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許是因爲娛樂活動少,生活過於乏味,古人與動物之間便產生了難捨難分的情誼,各種相愛相殺的大戲不斷上演,就連韓愈也未能免俗,以一篇《祭鱷魚文》拉開了人鱷之戰的序幕:。下葬前,好友曹丕提議,既然他愛聽驢鳴,不如便一起學驢叫送葬吧。

作者:樓心月,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現在網絡上“奇才”也是層出不窮,一波接一波操作秀得人眼花繚亂,甚至有人爲了博眼球,精心策劃各種令人費解的“迷惑行爲”。

然而,這些雕蟲小技,在古人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學驢叫、作詩罵貓、給梧桐樹洗澡……古人這些別出心裁的“迷惑行爲”,常常令人瞠目結舌。

01、我們一起學驢叫

奇葩指數:★★★★☆

網紅遍地的魏晉時代,身爲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不甘落後,以奇特的愛好獨領風騷。

《世說新語》中記載:“王仲宣好驢鳴。”

他對於驢鳴的熱愛,人盡皆知。及至死後,還引發了一場大型行爲藝術:

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下葬前,好友曹丕提議,既然他愛聽驢鳴,不如便一起學驢叫送葬吧。

到場衆人便引頸長嘶,驢鳴之聲不絕於耳。

如此新奇的送葬方式,可謂是後無來者了。

無獨有偶,在他之前,有一位荒淫程度堪比夏桀商紂的皇帝,讓內監們都學起了雞叫

王粲雖然愛好獨特,但其文學上的造詣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之下,身爲一國之君卻毫無可取之處的靈帝劉宏則讓人不敢恭維。

漢靈帝將“人生苦短,盡情放縱”的理念發揮到極致,不理朝政,其荒唐行徑令人髮指。

他還特意建了一座“雞鳴堂”,放養着許多公雞,以雞叫來確定時間。

由於終日醉生夢死,不分晝夜地宴飲,結果便是天亮還在沉醉在睡夢中,醒不過來。

內監們又不敢貿然上前叫醒他,只能想出一個辦法——在寢宮四周學雞叫,以假亂真,以此來喚醒皇帝。

想象一下,一羣嗓音尖細的太監們在周圍學雞叫,這效果簡直是3D立體環繞鬧鈴了。想來他就是想繼續睡,只怕也難以入眠。

當然,把王粲與漢靈帝相提並論似乎有些辱王粲了。爲了送葬,集體學驢叫寄託哀思倒也情有可原,而因爲昏庸無道導致內監學雞叫就未免過於離譜了。

02、文人的碎碎念

奇葩指數:★★★★

或許是因爲娛樂活動少,生活過於乏味,古人與動物之間便產生了難捨難分的情誼,各種相愛相殺的大戲不斷上演,就連韓愈也未能免俗,以一篇《祭鱷魚文》拉開了人鱷之戰的序幕:

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爲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當時,他被貶爲潮州刺史,當地人飽受鱷魚之苦,損失慘重。

新官上任三把火,韓愈立刻開啓唐僧唸經模式,給鱷魚下了一道最後通牒——限爾等三天之內搬走,三天不行五天,五天不行七天,再不走,就休怪我箭下無情了。

(對待鱷魚也要先禮後兵,想來這就是文人風骨吧。)

神奇的是,不久後,鱷魚大軍果真撤離了。就連鱷魚也受不了這種絮絮叨叨的碎碎唸啊。

宋朝時,貓主子以其高貴冷豔的姿態和我見猶憐的外表贏得了一衆文人的喜愛,衆人心甘情願地淪爲鏟屎官。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陸游那樣抱着貓坐在柴火旁享受美好冬日,劉克莊家的貓就總是不讓人省心。

作爲翫忽職守的典型代表,這位貓主子從不履行職責,捕捉老鼠,氣得他寫詩責罵:

詰貓

古人養客乏車魚,今汝何功客不如。

飯有溪鱗眠有毯,忍教鼠喫案頭書。

責貓

將錢聘汝向雕籠,穩臥花陰曉日紅。

鷙性偶然捎蝶戲,魚餐不與飼雞同。

首斑虛有含蟬相,屍素全無執鼠功,

歲暮貧家宜汰冗,未知誰告主人公。

想你自從來了我家,喫着溪魚,睡着氈毯,衣食無憂,結果你卻尸位素餐,任由老鼠啃食案頭的書籍,對得起你那一肚子的小魚乾嗎?

結果,這隻傲嬌的貓聽完他的責問,竟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不回來了。(還挺傲嬌~)

嘴硬心軟的主人頓時怒氣全消,愁腸百結:

失貓

飼養年深性已馴,攀牆上樹可曾嗔。

擊鮮偶羨鄰翁富,食淡因嫌舊主貧。

蛙跳階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無人。

籬間薄荷堪謀醉,何必區區慕細鱗。

你貪玩上樹、不捉老鼠,我何曾嗔怪過你(真的沒有嗎?)。

想必你是嫌我家貧,嚮往鄰家的魚吧!

籬笆邊特意爲你種下了不少貓薄荷,你且去聞一聞,醉倒便罷,何必貪慕人家的魚呢?

想來,最終這貓還是沒有回家,否則就該有幾首《得貓》《慶貓歸》了。

前有韓愈念走了鱷魚,後有劉克莊念走了家貓,由此可見,文人嘮叨起來,連動物們都害怕。

03、重度潔癖的日常

奇葩指數:★★★★★

元末明初,知名畫家倪瓚(字雲林)以其自成一派的繪畫風格脫穎而出,其簡約質樸的性冷淡風繪畫風格成爲明清畫家們追捧的對象。

就他本人而言,最爲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的潔癖了。

據說,倪瓚沐浴時,要換水十幾次,至於平日裏穿着的衣物,更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就連家裏的桌椅板凳,都要反覆擦洗,一塵不染,以至於僕人都沒有歇息的機會,終日忙於掃灑庭除。

某日,倪瓚看着庭院裏的梧桐,潔癖又犯了,越看越不順眼。

於是索性喚來僕人,命他將梧桐樹反覆擦洗。

看着乾乾淨淨的梧桐樹,倪瓚這才心滿意足,還特意作《洗桐圖》《洗桐詩》來讚揚自家的梧桐。

然而,天然生長的樹木哪裏經得起這種摧殘,愣是被活活折磨死了。梧桐若通人言,定要說,“願來生不復生於雲林家。”(其實……只是你不適合種樹)

當然,倪瓚靠着祖輩留下來的財產,家大業大,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造作。待到老年時,家業凋零,他本人也鋃鐺入獄,再也不能像從前那般精緻了,只嘆“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不禁好奇,若是這位潔癖畫家穿越時空,遇上一年洗一次澡的邋遢宰相王安石,該是怎樣的場面?)

04、一門父子兩coser

奇葩指數:★★★★

如今,二次元文化逐漸走進大衆的視野,身着奇裝異服的年輕人通過cosplay(角色扮演)表達自己對角色的熱愛。

事實上,cosplay並不是新興事物,早在清朝時期,雍正與乾隆就引領潮流,成爲了業餘coser。

在《耕織圖》中,雍正帶着一家老小,扮成農民,體驗了一把田園生活。

此後,他便一發不可收拾,立志要將各種職業都體驗一遍,漁夫、獵人、高僧……

屈原濯足、嵇康撫琴、米芾題字,雍正模仿前朝的文人雅士,感受一把名士風流,樂在其中。

他還意猶未盡,甚至戴上假髮、穿起歐式服裝,放飛自我,足不出戶領略歐洲古典風情。

而乾隆雖然審美比不上雍正,但在cosplay這方面,卻很好地繼承了父親的衣鉢,並進一步發揚,菩薩、隱士、採藥師……他沉迷在虛構的世界裏,樂此不疲。

甚至還命畫師們進行“換頭大法”,將名畫中的人物替換成自己,或樹下賞月,或雪夜讀書,怡然自得。

或許,久居深宮的帝王們,也有一顆隱逸之心,嚮往着世外隱居的生活吧。

(那麼問題來了,當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它不香嗎?)

時過境遷,古人的“奇葩行爲”已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從這些事蹟中,我們也可一窺古人的生活狀態,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超凡脫俗的文人,都有其活潑可愛的一面。

這些生動鮮活的形象,也爲我們研究歷史增添了幾分趣味。

【作者簡介】樓心月,在“半牀明月半牀書”中探尋自我,發現世界,本文由“楚予微茫”原創發佈,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