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原著有一個特別特別鬧心的設定——皇帝喜歡的幾乎每一個寵妃都與純元皇后或多或少有着聯繫。

敬妃的溫婉像純元,安陵容的歌喉像純元,端妃的琵琶是純元教的……唯獨的例外,華妃是她自己。寵妃裏的另一個例外是葉瀾依——她是華妃的影子。


那麼淳貴人像誰?淳貴人家世不錯,但還並不足以讓皇帝爲了她的家世就把當時還尚不足歲的淳貴人納進宮——後來華妃殺淳貴人的時候可是一點顧及也沒有——那就只能是,選秀的時候,淳貴人哪一點打動了他。

容貌上,淳貴人沒有半點像甄嬛。性格上,她也絕對和純元皇后沒有半分的相似(純元本身比皇帝還大,她天真爛漫的年紀皇帝根本沒見過)。以皇帝瘋狂找替身的奇葩人設,淳貴人似乎又不足以成爲那個特例。

她像誰?她像華妃!那個剛剛進宮(入府)的,天真爛漫的華妃。“別的女人都怕他,就我不怕他”,這是華妃說的,同樣的,這也是方淳意得寵的真正原因。


皇帝和甄嬛待在屋裏,方淳意硬拿着梅花衝進來,這個場景像誰?像後來在甄嬛滴血驗親案中直闖進來的葉瀾依和甄玉嬈!而葉瀾依是華妃的替身。

甄玉嬈“貌似純元,性似華妃”。所以闔宮衆妃,最恨方淳意的就是華妃。沒人願意自己還活着就看到丈夫和自己的替身卿卿我我。

況且甄嬛爭不過純元,是因爲純元已死;可華妃還活着。活着,就有輸的可能。

後來流瀲紫大費周章寫如懿傳,說的不就是這回事麼。所以不管淳兒是真單純,還是裝單純,在華妃那兒,都是“小狐媚子”。她知道她再也回不到那個天真爛漫的自己,卻還要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男人和一個天真爛漫的替身在一起重複他們當年的美好。華妃能不恨嗎?此恨,可能更甚於沈眉莊。


而如果這樣看,皇后的心思與舉動就也順理成章了。甄嬛剛入宮的時候,對她還不是個威脅,她最大的對手是華妃——只要能噁心華妃的事,她都高興。方淳意這樣一個隱隱約約的替身出現的時候,她只會更高興(但她什麼時候意識到方淳意是華妃的替身的不好說)。

皇帝所想要的是什麼?宜修一個賢妻,華妃、甄嬛兩個美妾。但華妃與甄嬛/宜修都水火不容,想同時左擁右抱,那是沒戲的。

但如果換成和甄嬛姐妹情深恨不能娥皇女英的淳貴人呢?皇后把淳貴人放到甄嬛身邊,是想給未成氣候的甄嬛一個助力,順便噁心華妃而已。

反過來說,淳貴人湊在甄嬛和皇帝跟前,而得機會侍寢,甄嬛真的喫虧嗎?眉莊失勢,甄嬛尚且提攜安陵容上位。華妃那麼好喫醋,尚且提攜着曹貴人與麗嬪。


對寵妃而言,只要不是和自身優勢嚴重重合、會搶自己飯碗的,多來幾個己方陣營的寵妃抱團取暖纔是正途。但像華妃和淳貴人之間,就極難兼容了。至於說淳兒自身,我個人認爲,她真沒什麼心計。

大多數人以結果判定原因,因爲淳貴人抱着梅花闖進去最後皇帝高興讓她侍寢了,就認爲她這麼做是衝着侍寢去的、就以爲“抱着梅花衝進去”這招對誰都好使?

甄嬛和妙音娘子第一次衝突的時候就說,皇帝重尊卑、重禮數。換了餘鶯兒、甚至安陵容那麼衝進去,侍寢沒戲,搞不好被罵一頓甚至禁足。淳兒身上帶着華妃的影子,皇帝纔會容忍、不計較、甚至覺得有趣。


這後宮裏換了旁的誰都沒什麼希望——而這些,淳兒都是不知道的——她上哪兒知道去?她做了一件大多數旁人做可能都要倒黴的事,結果不僅沒倒黴,還順路被皇帝看上而得了福——那這就只能叫傻人有傻福了。

最後,或許我想太多了,但我有時候會覺得,某些劇情,似乎是種冥冥之中的暗示。

如同孟國公府送給甄嬛文犀闢毒筷,暗示着後來孟靜嫺真的成了甄嬛的“闢毒筷”;

或許華妃殺死淳貴人,也是在暗示,她親手扼殺了當年那個天真爛漫單純清白的自己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