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肌肉不僅是力量的象徵,也是一份能體現自己強大自律品格的證明。雖然前幾年娛樂圈裏颳起了一陣"白斬雞"型的小鮮肉風,但在最考驗演技和外形的電影圈裏,小鮮肉並不喫香,他們前仆後繼地參與電影製作,照搬偶像文化,企圖在電影工業上覆制快餐式盈利模式,但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大熒幕下,一切懶怠和敷衍都將被無限放大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無處遁形。


男演員裏身材塑形最勵志的典型當屬彭于晏。青少年時期的他,身高還不到一米五的時候,體重就已達到140斤,到高二時才意識到體重過量的問題。後通過運動,成功減到正常體重。再到後來,彭于晏進入演藝圈,大熒幕的挑剔和演員本身對專業的責任感,彭于晏對身材管理更加用心了,除了反覆大量的健身運動,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也更加科學與嚴格,多年的不懈堅持,現年37歲的彭于晏擁有了一身連大導演姜文都豔羨的"聽話"腱子肉,《激戰》、《邪不壓正》裏均能大飽眼福,也難怪那麼多大導演都青睞於他。


最近王寶強也因爲身材引起了一波討論。王寶強一開始給大家的印象比較草根,個子不高,氣質羸弱,但最近曝出一組他在健身房的照片,只見他胸肌腹肌明顯,肱二頭肌高高隆起,整個人精氣神也都不一樣了。據說寶強的健身習慣堅持了十年,這十年裏生生在高飽和的工作排期裏擠出了健身的時間,所以與其羨慕別人不如立即停止再給自己找藉口的習慣了,這些一線演員的工作壓力不比普通人的小,但他們依舊在高標準地要求自己。


娛樂圈裏不缺勵志典型,更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是,這裏還不乏老天爺賞飯喫型的,這一類型的典型就是我們的"力王"——樊少皇。提起樊少皇就不能避開《力王》這部經典cult片。天知道,這部電影是多少80、90後的童年陰影;也只有80、90後知道,力王曾是多少少年心裏的頂級偶像。


樊少皇演賀力王時才17歲,待他18歲上映,樊少皇也隨之一夜紅遍大江南北。《力王》之所以會成功,除了其令人血脈噴張的劇情設定和特效展現,還離不開樊少皇與角色的高度融合。要說有多融合,就是《力王》上映二十多年,這麼多年,演藝圈也再沒有出第二個力王,能演力王的,只有樊少皇,擔得起"樊少皇之後再無力王"這樣的說法。那時才17歲的樊少皇,那一身肌肉一點也不輸氣勢,而且,樊少皇這完美的體格並不僅僅是因爲健身,還來源於他父親樊梅生對其數十年如一日的嚴格訓練。樊梅生是邵氏著名武打演員,其希望兒子子承父業,於是乎,樊少皇2歲入行拍電影,3歲開始習武,據說每次樊少皇練習翻跟頭,不到200個是不能停下來的。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力王》應運而生,之後《天龍八部》、《葉問》、《南拳北腿》、《少年方世玉》等等能相繼出世,也離不開樊少皇自小養成的健身運動、武術鍛鍊習慣,優秀的身體素質和無可挑剔的專業職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看樊少皇的近期生活照,他依然保持着規律的鍛鍊,閒暇之餘喜歡約上朋友一起來練功房切磋,力王風采當年。從青少年時期到現在的熟男階段,樊少皇一直保持着令人羨慕的肌肉身材和身體素質,除了"老天爺賞飯喫"的天生基因外,也仰賴於其本人強大的自律品質,畢竟,越自律,越自由。


說了這麼,羨慕不如行動,運動起來,便是成功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