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賈樟柯,就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疫情之下電影導演的轉變,以及電影流媒體放映等話題進行了對話。對此賈樟柯表示,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電影轉向流媒體直接放映,是可以理解的。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導演賈樟柯“援助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的議案在網上受到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賈樟柯,就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疫情之下電影導演的轉變,以及電影流媒體放映等話題進行了對話。

疫情之下,一些電影轉向流媒體播放。對此賈樟柯表示,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電影轉向流媒體直接放映,是可以理解的。但電影藝術最適合的放映是在電影院,正常情況下仍舊應該以電影院爲第一齣口,流媒體只是一個補充。

呼籲關注疫情之下電影從業人員的流失

北青報: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對電影行業造成了哪些影響?有給您造成什麼擔憂麼?

賈樟柯:疫情對電影行業造成了全產業鏈的影響。電影是從上游投資到終端放映的全產業鏈,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經歷了很大的危機和打擊。比如上游的投資,經濟下行,進入到電影的資本就減弱。

再例如,我國龐大的電影體量是依靠電影院撐起來的,電影院是電影的終端出口,沒有放映場所,電影產生不了效能。而這些終端場所主要建立在租金昂貴的商業地段,比如大型商圈等,他們房租壓力大,長達5個月沒有進賬,對電影院來說壓力非常大。

這些影響是整個電影圈都有共識的,國家電影局和各地電影局都出臺了政策予以扶持。但我認爲唯一的疏漏是對人的幫助。

電影行業大部分從業人員是自由職業者,靠拍戲拿片酬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是收入塔尖的人,那些平時收入很高的導演和藝人都有積蓄,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強。但一般的技術人員,例如燈光工人、收音師、美術部門工作人員等,都是普通收入。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壓力就很大,出現了改行等情況。

事實上這些工作都有專業性,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乾的,但是從業者流失了,這對中國電影基礎來說是個打擊。這個危機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等疫情過後,經濟恢復上行,電影拍攝需求增加的時候會發現沒人了。

所以我認爲,目前對電影從業人員的幫助是有欠缺的。但我也可以理解,資助個人不像資助企業和法人那樣簡單,怎麼認定這個人的工作,是用申請的方式還是什麼其他渠道來獲取資助,等等這些操作起來確實有難度。但我呼籲,還是要關注他們,不要缺了這一塊兒。

電影藝術最適合的放映是在電影院

北青報:疫情期間有些電影選擇了放棄大熒幕,改爲流媒體放映,您考慮過流媒體的放映麼?

賈樟柯:疫情是特殊的,大家禁足在家無法去電影院看電影,同時也有了在家看視頻的需求。一些影片直接去往流媒體,我認爲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可以理解。電影界各個產業鏈之間應該互相理解,比如電影院可能不理解,認爲已經出了宣傳資源,怎麼能又去流媒體上播映。我認爲先共渡難關吧。因爲上游投資公司如果垮了,電影生產不出來,電影院也沒有電影放了,大家都是一體的。

另一方面,我認爲在正常的情況下,還是要堅持嚴格的窗口期制度。電影是放大的藝術、也是聚衆的藝術,電影院是電影最主流、最正常、最主要的放映渠道,流媒體是對電影院的補充,不能取代電影院。總的來說,電影院是電影的第一齣口,正常情況下,電影放映應該首先是在電影院,有了窗口期之後,再接觸流媒體等終端。

北青報:如果不考慮疫情,單說流媒體放映電影,您會覺得這可能是一種趨勢麼?

賈樟柯:流媒體放映電影並不是新的現象,已經出現十多年了。但對於電影來說,電影藝術最適合的放映是在電影院,流媒體只是一個補充。

我認爲這也在於導演的選擇,如果導演選擇放棄大熒幕,直接在流媒體放映,也沒有問題。對於導演來說,你認爲作品最佳的觀賞場景是家庭或者辦公室還是在電影院,要看導演自己重視的是什麼。

北青報:電影院放映和流媒體放映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賈樟柯:首先,電影院放映是聚衆觀看,電影聚衆本身帶給人們對於影片內容同樣的情緒反應,一起唏噓一起嘆氣一起笑等,讓人和人之間形成情感共識。我們是需要這種共識的,電影的魅力也在這裏。

另一方面,電影藝術讓人喜歡的地方,除了它是物質現實的復原以外,還有它對現實的放大。比如特寫鏡頭,大家爲什麼喜歡看,因爲現實生活中的一張臉,在銀幕中可能是一張寬50米高30米的一張臉,人類的表情在特寫中被放大。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珍視的傳統電影的美感,不應該放棄。再有就是,我也考慮到,要保護傳統行業。電影院畢竟是電影的傳統出口,有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我們也不能棄舊圖新,把整個行業淘汰掉。

疫情期間新電影發行、拍攝均擱置

北青報:疫情對您自己的工作造成了什麼具體影響?

賈樟柯:直接具體的影響,一個是對我最新的影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本來安排4月份在全國發行,現在也取消了,還在看之後什麼時候一切恢復正常再提上議事日程。

另外,我原本還安排了新影片的拍攝。我們原計劃在春夏交接的時候拍,現在季節是到了,可以拍攝了,但是因爲之前沒辦法做前期籌備,現在也無法實施。今年是沒辦法了,季節錯過去了就等來年。

但我同時完成了一些過去覺得不是太着急太要緊的工作,比如錄製了電影知識普及節目,節目已經上線了,這是一個收穫。而且,我也寫了新的劇本。

北青報:這次參加全國兩會,您針對老年人無法自如使用智能手機網絡購物、線上繳費,以及開展網絡社交活動等現實困難,提交了一份如何讓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安度晚年的議案。在媒體披露後,您這個議案受到很大關注。這幾天您有收到什麼反饋麼?

賈樟柯:目前反饋主要是我自己在的山西代表團。議案需要代表聯署,大家都表示非常支持,說是感同身受,有共鳴。

其實包括我自己,雖然相對年輕些,但對數字生活也有不適應的地方。比如我疫情期間上網課,進直播室,弄半天上不去,我也是在學習。周圍人也有這個共鳴。

北青報:除了這個議案,您這次參加兩會還帶了什麼建議麼?

賈樟柯:我這次是帶了一個議案一個建議。建議是和我自己的行業比較近,希望政府鼓勵民間主辦文化節展活動。現在我們的文化節展活動大部分是政府包辦,我建議增加一些對民間舉辦活動的傾斜政策,讓民間市場化的去做。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高語陽編輯/趙紅信校對/李建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