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城市對於她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這座城市特有的緊張感與舒緩的生活氣氛,演繹着和諧的樂章,展示着古城特有的美。

十歲的李純來到北京學芭蕾舞,因爲張藝謀才堅定了演員這條路。

可以說她是“謀女郎”出生,因爲首部戲就是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但僅僅只是打了個照面而已。

因爲《花千骨》中的反派霓漫天的角色而走紅,所以接二連三的接了好幾個反派角色,可以說都讓人恨之入骨。

李純也曾說想轉型,或許演繹不同的角色類型,才能看到李純的更多面。

1

李純小時候又黑又瘦,她媽媽就送她去少年宮學舞蹈。

當時,舞蹈老師就覺得李純條件挺不錯,就建議去考專業的舞蹈院校,上學各方面也方便。

李純的父母就帶着她從安徽去了北京,沒想到一試就考上了。

父母的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不同的期待,都希望未來能越來越好。

李純的爸爸就想讓她跟自己一樣學美術,但是,思想超前的媽媽一定要讓女兒走出蕪湖,不能一輩子都呆在那個地方。

雖然有不捨,但是,爲了未來,任何苦都能熬。

內向的李純,都不知道怎麼跟同學相處,經常被同學打小報告,說她不說話。

這麼小的年紀對於自我認知,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只有努力把自己的專業學好,畢業的時候,李純的表演是最多的,引來很多女同學的嫉妒。

對於李純來說,最大的夢想就是畢業能進團做舞蹈演員。

2

要把專業達到最好,經歷過的可能都知道過程有多苦,芭蕾舞就更不用說了。

李純爲了校慶的舞蹈,一直排練,一直練功,導致右腳的大臉指頭腫到淤血,腳尖腫到鞋都穿不進,到了醫院才知道嚴重,指甲蓋都掉了。

你不努力爭取,不堅持,可能那個角色就會屬於別人,所以再難再苦,也要留住屬於自己的東西。

七年的舞蹈生涯,讓李純受了不少的皮肉苦,但她依然走到了最後,成功的進入上海芭蕾舞團。

對於那種生活,我們只能在電視上看到,感覺很好,一起上臺跳舞,一起去演出。

對於17歲的李純來說,那是第一次步入社會,要跟不同的人去接觸,還要去適應環境,其實是很難的。

在舞蹈團,芭蕾舞這條路特別短,然而李純也是喜歡挑戰的人,對於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她更喜歡未知的生活,所以在三年之後,李純就選擇不跳了。

有時候膽怯和勇敢是並存的,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只有跳出舒適區,去嘗試新的東西,去挑戰自己。

3

放棄舞蹈事業,李純開始挑戰未知領域的考學之路。

當你放棄某一個東西的時候,身邊人的支持很重要,他們的支持才能支撐你走的更遠。

李純的媽媽就說:“沒關係,你文化課不好,考不上也沒關係,大不了回家給你開個舞蹈工作室,教小孩跳舞也挺好的。”

從小要強的李純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大學學習舞蹈,想着畢業當舞蹈老師。

然而李純的舞蹈老師給她指了一條路,建議她去考北京電影學院,沒想到從沒接觸過表演的李純,因爲沒有準備好才藝,卻被黃磊看上了,給了複試的機會。

大學第一年,李純就遇到了張藝謀去北京電影學院選演員,在北電選了三個人出演《金陵十三釵》,李純就是其中一個。

在此之前,李純是想放棄演員這條路,覺得自己不適合,連退學申請都想好了。

因爲表演不好,對自己也沒有信心,而且年齡也是班級最大的,所以特別沮喪,無從下手。

但是因爲張藝謀的一句話:“純,你這個長相可以演很多年。”

命運很可能會因爲某個人的一句話而改變,因爲這句話,讓你信心十足,纔有了今天的一切。

4

直到,霓漫天這個角色,開始讓李純出現在大衆的視野。

在《花千骨》中,李純把霓漫天一個角色演繹的讓觀衆恨的牙癢癢,角色的好壞,是觀衆來評價的,顯然李純的表演是成功的。

特別是大結局時的演技炸裂,將霓漫天一生中最後的能力集中爆發,李純把霓漫天在劇中的仇恨,發揮的恰到好處。

特別是《如懿傳》中的衛嬿婉,從17歲到47歲,從一個小小的宮女到皇貴妃,把所有宮鬥裏的惡毒女該做的事情,她都做了個遍。

因爲這部劇,李純經歷了246個日日夜夜,走過五個地區,拍了將近600場戲,喝了50多碗毒藥,磕了幾百個頭,跟皇帝生了6個孩子,害死了15個人。

李純付出了八個月的心血,播出之後,熱搜、爭議不斷,因爲反派的角色,有些網友直接人身攻擊,父母也爲此擔驚受怕,但是結果證明了李純是個有演技的好演員。

還有後來《慶餘年》裏的司理理,《新世界》裏的柳如絲,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

有今天的成就,自然和平時的付出是離不開的,並不是李純適合反派,而是她能把這個角色演好。

所以,只要演技在線,轉型自然是會成功的。

你會怎樣評價李純的演技呢?

#李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