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一樁奇特的婚事,新娘露易絲是位普通的法國女孩,新郎張長松則是一名華工,爲協約國服務的中國勞工,時間是一次大戰。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一位法國女孩露易絲,和中國人張長松在中國駐法大使館完成了結婚登記手續。

我將爲您揭開中國古代歷史祕聞、世界歷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檔案揭祕,爲您揭開最神祕的歷史祕聞,還原歷史真相。

近些年來,跨國婚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西方女性嫁給中國男性。在中國日益富裕和強大的今天,大家都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完全不會讓人驚奇。

不過,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一百年前,恐怕連很多中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了。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一位法國女孩露易絲,和中國人張長松在中國駐法大使館完成了結婚登記手續。

這是一樁奇特的婚事,新娘露易絲是位普通的法國女孩,新郎張長松則是一名華工,爲協約國服務的中國勞工,時間是一次大戰。張長松不是孤身一人去法國工作的,與他同行的還有十四萬中國勞工。

那麼,爲什麼要在大使館裏登記結婚?因爲法國民政部門給他們不肯辦理手續,那個年代歐洲對華人的歧視無所不在,他們無法容忍法國姑娘嫁給中國人。即使是中國勞工能夠來到歐洲,也是經歷了一番曲折的過程。

一次大戰本來跟中國沒什麼關係,當時的段祺瑞政府曾想過加入協約國參戰,卻遭到了拒絕。一是英法等國看不上中國軍隊的戰力;二是日本人從中作梗。

北洋政府的真正目標是以戰勝國的身份,從德國手裏要回青島和山東權益。而同樣加入協約國的日本則把青島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當然不希望中國加入協約國。

因此,前兩年中國只能在一邊幹看着,直到歐洲的局勢發生變化。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使英法付出將近百萬的傷亡。兩國把國內的青壯年勞力統統抽調到前線,造成了後方人力的極度缺乏。於是,他們不得不接受中國的提議,派遣勞工爲協約國服務。

1916年5月,英法開始在中國招募勞工,前往歐洲工作。他們貼出的薪金標準是包喫包住,每天一法郎,一個月可以拿到25法郎,相當於5個大洋。當時1個大洋可以買到30斤上等大米和近10斤豬肉。

這樣的薪水對中國百姓是很有吸引力的,應徵者蜂擁而至,只有身強體壯者纔會被選上。由於英國在威海有租借地,招募中心便放到了威海,使得華工絕大部分都是山東人。

據統計,總共有14萬華工遠赴歐洲,其中4萬在法國,其餘的到英國。華工從事的是挖掘戰壕、搬運貨物、掩埋屍體、修路架橋等工作,雖然合同上明確寫着不會用於作戰,但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有時華工還在挖戰壕,德國人就衝上來了,那就只好揮起鐵鍬跟他們幹。

1917年的法國皮卡第戰區,就發生過這樣的戰鬥。等援軍到達時,大部分華工已經英勇戰死。整個一戰期間,至少有兩萬華工犧牲,留下名字的只有1847人。傷亡最多的一次是阿陀斯號輪船,被德軍潛艇伏擊,船上540名華工全部遇難。

中國勞工在法國的後方港口、倉庫,甚至兵工廠裏服務,他們喫苦耐勞又聰明,學習能力強,什麼樣的工作都難不倒他們。法國海軍專門要求政府,外籍勞工只收華工。英國和法國軍方的內部報告也都顯示,華工是最好的工人,也能訓練成最好的士兵。

但是,華工的待遇並沒有當初許諾的那麼多,伙食費、服裝費、醫療費全都要扣除,沒有做到包喫包住。更讓人痛心的是,英國人待華工彷彿戰俘,十分嚴格冷酷。相較之下,法國要寬鬆得多,華工可以在休閒時自由出入營地,到咖啡館和酒吧去。

法國後方的兵工廠和各個部門都僱傭了很多法國婦女,使她們有機會接觸對這些來自東方的年輕人。日久天長,華工的優秀品質終於打動了她們。

與張長松結婚的露易絲絕不是法國女孩中的個案,還有一位法國女孩告訴中國大使,自己一定要嫁給楊先生,因爲他從來不喝酒,不會像法國男人那樣,喝醉了就打老婆。楊先生還有許多法國男人沒有的優點,比如勤勞和節儉。

當時的法國法律規定,本國女子嫁給外國男子,會自動失去法國國籍。法國的民政部門也不願意爲中法跨國婚姻辦理手續。爲了幫助華工和他們的意中人解決這個困難,中國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發表聲明,中國政府可以代負相關責任。

這纔有了露易絲和張長松在駐法大使館的結婚登記。根據戰後的統計,總共有3000名最終留在了法國,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爲與法國婦女結婚,其餘的是與法國僱主簽訂了新的合同。他們也成爲第一批移民法國的中國人。

【參考文獻:《潛龍之殤》、《一戰中的華工》、《歷史的溫度》】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爲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