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詹姆斯·李·貝耶斯(James Lee Byars)的傳奇性觀念作品《世界問題的中心》展覽現場,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攝影:向振華。策展人導覽,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展覽現場。

  隨着後疫情時代開啓,798藝術區的各大空間紛紛恢復元氣。一個全新的標誌性藝術空間——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在近期開館。

  798藝術區中的“世外桃源”

  作爲798藝術區南門最新的藝術地標和2020年畫廊周北京唯一的新藝術機構,山中天藝術中心由自稱“造園家”的著名建築師董豫贛設計。一直以來,董豫贛專注園林山水,在中國的造園實踐中樹立了建築界的園林典範。此次,他援引童寯《園冶》論中“相地氣凡山林江湖、邨莊郊野、城市傍宅,莫不可以爲園”的概念,在798藝術區這一原電子工業老廠區中,空擲了一座建築面積佔900平米、展廳面積佔500平米的“世外桃源”,令每一位來訪者得以在都市的喧囂之外效仿陶淵明,體驗一次中國文化的至高點之一——山水棲居,在與自然和藝術的動人接觸中,清空浮躁的內心,還以清澈澄明的心境。

  山中天藝術中心

  除了建築空間別具一格,作爲一家新興的藝術機構,山中天藝術中心亦有着頗具前瞻性的建館使命,即通過爲國內外知名和新銳藝術家舉辦具有學術性、啓發性的展覽,向公衆普及和推廣當代藝術。本着致力於融合國際性與本土性,山中天藝術空間旨在培養優質的藝術共同體,爲孵化新思想、深化共情力與激活創造思維提供一處靈動自恰的聚合地。

  “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

  山中天藝術中心以“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作爲開館首展,策展方案順利入選2020年畫廊周北京(GWBJ 2020)主單元環節,並於5月20日正式開幕。

  此次展覽由策展人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 肖戈聯合策劃,通過23位西方前衛藝術家的影像作品探討“屏幕藝術”的起源,展示了利用在線屏幕爲載體進行當代藝術創作的早期歷史。

  策展人導覽,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展覽現場

  在線屏幕藝術對於影像藝術的興起及其早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次展覽是中國首個呈現在線“屏幕藝術”起源的展覽,從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吉爾伯特&喬治(Gilbert & George)到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藝術家們在50年前電視剛剛作爲一種新興的視覺媒體普及的時候,便開始了“屏幕藝術”創作的嘗試,它被簡稱爲“電視藝術”。藝術家們也來自不同的藝術類型,如行爲藝術、過程藝術、貧窮藝術、觀念藝術、攝影藝術等。

  在疫情隔離所帶來的日常生活中,人人與屏爲伴,無時無刻。同時,線上展覽已然成爲畫廊、美術館和藝博會所必需的展示方式,視覺化數字媒介也早已內嵌於世界的各個角落,深刻影響着每一個人。雲展覽、雲博覽會、雲論壇、雲直播……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通過信息網絡在雲端傳播藝術的密度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這場新型冠狀疫情似乎將全球藝術世界趕上了“雲端”。

  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展覽現場,攝影:依子雷

  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呈現的是一種專門爲電視而創作的觀念藝術,而不是僅僅用屏幕來製作和展示藝術家的紀錄片。它只短暫的存在於電視機的播放中,只由電視在線播出一次。藝術家們試圖通過尋找一種方式將電視這一大衆傳播媒介作爲一種藝術媒介來使用,從而使藝術更容易爲廣大觀衆所接受。藝術家們渴望通過對新藝術形式的探索和實踐,來突破以往藝術形式的邊界。

  故事性&學術性,亮點諸多

  作爲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亮點諸多。譬如,世界上第一家電視畫廊—格里·舒馬畫廊(Fernsehgalerie Gerry Schum),這家畫廊只存在於人們家裏的電視機中,畫廊的每場電視展覽只播出一次,沒有重播。格里·舒馬(Gerry Schum)和妻子厄休拉·韋弗(Ursula Wevers)試圖通過尋找一種方式將電視這種大衆傳播媒介作爲藝術媒介來使用,從而使藝術更容易爲廣大觀衆所接受。這個想法也對當代藝術中的商業主義提出了批評,並與新興藝術運動一起,頌揚了藝術的非物質特徵。在那一系列充滿活力、產生巨大影響、但壽命短暫的實驗中,格里·舒馬邀請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前衛藝術家們創作了許多基於在線廣播電視的作品,它促使那些之前可能並沒有考慮屏幕的藝術家們開始通過電影和影像進行創作實踐。

  Joseph Beuys約瑟夫·博伊斯 《Filz 電視》《Filz tv》1969

  JAN DIBBETS簡·戴比斯 《電視壁爐》,1969 16毫米彩色膠片轉高清數碼影像,聲音,26分 LIMA 基金會

  從參展藝術家來看,觀衆將從兩方面領略近50年曆史中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創造:約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吉爾伯特與喬治 (Gilbert & George)等橫掃20世紀末歐美觀念藝術領域的大師將分別從人文主義、叛逆精神等角度,邀請觀衆進行一場暢快淋漓的解構;裏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等已經在全球獲得高度認可的大師則提醒觀衆不妨靜下來,體會冥想的妙義。

  展覽中最有故事性的一件作品是來自K基金會(K Foundation)的《觀看K基金會燃燒百萬英鎊》。作爲以離經叛道著稱的壞小子二人組,K基金會於1993年推出了“最差英國藝術家獎”,專門用來戲謔英國當代藝術最高獎——“特納獎”(Turner Prize),他們購買了“特納獎”直播期間插播的電視廣告時段(該電視頻道亦是“特納獎”贊助商),來揭露“特納獎”、電視廣告與金錢資本的依賴關係——正是後者支撐了前者,而後來被藝術家燒掉的錢在這裏其實是用來購買通過電視向公衆發表演講的權利的。這件作品屬於他們的系列作品《金錢:現金的主體》,而這一系列創作最終結束於1994年8月23日,以在蘇格蘭侏羅紀島上一間船屋中燃燒一百萬英鎊的行爲終結。

  除了故事性以外,本次展覽亦不乏學術性高光。策展人將詹姆斯·李·貝耶斯(James Lee Byars)的傳奇性觀念作品《世界問題的中心》第一次帶到了中國。這是一件獨特且具有歷史性的作品,它是藝術史上第一次“雲直播”的嘗試,也就是當代藝術首次將在線現場直播作爲媒介進行創作,並與觀衆通過公開電話進行互動的藝術作品。這件作品獨特的布展策略也讓觀衆可以積極參與互動,留下屬於自己關於世界的問題。

  詹姆斯·李·貝耶斯(James Lee Byars)的傳奇性觀念作品《世界問題的中心》展覽現場,山中天藝術中心(Wind H Art Center)開館展“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攝影:向振華

  在展覽現場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 肖戈進行了現場導覽,正如策展人所說:“從這段早期的在線屏幕藝術歷史中,得以帶給觀衆關於屏幕藝術開端的探討,併爲探索、理解和討論當代藝術如何在線上環境中發揮作用提供了獨特的可能性。同時,它也可以指導我們從其歷史中學習,以提高對其風險以及許多變化的認識,重新思考藝術在傳媒社會中的身份、定位與意義。”

  作爲與歷史和展覽的呼應,山中天藝術中心將舉辦系列相關論壇,同時邀請數位中國當代藝術家進行15秒的小視頻創作,以此回應展覽。這些作品將彙集在山中天藝術中心展廳和線上平臺,在展期內將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展出。

  策展人將“從屏幕到觀念——50年的歷史”這次展覽定義爲“一部關於偉大藝術家的教科書”,並邀請觀衆“從這些視覺影像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對於已經習慣將各大端口的媒體影像視作純娛樂的觀衆來說,不妨將這次展覽當作一次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強化審美品質的機遇,當穿行於展場間一面又一面似曾相識的屏幕時,也許某個瞬間,我們將得到靈光乍現的頓悟。

  展期至2020年7月19日。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