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寫人記事的散文,它不同於史傳類文章的完整敘述,而是會選擇人物的一些片段展開具體的描寫記敘,我們可採用“分角度+重大事件”切分法。由於文章有自然段的劃分,我們就依據自然段落進行脈絡的梳理:。

之助力高考

梳理文章脈絡,理清結構層次

在把握關鍵詞,短語和句子的基礎上,梳理文章脈絡,理清結構層次,能夠使得解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史傳類文章,我們可採用“分階段+重大事件”切分法。以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爲例,通過找關鍵詞,可以將賈誼的生平劃分爲如下幾個階段:

天賦異稟:開頭到“頗通諸子百家之書”之前。

平步青雲:“文帝召以爲博士”到“悉更秦之法”。

改革受挫:從“孝文帝初即位”到“乃以賈生爲長沙王太傅”。

宣室受召:從“賈生既辭往行”到“今不及也”。

抑鬱而終:從“居頃之”到文章結束。

這樣劃分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準確定位題目選項在文章當中的位置,例如第12題的C項:

賈誼答覆詢問,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對賈誼的回答很滿意,於是任命他爲自己鍾愛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

通過梳理文章結構,很快就能在文章當中找到相應的段落,再進行仔細對比分析,即可找到錯誤之處。

二、寫人記事的散文,它不同於史傳類文章的完整敘述,而是會選擇人物的一些片段展開具體的描寫記敘,我們可採用“分角度+重大事件”切分法。以2019年高考江蘇卷《臨川湯先生傳》爲例說明。

由於文章有自然段的劃分,我們就依據自然段落進行脈絡的梳理:

第一段:介紹人物。及說明湯顯祖年幼時表現出的卓越才華。(與史傳類似)

第二段:科舉仕途,湯顯祖不依附權貴。

第三段:爲官期間,手不釋卷,剛正不阿。

第四段:辭官居家,甘於清貧,藝術創作。

我們再來看本文的第8題:

8. 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爲文的特點。

由於我們從不同角度對文章進行了切分,很快就可以將答案定位在第三段和第四段,參考答案如下:

讀書不爲功名,樂此不疲;於書無所不讀,尤精《文選》;詩文無所不能,直追漢唐;戲曲創演結合,超邁元人。

如果不是梳理脈絡,我們很有可能就丟掉第一點。

三、論述類文章,最主要的方法是找到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點間的關係以及論據和論點的對應關係。論點與分論點相對好找,着重點在於分析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係,深入理解文章。

我們以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爲例,文章意圖在於通過種樹之理,而得出爲官之理。那麼我們就要找到論據與論點的對應關係。

文章先說樹之本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那麼對應爲官之理,老百姓的天性也是嚮往快樂、輕鬆、平和、穩定的。因此,種樹後“勿動勿慮,去不復顧”,纔可“天者全而其性得”。對應爲官之理,則是去繁就簡,與民休息。接着,郭橐駝指出“他植者”的問題:“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對應的爲官現狀則是:“好煩其令,若甚憐焉”“旦暮吏來而呼”“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通過這樣的前後對比,我們就能充分理解論據所要論證的觀點。古人擅長從歷史、寓言等方面選取材料作爲論據,成爲文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仔細推敲論據與論點的關係,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意蘊。

總之,文言文意蘊的把握,不需要百分百理解字詞。文章脈絡的關鍵處就是我們要下功夫推敲之處。正如庖丁解牛一般,看清脈絡,即可遊刃有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