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綜合浙江新聞頻道

非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近期氣溫上升,夏季多雨的氣候適合野生蘑菇生長,野生菌類非常豐富,有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也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

今年50歲的敖明和妻子在浙江的湖州長興承包了茶山,夫妻倆在茶山上打理的時候,突然發現一棵松樹下有兩朵野生蘑菇,樣貌與市場裏的普通蘑菇差不多。夫妻倆將野蘑菇帶回家後,燒了一鍋蘑菇面。可蘑菇面喫完不到半小時,夫妻倆就渾身不舒服,感覺全身無力、頭暈。

意識到可能誤食了毒蘑菇,夫妻倆急忙趕往醫院,經過洗胃、導泄等方式,夫妻倆終於排出毒素 。目前,兩人的各項身體指標已逐步恢復正常。

很多人對於食用野生蘑菇情有獨鍾,因爲食用起來味道鮮美。網上甚至還有一些人專門總結了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比如顏色鮮豔的蘑菇肯定有毒,有蟲子取食的野蘑菇肯定無毒等等 ,那麼這些方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浙江食用菌協會副會長韓省華告訴記者,蟲子和大型哺乳動物完全是兩個系統,被蟲子咬了的蘑菇有些也是有毒的,目前還沒有統一或簡單有效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建議大家不要輕信網上那些沒有科學根據的鑑別方法,也不要輕易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韓省華還表示,誤食野生毒蘑菇後,一般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和視力模糊等症狀,需要立即就醫,爭取最佳治療,及時搶救。 一旦發現中毒後,首先要催吐,同時把喫過的蘑菇留下樣本,並且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