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近日舉行的“隨物生心”展呈現了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的作品。在一樓核心筒大廳裏,大型裝置作品《流動的風景》是藝術家根據該空間特性而創作的,隨着帆船布料的形態不斷變化,空間便在這個過程中隨之“收縮-擴張-收縮”,呈現出動態與靜態的對抗。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近日舉行的“隨物生心”展呈現了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出身建築專業,並長期在當代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創作,將圖形、雕塑、建築、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等,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爲可視、可感之物。

展覽原計劃呈現21組/件展品,由於疫情,目前只呈現了17組/件,以“未搭建完成”的預展狀態向公衆開放。

2020年5月30日,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Tommi Grönlund)和佩特里·尼蘇南(Petteri Nisunen)在中國國內的首展“隨物生心”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展覽涵蓋了他們運用不同媒介材料創作的作品,包括裝置藝術、影像新媒體、攝影、繪畫。

展覽現場

關於此次展覽,上海民生美術館館長甘智漪曾告訴記者,今年是中芬建交70週年,“隨物生心”是美術館2020年展覽計劃的“重頭戲”之一。展覽原計劃是在過完年後就進入準備階段,但由於疫情和航班的停航,這些作品很難運輸,“我們和藝術家商量延期一個月,定於5月初,藝術家來中國搭建,希望5月底可以爲展覽做好準備。”

目前,因受疫情影響,兩位芬蘭藝術家無法到現場指導布展工作,部分作品因涉及相關技術問題將無法完整呈現。因此,此次展覽分爲預展和正式展覽兩個階段,預展期間票價免費,將展出17組/件作品,包括裝置藝術、影像新媒體、攝影、繪畫。(原計劃呈現21組/件作品)。在開幕式現場,甘智漪表示,“儘管展覽並不完整,但也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運輸展品在當下也確實不易。”

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

湯米·格倫德(Tommi Grönlund)和佩特里·尼蘇南(Petteri Nisunen)是芬蘭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組合,現居赫爾辛基。他們兩人都具有建築專業背景,自90年代開始合作至今,長期在當代藝術、建築、聲音藝術等領域間進行跨界創作。

湯米·格倫德於1986年在坦佩雷大學學習建築,並在1993年創立了自己的電子音樂廠牌 Sähkö Recordings(芬蘭語中的“電力”)發行電子舞蹈音樂。佩特里·尼蘇南於1983年至1984年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語言,而後同樣在坦佩雷大學接受了建築師的訓練。正是在坦佩雷大學的學習期間,兩人得以相遇相識並一直合作至今,而建築師的特質也始終貫穿於兩人的創作中。他們以自然科學和建築的結合爲核心基礎,將圖形、雕塑、建築、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爲可視、可感之物。

展覽標題“隨物生心”取自榮格的《金花的祕密》一書,指涉古人體感世界的第一步,從對萬物的細緻觀察中把握物行的規律,推究事物的原理是爲“格物致知”。“建築特質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作品中。不論是我們對空間的處理還是對聲音的處理。比如和諧、韻律和感知等基本主題,總會在我們創作時展現。” 湯米·格倫德說。

站在這些作品空間中,觀衆可以通過視覺與聽覺,感受到作品是一個由聲音、空間、光線、運動等等元素構成的整體系統。此次展覽在展陳方式上遵循了民生美術館原有的建築構造。藝術家們利用了一樓核心筒大廳與二樓迴廊形特點,實現了作品與現場的完美結合。

展廳現場,《流動的風景》
展廳現場,《開盤磁帶》

在一樓核心筒大廳裏,大型裝置作品《流動的風景》是藝術家根據該空間特性而創作的,隨着帆船布料的形態不斷變化,空間便在這個過程中隨之“收縮-擴張-收縮”,呈現出動態與靜態的對抗。

作品《LED地平線》位於美術館一樓走廊展廳,兩列銅焊絲在立於走道空間兩端的不鏽鋼立柱之間拉伸延展,閃爍的白色LED以正負極的形式分別焊接於兩列銅焊絲表面,以呈現兩行平行閃爍的燈光景象。順着燈光走廊展廳的盡頭是作品《開盤磁帶》,16個旋轉的鋁製圓盤在獨立的鋁製框架內排成四列,聚光燈通過轉盤的旋轉而投在牆面上的光影也將隨之變換。此外,在一樓展廳的密閉裏,展現的是作品《音樂盒》、《月食》。

《音樂盒》,聲音裝置

在二樓展廳,策展人與藝術家將美術館空間設置成了無區隔的迴廊形空間。甘智漪表示,“該方式呈現了12件的作品相互依存,卻用互不侵擾。”

展廳現場,觀衆圍繞在作品《物質波》前
《線與圈》,繪畫

作品《物質波》是二樓的第一件作品,上萬個不鏽鋼小球在一個狹長的電鍍鋁平面上緩慢的前後滾動。鋼球的運動在平面上形成了不斷變化的運動模式,製造出類似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在觀展時,可以發現,《物質波》所伴隨的鋼球撞擊聲時不時地迴盪在整個展廳中,吸引了不少觀衆的目光。

《電磁裝置》作爲動力裝置位於美術館的二樓南展廳,八塊噴砂鋼板懸掛在展覽空間的主鋼樑上,固定在每張鋼板下方的電磁鐵通過控制單元連接到紅外傳感器,當傳感器檢測到有人靠近時,控制箱便開始快速開合流向磁鐵的電流,使鋼板產生共振。這一作品因公衆的參與而使展覽空間產生不斷變化的音景。另一件與公衆互動的作品爲《氣旋》,其主體是一根長而彎曲的不鏽鋼管,整體以很小的角度螺旋向下。觀衆可以將鋼珠放入管內,讓其依據重力緩慢旋轉下落,鋼珠在管道內運動共振,並在四周牆壁中產生回聲。

展覽現場,作品《軌道》與《24小時》

作品《軌道》是一個直徑爲35釐米的不鏽鋼球在圓形的軌道上緩慢移動,以其永動的直觀方式展示着重力與摩擦力的存在;而《24小時》以圖像的形式,展示並記錄了《軌道》這件裝置作品中24小時內不鏽鋼球表面的360度反射畫面。

以聲音與空間的配合調動觀衆的感知力,這也是湯米和佩特里作品的特點之一。遊走於美術館二樓,觀衆更能被各種動態裝置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層層包圍。

《高頻裝置》,聲音裝置
《液態圖表》,動態裝置

策展人馬楠表示,“他們的極簡原則不僅體現在媒介語言上,更深入到與整個展陳空間的對話之中。他們的作品不唐突強入,不過分改造,在順應空間自有形態的基礎上,讓作品與空間互補長短至達成合力。”

此次展覽爲預展,於5月31日起免費對公衆開放,正式展覽及售票時間待定。

展期:2020年5月31日至10月11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