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晶冰

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而言,他們往往並非缺乏面對困難局面的勇氣和能力,但是在面對之前,已經被自己內心的恐懼所擊垮。

如果你因爲選擇困難而喪失了本該擁有的行動力,不妨讀一讀本篇文章。

全文共5821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仰望星空,需得腳踏實地;實現大目標,得從小處入手。

“我今年一定要減肥成功!”“我今年一定要學會游泳!”“我今年一定要……”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新年計劃。

嚮往美好生活、渴望成功是人類的本能,爲此我們做出了種種目標計劃,好像只要有了明確的目標,就一定能達成所願。

而事實上,美好的希望總是被殘酷的現實打敗。以往制定的目標真正能夠實現的屈指可數。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我們制定的目標不夠宏大,還是因爲我們的自律能力太差? 

NO!目標能否達成,無關乎是否宏大。每個人的自律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自律去完成目標。我們真正缺乏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爲養成的腳手架”。

何爲腳手架?它的本意是指在建造某種建築結構時,爲支撐整體建築最初的脆弱連接,而搭建的輔助支架。

與此同理,人類若想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也需要“腳手架”的輔助支撐。它指的是一定的技能技巧和方式方法。

於是問題來了,如何構建人類行爲的腳手架呢?

美國作者歐文和羅裏的著作《小邏輯》,從目標設定,到計劃制定,再到助推工具,構築出人類“行爲養成”的腳手架時所需要的那些框架。

接下來,錘鍊君將從設定目標、制定計劃、承諾機制、獎勵機制、分享機制反饋機制六個方面,向大家闡述這本關於如何實現目標、獲得成功的名著。

下面,先從如何設定目標,開啓我們的“搭建”之路。

1

設定目標

目標,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奮鬥的方向。

失敗者總是認爲,那些取得成功的人靠得是外力的幫助,而感嘆自己命運不濟,殊不知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關鍵是他們制定了一套合適的目標。

那麼,何爲合適的目標?

這本書告訴我們,合適的目標,首先得是一個能讓我們更幸福的目標。

行爲學家通過大量實驗和證據證明,以提升幸福感爲出發點的目標更易讓人快樂,有助於激發人的動力和潛能,更能影響到目標最終能否實現。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樣的目標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幸福,那你可以寫一個清單,列出生活中你想要改變的一些事情。

然後按照兩個標準評分:它對你的幸福有什麼影響?你對這個領域有多大興趣?這麼做,你就可以很好地設定一個讓自己充滿激情的目標了。

聽到這裏,可能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寫下了一堆目標了吧?

但要提醒你的是,我們的大腦認知“寬帶”有限,當給自己設定多個目標時,大腦根本忙不過來,所以,我們每一次的行動,都要聚焦在單一的目標上。

比如,新年計劃中我們既想減肥,又想學開車,還想在職場有所建樹......

我們就要先考慮,哪個目標是自己最迫切需要的,哪個又是自己喜歡想做的,通過排序,很容易的就可以做出選擇。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給這個目標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量值,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最後期限,明確你實現目標的時間節點,好讓自己清楚何時實現或達到目標。

比如,訂好一週幾次去健身房,卻沒有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量值和完成期限,結果會是,我們確實去了健身房,卻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健身房裏的桑拿間或咖啡店裏。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不僅要確定去健身房的次數,還要明確每次運動的項目和時間。

那麼,做到了單一、量化和確定期限之後,是不是就可以坐等大功告成了?以往失敗的經歷告訴我們,目標達成並非如此簡單。

惰性是人類的固有天性,只有把目標分解成可控的小步驟,才能使我們的行動一步步地朝着目標進行

尤其是你需要每一天、每一週或每個月都重複一個行動時,這種分塊的形式就特別管用。

比如你試圖戒菸,相比於立下永不抽菸的誓言,每天只關心今天能不能不抽菸,會更有意義,更有動力。

大目標,得靠小步驟。“千里”與“跬步”兩者之間相互作用,完成目標、獲得成功好像也沒有那麼的難。

好了,有了明確的目標,若想實現它還需要制定詳實的計劃,它是幫助你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如何制定計劃。

2

制定計劃

我們在制定計劃時,總以爲計劃越複雜、越宏大,越能突出其重要性,越能增加完成目標的動力。

但實際上,複雜的規則只會導致計劃難以堅持而最終放棄。有效的計劃必須要遵循簡單化原則

那麼應該如何設計簡潔有效的計劃呢?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可以通過設定“明亮的線條”保持計劃的簡單。

“明亮的線條”,簡稱“亮線”,是指一些非常簡單、透明的規則,之所以有效,是因爲它讓我們很容易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越界,大大減少了人們遵守規則所需付出的認知努力。

比如減肥,在設置規則時,要明確限定每日食用的卡路里總量。

不僅要拒絕高熱量食物,還要減少食用的數量,如果超出“亮線”,就要配合鍛鍊來消耗掉多攝入的熱量。

制訂簡單計劃是我們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把計劃變成習慣,讓所定計劃能夠長期執行。

對此,我們可以使用“執行意向”這種方法,它的基本句式是“如果……那麼……”。

它是一種計劃與行動之間建立的認知聯繫,明確說明了個體在什麼時間、地點以及如何追求一個特定目標的計劃。

比如,你想長期堅持英語學習,就設定“每天早上鬧鐘響後,做45分鐘的英語閱讀練習,如果早上因故沒有練習,那麼我就要晚上完成”的簡單計劃書,雖然只是一些小小的微調,卻能讓你更有可能最終實現目標。

除了構建“執行意向”,我們還要瓦解、中斷那些鼓勵壞習慣的提示。

就好比要讓“癮君子”戒毒,通常採用在強制戒毒後讓吸毒者換一個環境生活。

離開了以往環境的暗示和誘導,會大大降低他們復吸的可能。

如果不能中斷壞提示,就可以去改變慣常的做法。比如讓習慣性喫爆米花的人用非習慣用手拿爆米花,感覺到不方便後,他們就會喫得少得多。

好了,有了清晰的目標,配合簡單細緻的計劃,實現目標似乎唾手可得。

但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打斷或阻礙我們的計劃。

因此,我們還需要使用助推工具,作爲計劃執行的安全鎖。下面,先來了解第一個工具,承諾機制。

3

承諾機制

俗話常說“一諾千金”,彷彿只要我們定下了諾言,就一定可以踐諾。但是,諾言並非都能如願實現。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只有20%的人能完成自己的計劃。

讀到這裏你會不會覺得奇怪,爲什麼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完成自己的計劃呢?答案就是我們的大腦更傾向於那些能帶來即時滿足的任務。

比如,當你面臨兩個選擇,嗑瓜子和背單詞,大腦會自然地選擇簡單且能夠即時滿足的嗑瓜子,畢竟喫一個是一個,而背單詞,勞心費力不好記,什麼時候能應用都是未知。

心理學上把這種光顧眼前利益忘記長遠計劃的情況稱爲“現時偏向”

它會使我們出現自我控制上的問題,事先做出的決策常常因爲執行時間的臨近而發生變化。

如何能有效的避免這些問題呢?

這就需要做出一個有約束力的承諾,並把它公之於衆

一旦做出公開的承諾,設定相應的獎懲辦法並執行它,你會發現,自己有強烈的願望想要言出必行。

一旦食言,你會覺得很不舒服,這種還沒犯規就開始不舒服的感受,能夠幫助你堅定不移地朝着目標前行。

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會邀請人們來參加婚禮,聽我們說山盟海誓,而不是僅僅通知一下大家就算結婚了。

有證據顯示,參加你婚禮的嘉賓人數與你後來變卦離婚的概率是相反的。

如果想讓承諾機制的效果翻倍的話,你還可以指定一名承諾裁判

實驗報告顯示,有承諾裁判的人比沒有的人,實現目標的概率高約70%。

與此同時,找誰當裁判也很重要。找一名合格的知己作爲你的承諾裁判,監督你的行爲,並判斷你是否達標,可以讓你更有可能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達成目標。

舉個例子,當小明決定開始他的新健身計劃時,他知道馬文比他妻子更有可能執行懲罰措施。

如果他沒能按計劃去健身房,他的妻子可能會很寬容,馬文就不會。所以,他應該選擇馬文來當他的承諾裁判,而不是他妻子。

承諾機制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對抗自身自控能力方面的問題

剛纔我們也提到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些獎懲措施,這就引出我們下一個要講的獎勵機制。

4

獎勵機制

說到獎勵,毫無疑問,任何一位心理學界新秀、公司經理、孩子的父母,甚至狗主人都可以告訴你,如何利用獎賞來鼓勵好的行爲,以此激勵工作團隊、激發孩子、訓練寵物。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似乎奏效的東西,轉而在另一種情況下並不總能依然奏效。

比如設定的金錢獎勵太小,起不到激勵;又比如某人已經具備內在動力去爭取實現某個目標,你卻提出金錢獎勵,這時金錢激勵可能會“排擠”內在動機,

所以,如何設定合適的獎勵機制,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

如果你要實現的是一個大目標,那麼你應該設置一個夠分量的獎勵,並且只有當你達到最終目標時,你的獎勵才能得到兌現。

小打小鬧、無關痛癢的獎勵不能助你實現目標。中途兌現的獎勵,也不利於你後續的行動。

比如,當我們在設定減肥目標時,就要和朋友約定,誰沒能按期達到自己的減肥目標,就必須把自己年收入的一半送給另一位!

考慮到失敗將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就會不斷激勵自己克服想喫冰淇淋的衝動,促使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達成大目標,應該使用大獎勵,那如果是想要養成持續的好習慣,又該怎麼做呢?這時,就要發揮小獎勵的魔力了。

比如,想讓孩子們喫更多的水果和蔬菜,就要多給一些小獎勵。有實驗研究證明,小獎勵使得兒童每天喫水果和蔬菜的數量增加了一倍。

當重複相同的小獎勵到一定時間後,我們會突然發現,這個好習慣,已經不知不覺地建立起來了。

前面,我們討論了爲實現既定目標,如何實施獎懲來達到助推。其實,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挖掘自己的行動力潛能。就讓我們來看下一個工具,分享機制。

5

分享機制

人們往往傾向於把目標看作是個人改善的項目,覺得自己的目標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實現,與他人無關。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個社會心理學上的概念叫“互惠環”。

它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任何人都可以說出他們需要得到哪些支持,而處於這個社交網絡之中的人會想到他認識的人,或認識的人所認識的人,可能會幫助他實現目標。

因此,分享目標,利用周圍人的強大影響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

那麼,怎麼樣可以助你用好社交力量並達到最佳效果呢?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找一個人分享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喜歡運動,就可能會注意到,如果有了同伴,你就會更快或更加努力地鍛鍊。

與別人在一起,會更容易地激發出我們的行爲動機,他人會激發出我們遠比自己獨處時要大得多的努力與熱情。

接下來,你還可以進一步發掘你的社交圈

在我們周邊,存在着各類圈子,比如“夜跑”羣、“抗癌”羣、“育兒”羣、“書友會”等等。

圈內人士要麼有着相似的經歷,要麼有着共同的愛好,加入圈子擴大自己的社交圈,相互支持、互相促進,正是分享機制的踐行者和受益者。

有了圈子以後,我們就要懂得運用團隊的力量

研究者曾得出結論,“大衆羣體”總是要比個體聰明,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一大羣人一起努力實現同樣的目標,可能會比你自己單獨做更高效。

 “慧儷輕體”的棒點減肥計劃,就是一個成功的團隊案例。

在其中一項針對772名超重個體的研究中,參與“慧儷輕體”計劃的小組成員,其人均體重下降數,是那些非小組成員的人均體重下降數的兩倍。

分享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因爲如此一來,個人目標就可能演變成爲團隊目標的一部分,大家會朝着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利用集體的智慧,來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獎勵的激勵和分享的快樂,更需要讓我們的每一個行爲都有相應的具體反饋,它可以增加我們對整體進度的控制感。

如何能得以助推和實現呢,就需要進入我們下一個工具--反饋機制。

6

反饋機制

反饋,是我們改變行爲和實現目標的有效工具。

想想你第一次開車的時候,那是一種十足的“走--停、走--停”的體驗。

但每當你踩剎車、踩油門和打方向盤時,你都能知道汽車是在或不是在朝你想要的方向移動,這個反饋讓你學會要如何正確、恰當地操作。

但是,並非所有的反饋都能發揮作用,滯後的反饋對事情的結果毫無意義,錯位的反饋又易對人產生誤導,只有有效的反饋纔是我們改變行爲和實現目標的有力工具

那麼,怎樣的反饋纔算是有效的反饋呢?

它應該是及時、具體和可行的,這三個原則看似平淡無奇,但在現實世界中,能夠完全遵照執行的情況又是多麼的少見。

例如,在每年的績效評估中,大多數組織和機構仍然依賴每年一次的年度業績評價,通常,反饋在收到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而且,這種反饋往往也不夠具體。 

但是,我們只要將反饋頻次、時間節點前移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改年度考覈爲月或季考覈,使被考覈人得到及時具體的反饋意見,以便及時更正,必會有助年終目標順利完成。

此外,你還可以對比自己與別人的情況,這叫“比較反饋”

如果你能行,你也應該能發現你和別人比起來有多好。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最有力的反饋。

比如100米短跑運動員,他們不只是關心自己能跑多快,他們最關心的其實是比競爭對手跑得更快或者更慢。

所以我們能看到,在比賽中,那些排名第二的人總是不太高興,因爲他們傾向於把這與金牌的“失之交臂”聯繫在一起,而銅牌獲得者則更有可能會在領獎臺上大鬆一口氣。

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接收到各類信息,信息本身並不會自動形成助推作用。

只有針對既定目標,有意識的收集相關信息,使用“比較反饋”來助推自己進步,它纔可以讓你更快地接近目標。

最後,錘鍊君再給大家錘鍊一下,實現目標離不開“行爲腳手架”的養成,構建我們行爲腳手架,需要六個步驟:

設定目標:從設定正確的目標開始,重點考慮有助於提升幸福感的因素。

注重聚焦單一目標,設定清晰量值和最後期限;還要將目標分解成可操控的小步驟幫助我們更快到達目標。

制定計劃:保持計劃簡單化原則;明確列示出你需要何時、何地以及怎樣採取行動來實現每一個步驟。

還要注意把計劃變成習慣,通過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養成習慣,成爲自然。

承諾機制:需要做出一個有約束力的承諾,寫出承諾並把它公開,能夠促使我們堅持履行諾言。

再爲自己指定一名承諾裁判,使我們的承諾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獎勵機制:把獎勵(或懲罰)與你的總體目標相關聯。

考慮運用更小的獎勵措施來進行補充,有助於你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必須注意小心適得其反,審慎地制訂,更能使獎勵機制發揮極致。

分享機制:找一個人分享你的目標,得到幫助的你更有可能實現目標。

通過發掘你的社交圈,利用社交圈力量可以助推你。

還可以運用團隊的力量。和一大羣人一起努力實現同樣的目標,可能會比你自己單獨做更高效。

反饋機制:先要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關乎你的目標實現。

再及時做出具體可行的反饋,通過反饋明確知曉自己需要繼續保持和改變的做法有哪些,便於改進;還要對比自己與別人,知曉差距。

“從小處着手,實現大目標”,“小邏輯”提供給我們一系列可操作的行動清單,把大目標轉化成一系列小行動的技能,讓我們專注於當下要完成的每一個步驟,慢慢看見解決問題的曙光。

“做大事者需拘小節”。專注於從小處做起,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每個人都將會走上實現大目標的坦途,成爲自己的人生贏家!

喜歡的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