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視頻一出,外界紛紛開始討論關於硬管加油機的可能性,不過央視曾有節目曝光了殲20的相關性能,當時殲20的設計人員告訴記者,這款戰鬥機的確具備空中加油的能力,但僅從當時公佈的視頻來看,殲20的加油設備依然是位於飛機的機頭位置,似乎和F22型戰機那種位於飛機中部的硬管式加油裝置不太一樣。其實從硬管加油的具體結構以及和軟管加油方式的對比來看,硬管加油並不是什麼特別高科技的技術,按照我國目前的工業水平,應該是有能力研製的,但事實上,我國卻一直沒有采用這種方式去加油,這可能和我國的加油機裝備有關。

在戰鬥機飛行過程中,加油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爲了保持優秀的機動性能,戰鬥機對於飛機航程以及作戰半徑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想提升這方面的性能,戰鬥機的體積設計得會比較小,整體重量中約40%是發動機和燃油,有時候甚至這些裝備的體積能夠佔到60%。即便如此,很多時候戰鬥機的自身燃油量是不夠的,因此常常需要使用加油機去進行空中加油。但是這項任務的複雜程度堪比航母艦載機的起降任務。曾經美國的戰鬥機就因爲加油的問題而發生了安全事故。
據悉,在2018年12月,當時有兩架KC130型加油機伴隨着一架F/A-18F型戰機從巖國基地起飛,準備進行訓練,結果剛飛到高知縣南部地區的一片海域時,突然發生了意外,KC130在給F18F型戰機進行加油的時候出現故障,加油的軟管在對接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因此加油機和戰機撞到了一起,結果導致飛機墜海。這次事件也讓越多人對於KC130的加油方式產生擔心。
據瞭解,一般來說,空中加油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K130使用的軟管加油,一種則是硬管加油方式。相較於軟管加油的方式,硬管加油速度更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不過相應地,對技術要求比較高。如今世界上應用了硬管加油技術的國家並沒有幾個,大多國家裝備的還是軟管加油的設備,比如我國的伊爾78以及轟油6等。不過有消息稱最新的殲20可能可以用到硬管加油裝備。
據悉,在央視播出的一段採訪視頻中,運20的飛行員向媒體透露,目前基於運20運輸機研製的一款新型加油機運油20即將亮相,等到它真正投入服役之後,將爲殲20型戰機進行服務。其實早在2018年時候,包括《簡氏防務週刊》在內的多家國外媒體曾經報道過我國的新型加油機。參考轟油6型加油機和運20的相關數據,轟油6的載油量大約爲37噸,運20型運輸機的最大載油量爲77.5噸,因此推測運油20的最大載油量大約能夠達到112噸左右,載油能力較轟油6來說,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最讓大家期待的就是它在加油方式上可能做出的改變了。
2018年4月,中航工業曝光了一段視頻,據說裏面出現了我國正在研製的新型硬管式加油機。這個視頻一出,外界紛紛開始討論關於硬管加油機的可能性,不過央視曾有節目曝光了殲20的相關性能,當時殲20的設計人員告訴記者,這款戰鬥機的確具備空中加油的能力,但僅從當時公佈的視頻來看,殲20的加油設備依然是位於飛機的機頭位置,似乎和F22型戰機那種位於飛機中部的硬管式加油裝置不太一樣。關於運油20是否換裝了硬管加油裝備,一直存在很多說法,網上甚至還出現了殲20接收運油20加油的視頻。單就視頻而言,應該只是有人做出來的效果圖而已。是否使用硬管加油裝置,我國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消息。
其實從硬管加油的具體結構以及和軟管加油方式的對比來看,硬管加油並不是什麼特別高科技的技術,按照我國目前的工業水平,應該是有能力研製的,但事實上,我國卻一直沒有采用這種方式去加油,這可能和我國的加油機裝備有關。據瞭解,硬管加油採用的是主動式的加油方式,油管在操作人員的指揮下插入戰機中,受油的飛機飛到一定的位置時,加油工作就開始進行了,整個過程中戰機內的飛行員只需要等待就好。相較於軟管的加油方式,硬管加油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加油速度比較快,不過由於只有一個硬杆,所以一般一次只能給一架飛機加油。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加油機,硬管加油方式在使用時效率會比較低,而這或許就是我國一直不採用硬管加油裝備的原因,畢竟加油機數目跟不上,再先進的技術也很難得到施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