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略显沉重,为什么呢?许多人对于武术的理解,其实很片面。你知道吗?中国有四大国粹,武术、中医、书法和京剧。武术是中国四大国粹里面,在西方社会被更大范围认知的东西。

咱们还是回到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武术是什么?真正的武者是什么样子的?

许多西方人看到东方面孔,第一个感觉是:这家伙是不是会功夫(武术)?因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电影,在西方传播的范围很广。西方人是崇拜英雄的,他们被电影中那些侠义、有德行、会高超武术的东方人所折服。

武术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早已超脱了“打人”“自卫”“纯粹暴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武者修行,第一课便是“武德”,然后是“武礼”,而后才是“武技”。老师父会在弟子入门前,去考查弟子的家世、为人处事的品德。

举个例子来讲,在明代,内家拳的老师父们秉承着“五不传”。哪“五不传”呢?

第一,心险者不传。内心险恶、瑕疵必报者,不传武术。

第二,好斗者不传。逞强斗狠,动不动就跟人拍板砖、扔凳子的人不传。

第三,狂酒者不传。喜欢酗酒,酒后失态、撒泼的人不传。

第四,轻露者不传。学了几招,就以为是天下第一了,这样的人不传。孙猴子会了七十二变,于是在师兄弟面前显露,菩提老祖看到了,感觉到这猴子不能再教下去了,日后必成祸患,果不其然,此后大闹天宫。于是,菩提老祖将其“逐出师门,并告诫孙悟空不能在外人面前吐露自己拜师的经历”。

第五,骨柔质钝者不传。这句话很容易理解,老师父们不想耽误自己的弟子,你身体偏弱、资质愚钝,学习武术可能会浪费你的时间,不如去学其他的手艺,怎么不能混口饭吃。笔者有见过一些“有良心”的散打教练,有些弟子练了几个星期,教练看这孩子不是吃这碗饭的料,于是跟孩子说“别练了,这个不适合你。”退其学费,让其另谋高就。孩子家长也多有理解的。因为时间宝贵,孩子与其在这里浪费光阴,不如去学学挖掘机。

从这五不传,我们可以悟着点东西吧,所谓真正的武者是这样的人:心地纯厚、不好勇斗狠、生活自律、懂礼节、知仁义。

武术和暴力有无直接关系?

咱们再回到开篇的提问,武术和暴力有无直接关系。

有!

可能有些人知道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桩大案。散打冠军乔某某,天资聪颖,习武半年,走上擂台参赛,就拿到了第一名。2年过去,乔某某头一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便力挫群雄,捧回了70公斤级散打冠军的奖牌。此后几年,他连拿几届全国散打冠军,一届世界冠军。

或许,他能够像其他师兄弟一样,退役之后,成为武术散打教练、武术裁判,最差也能够在学校当个体育老师,拿个编制、碰个铁饭碗。但是他不!他成为深圳某歌舞厅的“靠山”,后来结识一位“红颜知己”,再后来为了谋取不义之财,走上了歧途,最终用自己的性命赎回犯下的罪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有暴力倾向,不在于你是否练过武术。如果你暴力之心无法抑制,那么会点武术、拥有比别人更强的力量,可能更让你毁灭的快一点。

为什么说我们老祖宗充满智慧?他们将武术上升为一种文化形态,将武技放入“武德、武礼”的“笼中”,习武先习德,练武先知礼。

这才是正途!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

观点后期:湘西一剪梅,作者:峨眉刺,责编:出河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