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从兴趣出发,逐渐向意志阅读发展 孩子的阅读首先是兴趣阅读,这样才不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保护好孩子阅读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慢慢培养成习惯。4. 明确阅读目标,正反馈促进习惯养成读同一本书,不会读书的人的收获远不及会读书的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自觉地去读书,能够坐姿端正地认真指读、朗读,可是生活中往往不能如我们所愿,别说孩子自觉地读书、认真跟读指读了,就是到点能让他坐到桌子前乖乖读书就不错了。

1. 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安静地坐下来看书需要一个逐步养成习惯的过程。刚开始阅读时,上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只能坚持3-5分钟,大班幼儿也只有15分钟。

所以家长不要期望过高,当宝宝阅读表现不好时,也不要表现出不满,更不要批评、指责,这样会对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幼儿偶尔损坏图书等一些过失行为,也应保持宽容关爱的态度。

2. 营造阅读的氛围如果大人们都喜欢看电视、玩手机,那么小孩子不喜欢安静地读书也就不奇怪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家长要以身作则,塑造阅读氛围也很重要。营造阅读的氛围,同时让书自然融入孩子的生活,随处可见,随手可及,让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3. 从兴趣出发,逐渐向意志阅读发展 孩子的阅读首先是兴趣阅读,这样才不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保护好孩子阅读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慢慢培养成习惯。但兴趣阅读常常是随意的、片面的、情绪化的,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孩子却不一定有兴趣。

4. 明确阅读目标,正反馈促进习惯养成读同一本书,不会读书的人的收获远不及会读书的人。同时这份收获作为正反馈,也能更好地激励孩子阅读,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让阅读更加高质量,更会读书?带着问题和目标去读很重要。家长带着孩子亲子阅读时要明确目的和意义,可以从拼音、汉字、流利阅读、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等内容下手。

年龄越小的孩子意志力越薄弱,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因而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每次我都会强调了解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必须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