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白效應也適用在母子關係中,包媽媽對兒子不應該過多的干預和控制,他已經長大成人,並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這個時候就不應該把他當孩子,強行留在自己身邊,而是應該學會尊重和理解,學會對孩子放手,讓他自己處理所有的事情。包媽媽一直試圖想通過自己的控制,把包寶寶永遠留在自己身邊,像小時候一樣陪着自己喫飯,打太極,一起去買菜,坐公交,可是,長大後的包寶寶卻未能如他所願,越來越叛逆,直到有一天想要離開他,這讓她覺得自己的包寶寶被別人搶走了,這種被剝奪的感覺壓抑着他,爲了讓他永遠跟隨自己,最終選擇喫掉了它。

每一位孩子都曾被父母細心呵護,可是,長大後的我們,更渴望尊重和自由 。沒在父母的管控,我們一樣可以自由翱翔於天際。 ——谷月

《包寶寶》是由皮克斯工作室所做的短片,是由29歲的加拿大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上映之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熱議,導演石之予也憑藉這個短片,一舉拿下奧斯卡獎,成爲最年輕的奧斯卡導演獲得者。

《包寶寶》主要講了一個華裔母親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包完包子,和丈夫一起喫飯,丈夫匆匆喫完兩個包子就走了,只剩下她一個人,這時候她有些沮喪,正大口大口吃起包子來,突然,她手中的一個包子睜開了眼睛,張開嘴巴,活了過來。就這樣包寶寶在包媽媽的溺愛下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個性,不想再被媽媽控制,不料,最後卻被失去理智的包媽媽一口吃掉。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爲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

這句話中有個“計”字,翻譯成白話就是算計,其實說白了就是控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一直是封建大家長制的作風,從孩子一出生從開始管着孩子的喫喝拉撒睡,坐要有坐相,站要在站相,長大以後還要管着孩子的學習,工作,擇偶等等,孩子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娃娃,一直被父母緊緊攥在手裏。

我還是比較幸運,父母從小對我的管教少之又少,我一直是野蠻生長,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一切,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戀愛結婚,全憑自己喜歡。

所以我一直不太理解有些家長爲什麼喜歡管着孩子,直到最近看了這部短片《包寶寶》,才真正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其實是一種控制,這種愛並不完美,缺少尊重、理解和自由。

對孩子的管教和控制,只會讓他越來越叛逆

《包寶寶》中的小包子從一開始就受到包媽媽的各種關心和照顧,在包媽媽的極度寵愛中長大,可是慢慢長大的小包寶寶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可是包媽媽仍然將他當成小寶寶,鏡頭中有一個特寫:當小包子想和小朋友們踢球的時候,被球一下子砸扁了,寶媽媽就立即跑過來把球踢出去,把包寶寶抱走,整個動作乾脆利落,一氣呵成,看得我卻是心驚膽戰。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包媽媽對包寶寶的愛太過於溺愛了,不讓他和小朋友一起玩,雖然說是爲了防止包寶寶受傷害,但是實際上卻是包媽媽想控制包寶寶的一言一行,讓他永遠處在自己的保護之下。

可是包寶寶的個性和思想豈是包媽媽所能控制的?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行爲準則,所以當包媽媽想再次管教他的時候,他變得越來越叛逆,比如:他開始不跟包媽媽說話,把自己關在房間內自娛自樂;跟朋友出去瘋玩,不再喫包媽媽做的飯;甚至還在包媽媽不知情的情況下交了女朋友……

叛逆的包寶寶,不再需要被包媽媽管教和照顧,可是,包媽媽的心裏這時候是極度恐慌的:自己一手帶大的包寶寶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像自己心中的孩子,所以當她多次阻攔包寶寶離開家門被拒絕後,突然很殘忍地將他喫掉了……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被剝奪超級機制”,意思就是當你的心中一旦有了“對所關注的一件事的掌控感慢慢被剝奪、丟失“,那麼你的心裏不安全感就越強烈,控制慾就越加強烈。

包媽媽一直試圖想通過自己的控制,把包寶寶永遠留在自己身邊,像小時候一樣陪着自己喫飯,打太極,一起去買菜,坐公交,可是,長大後的包寶寶卻未能如他所願,越來越叛逆,直到有一天想要離開他,這讓她覺得自己的包寶寶被別人搶走了,這種被剝奪的感覺壓抑着他,爲了讓他永遠跟隨自己,最終選擇喫掉了它!

包媽媽和包寶寶之間關係的惡化,主要是因爲包媽媽不夠尊重包寶寶,沒有尊重他的個性,也沒有理解他的成長變化,所以才導致他們之間的母子關係走向了一個極端。

著名的實力派演員姜文從小受母親管控過多,很害怕母親,導致他和母親關係到現在都不融洽。他參加一個綜藝節目中,主持人許知遠問他 :“你這麼多年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姜文就開始哭訴:我和母親這麼多年的關係怎麼都處不好。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給母親買房子,但是她也沒有表現得多高興,她還不去住。當年考上中戲,給母親看通知單,也沒有表現得多高興,啪的扔在一邊,說“你那衣服還沒有洗呢,別給我聊這個。”

姜文和母親多年關係的不融洽,也是因爲從小母親沒有尊重過他,管的太多,又對他處處不滿意,無論他如何表現都不讓她滿意。

對孩子管控過多,要求過多,只會讓孩子覺得束縛和窒息,其實成年後的孩子更渴望的是來自家長的尊重和自由,只有尊重和自由,才能讓孩子愛的包圍下乘風破浪!

夫妻關係是修復母子關係的根源

在《包寶寶》短片中,運用了大量的內容和鏡頭去描繪包寶寶和包媽媽之間的相處和變化,唯獨對包爸爸的鏡頭少之又少。

關於包爸爸,短片中只出現了四個鏡頭:

第一個鏡頭:包爸爸和包媽媽準備喫飯,包媽媽還沒喫兩個包子,包爸爸狼吞虎嚥兩個包子之後,拿起公文包就走了,跟包媽媽全程無交流;

第二個鏡頭:包媽媽喫掉包子以後,傷心難過地躺在牀上,這時候包爸爸從門縫裏看了他一眼就走開了;

第三個鏡頭:當兒子提着點心走到包媽媽門口的時候,包爸爸使勁推了他一把;

第四個鏡頭:包媽媽還有兒子兒媳一起包包子的時候,包爸爸在看電視。

縱觀這四個鏡頭下的包爸爸一直在沉默寡言,與包媽媽幾乎沒有交流,這足以說明在這個家庭中,包媽媽和包爸爸的關係不和諧,不溫馨,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也一定是缺席了的。

而這樣的夫妻模式,心理學中叫做喪偶式婚姻。喪偶式婚姻主要是指夫妻雙方有一方特別冷漠,不關心照顧對方,無視家庭責任,雖然有夫妻的名分,卻承擔不起夫妻的責任。

其實,包媽媽控制慾強的真正原因就是來源於包爸爸的冷漠和無視,在家庭裏不與她交流,對她不管不問,各忙各的,也從不參與包寶寶的養育過程,這讓包媽媽覺得孤獨,寂寞,沒有存在感,甚至沒有安全感,所以包寶寶的到來正好填補了這一感情空缺,讓包媽媽的黑白的生活感覺有了色彩。

與此同時,包媽媽又擔心包寶寶會像包爸爸一樣,所以從小就控制他的一言一行,讓他完全朝自己預想的模樣去發展,誰知道叛逆的包寶寶越來越不受控制,最終變得跟包爸爸一樣,不和她交流,不和她一塊喫飯,甚至逃離這個家,這個時候包媽媽心裏一定是悲哀的,也一定是絕望的,所以纔會喫掉包寶寶。

大家都知道何潔和赫子銘的婚姻剛開始很令人羨慕,可是最終也敗給了“喪偶式婚姻”,結婚三年,何潔放棄了工作和事業,全心在家裏照顧孩子,可是作爲孩子的爸爸赫子銘除了工作就是沉迷於電子遊戲,交友聚會,很少管孩子,也不注重她的感受,最終兩人婚姻關係破裂,離婚時何潔甚至發誓說:“我再也不想結婚了!”

著名的美國導演羅賓·威廉姆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曾以爲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位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應該是首位的,它應該是建立在所有關係之上。父母關係是根,母子關係、父子關係是源,有根,才能源遠流長!

所以,要想修護家庭中的母子關係,首要任務就是先修復夫妻關係,一個親密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家庭中一切關係的基礎。

學會給母愛留白,讓孩子得到尊重和自由

短片《包寶寶》中包媽媽對包寶寶從小到大的控制,讓我看得觸目驚心,其實母子關係有時候就像流沙,你抓得越緊,漏得越快。

在心理學中有個留白效應,意思是說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給人寬鬆和自由的環境,能讓人感覺到舒服。

留白效應也適用在母子關係中,包媽媽對兒子不應該過多的干預和控制,他已經長大成人,並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這個時候就不應該把他當孩子,強行留在自己身邊,而是應該學會尊重和理解,學會對孩子放手,讓他自己處理所有的事情!

就像春節期間的徐崢的熱播電影《囧媽》中的母親一樣,母親對兒子過多的管控和約束,讓孩子覺得窒息,從而導致母子關係冷到了極點。而在影片最後,由於母親對兒子徹底放手,才真正理解了對方,兩個人才冰釋前嫌,關係更加親密。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她19歲的兒子華安寫到: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母親對孩子的放手,不是不愛,是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讓孩子在愛的羽翼下飛翔得更遠,過上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