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局編外原創

俄羅斯同型號直升機墜毀資料圖。

近日,一架俄羅斯米-8軍用直升機在俄遠東地區的楚科奇民族自治區的阿納丹鎮墜毀,機上搭載的4人全部遇難。這是米-8直升機在一週內的第2起事故。事發後,俄軍已派特別調查組前往墜機現場進行調查,直升機的“黑盒子”也已找到。

據美國《防衛世界》援引楚科奇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機上的4人都確認死亡,初步判斷墜機的原因是技術故障。”

悲劇的是,這是本月以來俄軍發生的第二起米-8直升機墜毀的嚴重事故,上一次墜機發生在19日20時左右,當時,俄羅斯陸航的一架米-8直升機在距莫斯科州克林市以北20公里處進行飛行訓練時,直升機意外地突然失去動力,飛行員被迫緊急在無人區域硬着陸。但也沒能挽救直升機完全損毀的局面,從而導致機上3名機組人員傷重不治身亡。

這僅僅是米-8的飛行事故,如果算上別的直升機的話,本月俄軍就有3起飛行事故。因爲在5月7日,俄軍還發生了另一起武裝直升機墜毀的嚴重事故,當時一架米-35武裝直升機在克里米亞墜毀,1名機組人員死亡,另外2人奇蹟般地生還。

一月接連發生3起一等事故,死亡了8人,原因還沒有完全披露,但從以往的事故原因來看,天氣原因、機械故障和飛行員操作失誤三者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以機械故障的機率最多,這說明俄羅斯直升機質量堪憂。雖然俄羅斯是軍工大國,也是直升機研發、生產大國。

例如,米-8直升機,代號“河馬”,是著名的米里設計局設計的一款經典款通用運輸直升機,於1961年完成研發,1967年進入蘇聯軍隊服役。服役以來,以價格便宜、構造簡單、維修容易、用途廣泛的優點而深受蘇軍歡迎。

隨後,米里直升機公司將其推向國際市場,外銷型稱之爲米-17。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米里設計局還開發了多種子型號,如:米-17/17V/171,等等。米-8及其一系列子型號總產量達到驚人的1萬2千架,外銷超過80個國家,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直升機。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上述的優點確實吸引了廣大客戶的青眯,但也帶來很多問題,那就是高性能設備運用不足、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考慮不足,導致在面對惡劣天氣或飛行員操作失誤時極易墜機。

這其實也是俄式飛機的通病,並非米-8獨有。因此,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俄式軍民用飛機的墜機率都遠高於美歐同類機型。

衆所周知,俄羅斯自然環境惡劣,極寒、大風、雪暴頻發,在這種情況下,對飛機的安全性要求就更高了。但偏偏俄式裝備不太重視這塊,而是追求如何以最小成本、最高效率、最大規模地像生產“香腸”一樣流水線地生產出產品出來。

在俄羅斯看來,上述問題才最重要,安全問題不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爲戰時絕大多數武器都用不到報廢的那天,而只是消耗品。至於人命損失,是可以接受的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