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講壇》最火的那幾年,易中天、于丹、紀連海、曾仕強等專家名氣,是不輸給當時娛樂圈的很多明星的。可是近幾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低調了起來。有人說他們風光不在了,也有人說人家是迴歸學術本身了。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曾給讓我們學到了不少。

近日,有位朋友談到了易中天的經典書《品三國》。因爲小美早就讀過這本書,他們便問小美這本書是否值得一讀。小美一直是易老師的粉絲,自然覺得這書很有水平。但這位朋友卻跟我說,當年易中天這書可是鬧過“笑話”的。我明白,他說的是12年前的那件事。

2007年,來自重慶的況力彬先生購買了一本易中天的《品三國》。當時這書賣得還不便宜,況先生回家仔細研讀後發現書中存在多處錯誤。他認爲,雖然圖書出版後是允許有少量錯誤的,但是出錯率應該在萬分之一以內,但易中天這本書的出錯率卻遠超這個數,所以這書是不合格的。因此,在2008年年初,也就是12年前,他要求易中天及此書的出版方賠償他購書的損失及糾錯時的各種費用共2050元。

一個堂堂學者,經典書被讀者找出了多處錯誤,而且還告到法院索賠,這自然是件稀奇事兒。此事經過數次開庭後,終於在2008年年底有個結果。法院認爲易中天雖是圖書作者,但出版的事是出版社的行爲,易中天不能算作被告。況先生指出的多處錯誤,法院在認真研究後,只認定了其中8處錯誤,錯處在合理範圍內。所以況先生並沒能如願索賠成功。事後,易中天也表示:判得有水平!

此事已經過去多年,對讀者來說重要的不是責任在誰,而是這8次已經認定的錯處是什麼?它們的存在是否能證明易中天水平不行?

這8處錯誤,全部都是引用類錯誤。《品三國》中引用了大量《三國志》中的內容。《三國志》是24史之一,是一部正史典籍,作者爲著名史學家陳壽。這是一本紀傳體國別史,也是目前24史評價較高的一部。小美列舉3處易中天的錯誤:

把“威震天下,勢懾海外”寫成了“威震天下,勢懾四海”;

把“餘粱肉而士卒凍餒”中的“粱”寫成了“梁”;

把”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寫成了“徒效”。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錯誤,一方面是因爲《三國志》其實也有多個版本,各版本書中也會有一些小的出入。另一方面,易中天這本書共23萬餘字,字數多了難免會存在一些粗心導致的錯誤,所以圖書在出版前都是要經過刊校的。現在圖書出版的規定允許有一定比率的錯處,正是因爲刊校難度也較大,畢竟這事是人工進行,無法用機器取代。

這些錯誤基本上是無傷大雅的,它們的存在並不影響品讀三國這段歷史。既然讀者已經提出來了,再版時注意就好,這並不能說明易中天就沒有水平。因此因爲此事被質疑,他確實是有點兒冤的。

這讓筆者想起了8年前,著名作家張一一出錢讓讀者給自己的圖書找錯的事。張一一表示自己的書已經夠完美的了,若是讀者能找出一個錯處,自己便獎1001元。最後山西大學的白平教授,一直找出了172處錯誤,張一一不認,白平也找到了法院。最後法院認定張一一錯了18處,需要付給白平18018元。最後張一一這本自以爲完美的書,讀者給的評分並不高。

與張一一不同,易中天的《品三國》讀者在豆瓣給的評分一直是不錯的。圖書的準確性,當然是需要注意的,但作者水平的高低卻並不能以此爲唯一依據。要知道《史記》中也有不少錯處,《全唐詩》也有錯處,關鍵看錯在哪兒?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