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麥田裏的守望者》,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1980年12月8日晚,著名歌手約翰列儂,在自家公寓前,給粉絲馬克查普曼簽完名,轉身開門之際,誰也沒想到,這個粉絲掏出槍,用《麥田裏的守望者》遮掩,朝列儂連開5槍。然後,從容坐在街邊,讀起這本小說。事後,他對警察說,“這本書是寫我的,我就是霍爾頓。”

這是一本怎樣的小說?它講述了16歲中學生霍爾頓,被學校開除後,在紐約遊蕩了1天2夜。這期間,他很自由:住小旅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酗酒招妓……小說一度受青少年們的追捧,好多人模仿霍爾頓,認爲他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這是作者J.D.塞林格有生之年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他因這部小說成爲傳奇,又因避世隱居而成爲傳說。成名後,塞林格在美國郊區買了一塊90多英畝土地,蓋起一座房子,拒絕拜訪,裝上警報器,不和任何人“進行該死的愚蠢交談”,過起小說裏霍爾頓夢想的生活,直到91歲去世。

這樣一位作者,寫出這樣一部小說,小說故事雖簡單,但內涵深刻。主人公霍爾頓,表面是個不求上進的問題少年,面對紛繁複雜的外界,他憤世嫉俗又處處碰壁,在一系列經歷後,逐漸找到自我,心靈安寧。霍爾頓演繹了一個青少年邁向社會時,所經歷的迷茫、反叛、逃離與覺醒,對今天的很多人都有借鑑意義。

01、從小說表現方式詮釋一位問題少年的表象

青春期,由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霍爾頓就正處於這樣一個時期,此時的他,以自我爲中心,敏感脆弱、反叛迷惘,厭惡成人世界又想融入,但不得要領。

① 粗俗的語言,隱藏真實的表達

讀完《守望者》,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第一人稱敘述中粗俗的表達,有些甚至是咒罵,但也正是這些帶情緒的表達,讓讀者對主人公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離開學校的那晚)我使出全身力氣大喊:‘好好睡吧,你們這些窩囊廢!’我敢打賭,我把這一層樓的雜種全都喊醒了。不知哪個混蛋,在樓梯上扔了一地花生皮,我他媽的差點兒摔斷我的混賬脖子。

“假模假式”、“僞君子”、“他媽的”是霍爾頓的口頭語,他經常用它們形容成年人。哪怕當歷史老師誇他父母是“再好沒有”的人時,他也“打心眼裏討厭這個詞,完全是假模假式,心裏作嘔”。

這樣的語言表達,表面上是對成人世界的厭惡和解構,實際是習慣性隱藏自己的感受,尋求與外界平等的地位,在受傷之前先在氣勢上打敗對方,試圖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

② 出格的行爲,對外界試探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去紐約晃盪的時光,霍爾頓一直在嘗試跟自己年齡不符的行爲。

  • 他在火車上,對同學的母親謊報名字和年齡;

  • 去酒吧喝酒,又說周圍人“粗俗不堪”;

  • 在賓館招妓,最後卻訛錢被打……

在我看來,霍爾頓的種種行爲,幼稚又矛盾。一方面想融入成人世界,讓自己是個大人模樣;另一方面,又把握不了成人世界的規則,對其嗤之以鼻。於是,他認定成人世界是虛僞、墮落的。

其實,這正是青少年邁向成人世界的一個階段,厭惡的同時又渴望認同,不被認同,就假裝排斥,然後暗自療傷。

③ 逃避的心理,拒絕受傷

每個青少年,在某個時期,都有一次離家出走、遠走高飛的衝動。源於他們面對眼前問題,無力解決,於是想停止進步,退回到童年的安全狀態,這其實是一種逃避。

“我打定主意,決計遠走高飛。決意不再回家,也不再到另一個混賬學校去唸書了……到西部去,那兒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隨便找個工作,反正只要人家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人家就成……我還可以裝作一個又聾又啞的人,誰都不會來打擾我……這樣想着,我興奮得要命。”

霍爾頓之所以想去西部,因爲面對現實挫折、人際關係難題,即使他已折騰地筋疲力盡,依然找不到突破口。既然找不到辦法,就躲起來。

青春期的霍爾頓,無論從語言、行爲還是心理,無不顯示出這個階段常有的彷徨與迷惘。小說把這些一一講述出來,一方面增加了青少年讀者們的共鳴,另一方面,更加引發社會對這一階段的青少年,以及這一類型人格的認識和思考。

02、“邊緣型人格障礙”解釋一種被忽視的病

初讀《守望者》,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是沒有耐心讀下去:主人公霍爾頓,到底爲什麼這麼愛碎碎念,滿嘴粗話,對一切都不滿意,動不動就吐槽全世界?這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而且,除了前面講的那些問題,霍爾頓在接人待物、所作所爲上,更是讓人不可理喻。

他跟老薩麗約個會,突然就想跟她私奔,攛掇她一起去有森林小溪的地方過美好生活,被一口回絕後,他惱羞成怒,立馬翻臉說人家“真是討人厭極了”;人家生氣,他先是“瘋子似的道歉”,後又放聲大笑起來,反思完又“不知道爲什麼要跟她來這一套”,最後自我總結“我真是個瘋子”。

在霍爾頓這裏,即便是好話,也不正經說。他誇舍友口哨吹的好,說“這個婊子養的吹起口哨來,可比誰都好”;他誇姑娘長得好看,硬說成“真是個漂亮的狗雜種”;他無論是讚美還是罵人,口頭語都是“Fuck”; 他動不動就心煩,總是沒法集中思想……

心理學領域有一種人格障礙,叫邊緣型人格障礙”: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顯著衝突的普遍心理行爲模式。因爲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四者之間的邊緣,所以稱“邊緣人格”。這種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青少年時期前後,表現爲情緒極不穩定,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做出傷己傷人的行爲。

很多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都有一個艱辛的童年,或缺愛,或被虐、被遺棄,或遭情緒極不穩定父母的影響,導致缺乏安全感,人格極不穩定。小說主人公霍爾頓,就是個典型患者。

他的父母“很容易生氣”,尤其母親,動不動就情緒暴躁,在小兒子也就是霍爾頓的弟弟不幸去世後,情況更嚴重。這種家庭環境,造成霍爾頓在親密關係上,無法形成一種穩定狀態,經常產生衝突,但對親密感又有一種高需求,使他對人既依賴又充滿敵意。

他跟老薩麗約會,正火熱時,會把對方想象成自己理想的另一半,即使事實上他也知道兩人根本不合適,然後就要求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一旦遭到拒絕,他立馬錶現出不恰當的憤怒,甚至貶低、挖苦對方,把對方說的一錢不值。

除了在親密關係上常有衝突,邊緣型人格患者的“分離焦慮”還十分明顯,他們很怕孤獨和被拋棄,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只能用各種刺激性行爲,來排遣空虛孤獨。這就是爲什麼,霍爾頓被開除出校後,不回家,而是去住小旅館、逛夜店、濫交女友、酗酒招妓……

邊緣型人格患者,在自我認同感上紊亂,常充滿自我厭惡和憎恨。就像霍爾頓,通篇無數次說“我真是個瘋子”“我也不知道我爲什麼會這樣”,這種自我認知,在人際關係和生活中,難免遭遇各種矛盾和衝突。

他們經常感到被誤解,所以不輕易說出真實想法;時常覺得孤獨空虛,對挫折耐受性差,動不動就逃離;渴望良好的人際關係,但總是愛而不得,然後就會情緒不穩定,如此惡性循環。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種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很常見,只是他們平時看起來,跟正常人似乎沒什麼兩樣,別人難以確定,自己也不願承認,就成了一種被忽視的病。被忽視的後果,就是不治療,導致當事人越來越痛苦,而和他們相處的人也很累、很困惑。

小說中,霍爾頓的妹妹菲芘,某種意義上,算是一劑良藥。得知哥哥霍爾頓要遠走高飛去西部後,菲芘拖着行李箱出現在車站,執拗地要跟他一起去,這時,霍爾頓卻堅定地說,“我改了主意,哪兒也不去了。”然後帶着菲芘去動物園玩。

此時的霍爾頓,“突然間,變得他媽的那麼快樂……險些他媽的大嚷大叫起來,心裏實在快樂極了。”

其實,去西部只是逃避,因爲在當下,霍爾頓覺得處處被拋棄被拒絕,難以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妹妹的出現,拯救了他,他意識到自己沒被拋棄,還是有人理解他,並想守護他。所以,即使面對傾盆大雨,身上都溼透了,他還是突然變得很快樂,覺得菲芘“看去真他媽的好看極了”。

03、生動的藝術形象展現一位神祕作者的風貌和內心

小說主人公霍爾頓形象的塑造,與作者塞林格的創作心理,有很大關係。某種意義上,霍爾頓可以說,是作者在小說裏的“自畫像投射”。

跟霍爾頓相似,塞林格讀書時,曾三次輟學。後來因爲喜歡寫作,發表了一些短篇,有了一點名氣後,就隱居起來。

小說裏,霍爾頓最終沒去西部,但現實中的塞林格,卻實現了這一“理想”,越隱越深,神祕得不行。他不見生人,偶爾去買東西,有人招呼,他拔腿就跑;拒絕刊登自己的照片,拒絕把自己的作品拍成電影……

塞林格的女兒寫過一本回憶錄,提及父親晚年生活,有很多怪癖:他喜歡喝自己的尿、經常一動不動地冥想、坐進一個怪木盒裏治病……

這已經是一種典型的邊緣型人格症狀。其他作家,當作品被認可後,多半趁熱打鐵更上一層,而塞林格卻選擇躲起來,雖然還在寫作,但就是不肯拿出來發表。

他的說法是,“不再出書使我得到了一種美妙的寧靜,非常平和,真的。出版是對我的隱私的一種嚴重侵犯。我喜歡寫作,不過,我只是爲自己和自己的快樂而寫作。”

所以,想通過作品探究作者的性格,在塞林格出版的爲數不多的作品裏,長篇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就顯得更加珍貴。

小說裏,塞林格通過對霍爾頓的刻畫,爲自己內心的痛苦找到了發泄和補償,甚至是那種超越了痛苦之上的補償機制。

表現在,雖然在現實世界中,塞林格隱居起來,不給任何人理解他、接納他的機會,但在小說故事最後,他給霍爾頓安排了一個溫暖的結局:他沒有離開,而是守着妹妹,做彼此的“守望者”。

可以說,塞林格本身的性格,成就了這部作品,也成就了它獨特的文學價值,其內在因素跟塞林格的經歷、成長、思想有很大關係。塞林格就是在邊緣型人格障礙中成長起來的,而這,也成爲他創作的源泉。

04、現實關照:爲邊緣性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小說《守望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向讀者講述了一個青少年霍爾頓的所思所想,表面叛逆的背後,其實藏着一個問題少年在邁向成人世界時的困惑、彷徨、無助,和尋求幫助的渴望。

在我看來,透過青春期少年的反叛表面,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幫助這種人格階段的孩子正確度過這個時期,爲他們構建良好的內外環境。

① 外部環境上,重視關愛、平等、尊重

小說中,霍爾頓的父母是缺席的,沒有交流,更談不上關愛,他們不瞭解霍爾頓,只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開凱迪拉克;在學校裏,霍爾頓經常被同學欺辱,卻不敢正面回擊,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在社會上,他更是覺得成人世界虛僞冷漠,找不到平等。

面對這樣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任何一個三觀正處於形成期的青少年,都難免彷徨。

不要等到出了問題纔來重視,每一個青春期都值得被認真對待。它警醒我們,平時應該多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家庭多提供關愛,學校要教育互相尊重,社會應該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② 內部環境上,建立一個真誠溝通的渠道

主人公霍爾頓,雖然表面上對學校、老師、家長充滿敵意,但內心深處,渴望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關注,希望跟他們真誠的溝通,以解決心中困惑。

就像,他跟老師安多里尼先生交談完,一開始本來很感謝這位老師,覺得“他待我非常好”“我這麼晚打電話給他,他卻一點不見怪”“他一點不怕麻煩,給了我很多忠告”等等,正要認真思考老師給的那些忠告,直到晚上睡覺,才發現這個老師有同性戀舉動,他立馬彈跳起來,認爲成人世界果然充滿僞君子。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成長的一個特殊時期,何況又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居高臨下、簡單粗暴式教育對他們只會適得其反,很多時候,他們雖表面順從但內心不服。

要注意真誠平等地溝通,瞭解他們的實際想法,找到情感共鳴,才能對症下藥,從源頭解決問題。

《麥田裏的守望者》可以說是蘊含了現實意義的經典小說,時讀時新。邊緣型人格患者讀它,可以找到共鳴,再從霍爾頓的變化中反思,爲自己的改變與成長提供借鑑;其他人讀它,能更深入地理解這種心理,然後,用這把鑰匙打開他們困惑的心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