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隴政權內部紛雜,文武分途爲支持的政治平衡被打破,利益化的維繫方式不再牢固,鄉兵集團的崛起給關隴集團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三長之下無法控制基層社會,失去了政治基礎,柱國將軍體系努力維持平衡的同時內部的矛盾激化,種種原因共同導致了關隴政權出現“畸形”。文武分途的合作方式,雖然暫時維繫了關隴政權的穩定,但它終究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此時,實力強大的武川軍人也在倚仗自己的軍事實力破壞這個相對平衡的政治局局面,更會打破宇文泰武川軍人和關隴士人之間微妙的政治平衡,這直接威脅到宇文泰統治根基。

北魏末四海鼎沸,軍閥混戰統治階級內部分崩離析,少數民族首領在中國北方再次崛起,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鮮卑宇文部首領宇文泰有政治軍事實踐的機會,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爲帝。

宇文泰

宇文泰由北魏永安三年隨和拔嶽西征關中的將領至永熙三年底短時期內能夠稱霸關隴的主要原因,歸結於宇文泰掌握了當時關隴地區最強的武裝力量和拔嶽軍南北朝時期,中西爲一朝權臣宇文泰都是將大權牢牢在握。

但到了後期,關隴政權卻發生了“變化”,宇文泰大權在握,固若金湯的統治爲何會出現畸形?

(一)、武川軍閥的“起點”爲“畸形”埋下伏筆

任何政治利益集團的行程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武川軍人集團以賀拔嶽爲首的以武川籍軍人爲骨幹,這股政治勢力的出現也是如此。

武川之所以能夠孕育出周隋唐三代的帝室家族,其特殊的社會結構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柔然在北魏初年擺脫拓跋控制後,集合征服草原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草原帝國,並不斷南下侵擾魏境,對北魏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因此,北魏爲了穩固邊防,保證國家的基本安全,阻止柔然騎兵侵犯,且爲魏軍反擊提供可靠的基地,以方便集結軍隊和囤積錙重。

六鎮之亂改變武川豪強命運,也改變了歷史進程,飽受欺壓,生存條件的極度惡化是導致證明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反抗鬥爭中的關鍵因素。

武川集團是以武川軍人爲主的軍人政治集團,它的形成是集團的組織者賀拔嶽和參與者武川軍人人以及其他身份來源者基於共同的利益,在亂世中求生存,謀利益,並在雙方相互作用下產生的結果。賀拔嶽能夠組織形成武川軍人集團,併成爲集團的領袖。

宇文泰兄弟在投降爾朱榮後遭到猜忌,宇文洛生被殺,宇文泰據理力爭得以倖免,但在朱爾榮處並未得到重用,因此,賀拔嶽由於與宇文泰的情誼,將其收爲己用,這也爲後來宇文泰統治之下固若金湯的武川軍閥的形成和發展打下了基礎。

但是,從武川軍閥的創立過程中,不難看出,武川軍閥的基本組織特點便是“武裝”,核心是是武川軍人,但武川軍閥若要長久發展,不只是需要軍人,更需要有長遠視野和軍事知識、領導知識的支撐,而這便爲後來的武川軍人和關隴士人的矛盾埋下伏筆,也成爲導致關隴政權“畸形”的導火索。

北魏洛陽城

(二)、宇文泰領導下的強大的武川軍閥

賀拔嶽死後宇文泰及時趕到平涼,哭出了對賀拔嶽知遇之恩的感懷,又以痛哭來打洞,賀拔嶽死忠將士的心,宇文泰如此表示,於是將士如約推舉宇文泰爲盟主。儘管宇文泰被推舉爲盟主,但不意味着他在喝罷月軍中意或武川軍人集團中確立了領袖地位。

因此宇文泰通過——給賀拔嶽報仇這一方式來穩固軍心,再後來的戰爭中,宇文泰剿滅侯莫陳悅集團,宇文泰通過爲賀拔嶽報仇,獲得朝廷冊封,任用夏州親隨,任用關內親隨,扶植己方勢力,宇文泰在接管賀拔嶽軍團後兩三個月內就穩固了自己的盟主地位,成爲名副其實的武川軍人集團領導。

宇文泰謀殺孝武帝元修後聽從元順的建議,擁立年僅30的元寶炬爲帝建立西魏政權,宇文泰在關內重建國家制度,整合各方勢力推行關中本位政策,就是爲了形成一個以宇文氏族爲中心的利益集團,即所謂的關隴集團實際上。

關隴集團在此之前就已形成,但缺乏標誌性的事件來宣告這一集團的行程,邙山之戰是關隴集團形成的一個重要事件。

邙山之戰

宇文泰在爲賀拔嶽報仇之後,推行關中本位政策,正是標誌着武川軍閥的建立,同時,也可以看出宇文泰需要取得士兵們的信賴和支持才能保證自己權力的穩固,政權的穩定,因此對後來宇文泰努力平衡士人和軍人之間的政治平衡的舉動也不難理解,這正是一種“先天不足”,並推動着關隴政權“後天畸形”。

(三)、“獨樹一幟”導致的後天“畸形”

關隴政權內部暗流湧動,可以說是同牀異夢,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如何維繫各勢力的和諧,就成了當務之急,爲了讓各方勢力穩定而和諧的城府與宇文泰宇文泰的不少措施都表現出不同於當時其他政權的特質即獨樹一幟,門緒峯認爲正是這種獨樹一幟使關隴集團先天不足,造成了一種後天“畸形”。

1. 文武分途維持的政治平衡

學界一般將文武分途視爲關隴集團的顯著特質之一,任何政治集團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期間必然會存在種矛盾和摩擦。

關隴士人在鄉兵中央化的過程中,不僅沒有進入關隴軍事領域的核心,反而在失去自身的獨特性,總的來說,關隴士人是被武川軍人排斥在軍隊核心之外的,武川軍人與關隴士人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行政領域,但文武分途並不能解決根本矛盾矛盾,關隴政權作爲一個軍人領導的政權,軍人不可能放任士族佔據行政領域。

文武分途的合作方式,雖然暫時維繫了關隴政權的穩定,但它終究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此時,實力強大的武川軍人也在倚仗自己的軍事實力破壞這個相對平衡的政治局局面,更會打破宇文泰武川軍人和關隴士人之間微妙的政治平衡,這直接威脅到宇文泰統治根基。

2. 利益化的維繫方式

關隴集團形成於門閥士族走向衰弱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情況,雖然還存在,但鄉里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不像魏晉時期那樣牢固,大族們兼有權利和責任兩個方面。

樣的宗族鄉里情況成爲了他們割據一方政治高層的社會基礎,同時也爲他們具備了脫政權獨立存在的條件,在關隴集團形成之時,其社會基礎也是利益化的,鄉兵集團和其能掌控的軍事力量。

而非魏晉以來的宗族組織,並且其內部仍然進行着劇烈的變化。這一轉變,使得關隴集團的成員無法對其內部的支持者實行宗族宗法性質的控制。

而利益化的方式和官方的職務則成爲連維繫上下關係的主要方法,因而此時形成的關隴集團,其社會基礎顯得不那麼牢固。

3. 鄉兵集團的崛起

軍隊是宇文泰以及武川軍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關隴政權核心的軍事力量是掌握在以宇文泰爲首的武川軍人手中的。鄉兵在北魏末年已經比較廣泛地發展起來,特別是距離京城較遠的僻遠地區和農民起義所在地,以及其周圍地帶鄉兵更多。

隋文帝

從隋文帝開皇十年以來,到唐代初期,鄉兵集團已不復存在,因此處於關隴集團根基地位的豪族社會,就受到了動盪,而關隴集團在隋文帝開皇十年後,便開始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不過歸根結底,這是因爲他們內部已經無法建立起龐大的宗族組織。

所以在黃泉的打壓之下,無法向爲士卒那樣與之對抗社會下層的主要變動,纔是關隴集團退出歷史舞臺的動因。

4.三長制下無法控制基層社會

三長制實行以來,對於基層社會確實實現了重組,而且這種國家控制戶籍的形式也以不同的名稱持續了下來,因此,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關隴集團中的上層人物並不能控制鄉里社會或是得到鄉里社會的支持,因爲作爲除皇權之外的政治上層而言,要控制成千上萬個獨立的小家族,遠比控制幾個大家族主要困難。

因此,在其發展過程中,並沒有繼續獲得足夠的社會力量,更不幸的是,支撐關隴集團的鄉兵線集團也因府兵脫離豪強,以及三長制之下的社會有莫大的吸引力而逐步流失,因此,關隴集團的基層已經瓦解。

5.以集中軍權爲核心的柱國將軍體系

宇文泰最大的對手仍然是他的武川軍人同胞,孝武帝西遷後,武川軍人內部的矛盾也在高歡外部的強大壓力之下,暫時被轉和掩蓋吳川軍人內部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和團結,八柱國體系所體現的,關隴士人對宇文泰以及武川軍人的強勢心懷不滿,宇文泰在依靠武川軍人強勢地方關隴世人的同時,也在謀求削弱武川軍人。

正是當時武川軍人集團內部極爲複雜的派系,八柱國體系代表的是逐漸集中的軍權,在當時關隴地區地方豪族擁有自己的武裝,互不統屬,在宇文泰,武川軍人以及關隴世人微妙的政治平衡中,武川軍人爲主導的關隴地區政治聯盟逐漸建立起來。

爲了使聯盟更加穩固,也爲了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宇文泰千方百計地採取措施緩和內部的對立與矛盾,但在武川軍人強大的實力面前,關隴政權的建設仍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畸形的發展道路。

(四)、結語:“先天不足”導致“後天畸形

關隴政權內部紛雜,文武分途爲支持的政治平衡被打破,利益化的維繫方式不再牢固,鄉兵集團的崛起給關隴集團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三長之下無法控制基層社會,失去了政治基礎,柱國將軍體系努力維持平衡的同時內部的矛盾激化,種種原因共同導致了關隴政權出現“畸形”。

一個政權的長久存在必須要保持一種長久穩定和諧的政治生態平衡,這種平衡一旦被破壞就會導致政權的不穩固和“畸形”,而這也正是關隴政權畸形的根本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