爲“實驗、測試”;而84是生產序列號,美國一共有兩支G40K卡賓槍,一支V81,另一支V84。

照門上共有12個刻痕,代表V84的標尺射程爲1200米。值得一提的是,V81的標尺共有24個刻痕,也就是說理論上V81的標尺射程達到了2400米,不過G40K的槍管比98k還要短,根本不可能打出這麼遠,估計德國人也覺得不切實際,所以在製造V84時,把照門射程直接截短一半,追求實際效用。

這也是G40K的特別之處,由於尚未量產,現存的G40K都是原型槍,當年設計師是根據測試結果對結構進行調整的,這就導致每一支G40K都有細微不同。

三角準星,外側帶有全包覆式護罩,這個設計和98k是一樣的。

槍托尾部帶有金屬底板,更耐磨損,中間可以看到一個圓孔,這是“擊針分解孔”,德軍利用它取下槍機上的擊針,以便於快速修理槍械故障。不過擊針分解孔需要額外在槍托上開孔,安裝分解器,等於增加了工作量,而後期德國對武器的需求量增大,爲了製造效率,取消了擊針分解孔,所以只有在1942年之前誕生的德式步槍上才能看到這個設計。

扳機組旁邊有一個小護罩,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遮住扳機組與槍身之間的縫隙,避免沙塵進入槍膛,影響設計性能,這是G40K獨有的設計,算是性能方面的小提升。

總得來說,G40K卡賓槍是一款還算不錯的武器,不僅繼承了98k的高精度,而且短小且輕便,確實很適合特殊部隊,但它有些生不逢時。就在毛瑟研究G40K的同時,德軍從捷克斯洛伐克得到了一款G33/40步槍,它的性能同樣出色,而且很多零件能夠與98k通用,不需要像G40K那樣重新制造。

考慮率到生產效率和成本,德軍最終選擇了G33/40,這也使得毛瑟G40K卡賓槍黯然退場。

毛瑟一共製造了24支G40K原型槍,因爲戰火和時間的影響,如今存世的已經只剩四支了,一支在美國陸軍阿伯丁試驗場,這是當年美軍在戰場上繳獲的,送回本土進行性能研究,並一直留在了阿伯丁;一支在今年的巖島拍會上出現,此前爲一位美國收藏家所有;另外兩支則在歐洲。

因爲原型槍,因爲是毛瑟兵工廠的產品,因爲是98k的改進型,G40K的收藏價值非常高,巖島拍賣行給其的估值高達30000美元,相當於155支毛瑟98k的價值,而且數量稀少,錯過了這場拍賣會,不知要等多少年纔會再出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