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三人都是近现代中国风云人物。李鸿章与左宗棠这两人,于军机大事上颇有针对。1864年,阿古柏趁乱带兵占领新疆大部分地区。此时李鸿章与左宗棠在面对新疆的问题上似乎意见相左,可后人都认为李鸿章鼠目寸光。然而李中堂当时的想法,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这背后到底有怎样背景隐情呢?

1864年,新疆北部出现叛乱。阿古柏这位被后人称之为"中亚屠夫"的血腥刽子手,趁机带兵占领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俄国也趁机攻占了新疆伊犁。当左宗棠得知新疆发生如此动乱时,他果断请求老佛爷慈禧,让他去收复新疆。并且左宗棠夜不能寐对部下说:"国破如此,我辈岂能坐视不管?"

但当时满清对于到底派不派兵收复新疆,存在两方对立面。曾国藩居中,既不主战,也不反战。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两位朝堂上的风云人物,意见有很大出入。按照李鸿章看法,"新疆不收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收复,则心腹大患愈疾。"很显然,李鸿章不主张派兵收复新疆,满清应该将有限兵力巩固海防,干脆把新疆扔给阿古柏,还有俄国那帮人。左宗棠知悉李鸿章这番言论时,自然是怒不可遏。

甚至左宗棠对左右心腹说:"李鸿章这番话,简直是放屁!老祖宗遗留的土地,岂有送人之理?加上新疆物产丰富,故保卫新疆,便是保护蒙古,保蒙古者,则保卫京师。"左宗棠多次上书据理力争,希望慈禧太后能让其带兵收复新疆。1875年5月,清政府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一年之后,左宗棠东拼西凑,还找了不少欧洲国家借钱筹办军务。于1876年4月,左宗棠率领7万雄兵收复新疆,1877年底南疆北疆大片地区收回清政府手中。后人谈到这件往事上,无不赞叹左宗棠,年逾古稀之年,亲率兵马为中国收复新疆伊犁等等大片沃土。

而谈及李鸿章时,则是会对这位中堂大人嗤之以鼻,甚至还骂他鼠目寸光。然而笔者绝不是帮李鸿章刻意洗白,这件问题上其实李鸿章也有其独到看法。李鸿章当时认为,新疆收不收复新疆只是一桩小事,这样的论调的的确确是错误。可李鸿章当时注重海防,关键还是想将台湾收复回来。因为台湾相较于新疆,对当时的清廷而言格外重要。拥有台湾之后,清廷便可以从台湾突破第一岛链,海战上也不用受制于日本人。

然而清廷国库空虚,没钱没人,所以李鸿章才想将有限的实力,投入巩固海防。左宗棠则是抱着寸土必争的信念,因此李鸿章与左宗棠这两人出发点不同。单就这件事情,笔者私以为,其实李鸿章的出发点也并不全错。毕竟巩固海防,收复台湾,以及突破第一岛链,就是放到今天也同样是重中之重。但不管怎么说,左宗棠身体力行,不辞辛苦收复新疆,也着实是大功一件。

据坊间传言,1885年6月清政府与法国签订合约。当消息传至福州左宗棠处,免不了李鸿章又要被这位老冤家骂得狗血喷头。可没想到,几天之后左宗棠便与世长辞,5年之后名满天下的李中堂也溘然长逝。

参考文献:晚清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