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盐铁会议时桑弘羊提出的"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争论,一直延续到两千多年后的当代。秉持"藏富于民"思想的很多人却难以意识到,国家对于市场和经济的过少干预会导致贫富分化加大,反而不利于国家稳定。

而出身底层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却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朱元璋一方面注重于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另一方面又注重于对贫民的保护和对农业的重视,使得民力可以转化为整体国力,其中的经验,直到现今仍然值得我们吸取。


明太祖—朱元璋

注重屯田:

元末天下大乱,农业荒残。朱元璋在诸军阀中最先注意到屯田的必要性,广泛组织军队屯田来解决粮食需求,减轻百姓的负担。

《明太祖实录》戊戌年二月乙亥条载“以吴祯为天翼副元帅,使与兄良守江阴。时江阴守兵不满五千,而其地与张士诚接壤。良兄弟训练士卒,严为警备,屯田以给军饷,敌不敢犯,民甚赖之”。这是朱元璋政权屯田之始。

昔日曹操创屯田制,征收比例为50-60%,此制延续到两晋十六国,对屯兵屯民压迫极为严酷。明代屯田征收比例显然要轻得多,既考虑到国家对于粮食的需求,又保障屯兵能有余粮养活家人。

由于国家对于屯田进行军事化管理以提高效率,屯兵所获余粮可能还能高于普通百姓,是以明代军屯瓦解之前,这个制度对于强化国力和抚养民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劝农重耕:

在历代统治者中,朱元璋对于国家指导农业发展的看重,是空前绝后的,这与他的农民出身不无关系。

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就对进献瑞麦瑞禾的百姓广泛进行表彰和嘉奖。朱元璋评价说“盖由民人勤于农事,感天之和,以致如斯。尔民尚尽力畎亩,以奉父母育妻、子,永为太平之民,共享丰年之乐”,在朱元璋看来,瑞麦瑞禾的出现,体现出人民对于农业的尽心尽力,对于表彰体现出重视农耕的象征意义。

这本书在元代并不很受到重视,元朝的农业也表现出衰败之态。而到了明初,《农桑衣事撮要》得以大放异彩。

经过朱元璋的艰辛建设,洪武18年,全国可收入麦米豆谷20889617石,到26年,增加到了32789800石,比18年增加了1/3,比元代全国年租粮增加了近两倍。

轻徭薄赋:

朱元璋的轻徭薄赋政策,是与发展生产紧密挂钩的。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这样一来,百姓就踊跃耕种荒地。朱元璋还广泛从人口稠密的狭乡迁移人口到地广人稀的宽乡,给予优渥政策,以促进荒地的开垦和生产的恢复。

甚至对于欺隐田粮的贫苦农民,也能从实际出发,不予追究,免征田租。这样一来,轻徭薄赋政策就能做到有利于贫苦百姓,而不是像汉代文景之治那样因为轻徭薄赋导致富民借机坐大,反而盘剥穷民引起阶级矛盾。

重农抑商:

朱元璋建明后,恢复了商人位于士农工商最底层的等次。洪武十四年 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绢布。如农民之家 ,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

然而如果说朱元璋一味抑商,也是说不通的。

扶细商而抑巨商,是朱元璋的真实宗旨。他认为细商增流通之效,而巨商涨奢靡之气。为了保护在商贸系统中处于弱势的中小商人,朱元璋规定了一系列规范行业的政策,如废除和买、薄商税、控制牙行等等。

小结:

显然,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既减少扰民,又发挥国家机构对于社会生产的宏观调控作用,将市场经济和指令经济的优势结合。

在十六国时代,后赵君主石勒表面上轻徭薄赋,但却多次进行强行征发,掠取民间财富,对于人民生产和生活导致了巨大的损害。而朱元璋时代由于有屯田经济的支持,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扰民,加上厉行节俭,开支在大部分情况下也较少。

朱元璋的息役薄赋,劝民而不扰民,不轻易征发而透支国家信誉的思想,既有利于对底层人民的保护,又有利于国家整体实力,是将“藏富于民”和“藏富于国”结合起来的高效治理方式。无疑这需要清廉高效的行政机构,这也是朱元璋多次掀起反腐大案的关键。

朱元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