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正值湯顯祖誕辰470週年之際,上海崑劇團將攜《臨川四夢》——《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四天一氣呵成。上海崑劇團敢爲全國戲劇院團之先,對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進行完整的發掘、整理,精益求精地亮相中外舞臺,爲2016年紀念莎士比亞、湯顯祖逝世400週年,在世界舞臺唱響了“中國聲音”。

  好消息!

  6月18日至21日,原定於今年“東方名家名劇月”壓軸登場的閉幕大戲全本《臨川四夢》即將回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2020年正值湯顯祖誕辰470週年之際,上海崑劇團將攜《臨川四夢》——《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四天一氣呵成

  這也是上昆首次在上海完整獻演“四夢”。國家一級二級名家名角與中青兩代演員,承襲大師前輩技藝,以規範細膩的表演,展現“百戲之祖”的典雅風采!

  向來主張藝術融合與創新的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多年來一直以長三角平臺爲基準並瞄向全國範圍內的優秀劇目,始終以“推動民族戲曲在當代壯行”爲宗旨,聚焦新劇目、展示新成果、培養新觀衆,爲當代中國戲曲的名家力作搭建一個全新的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售票數大幅削減的情況下,東藝仍每場保留了19張60元的公益票。在疫情防控方面,東藝將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嚴格落實相關文化旅遊場所驗碼、測溫、戴口罩、人員限流和預約登記等防控措施。

  十年積累,五班三代,唱響中國聲音

  《牡丹亭》杜麗娘: 沈昳麗 飾;柳夢梅:黎安 飾

  上海崑劇團自2016年爲紀念湯顯祖大師逝世400週年開始《臨川四夢》的巡演,無論在中國各大城市,還是遠赴美國、捷克、比利時、德國等,所到之處無不造成轟動,一票難求。

  上海崑劇團以逾十年積累、集五班三代人才優勢,將《臨川四夢》完整搬上舞臺。 一口氣完整獻演《臨川四夢》四部大戲只有上海崑劇團獨此一家,2016年上昆開啓了《臨川四夢》巡演之路。“臨川四夢”激活傳統的成功,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一經問世,便在商業演出市場上供不應求。

  2016年世界巡演計劃共計44場,創造上昆歷年同一項目商業演出的最高紀錄。6月在廣東首先開啓巡演,4個城市10場演出轟動一時,廣州大劇院單場1700座,4場演出平均上座率超過90%,總票房收入100萬元,打破了廣州大劇院有史以來的戲曲演出票房紀錄。

  人員齊整、舞美精巧,加之深厚藝術積澱,令《臨川四夢》無論演出規模,還是社會影響力,都創造上海崑劇團新的輝煌。

  在國家大劇院,上昆《臨川四夢》成爲由文化部主辦、紀念湯顯祖逝世400週年展演活動開場演出,四天四場座無虛席,這在崑劇演出史上極其罕見。上昆對作品的詮釋和演繹不僅傳承經典,又融合了當代思想與文化而有所創新,老、中、青三代演員鼎力合作,展現出崑曲人才梯隊建設成果。

  2016年以來,《臨川四夢》不僅集結在國內巡演,且不斷“走出去”,世界巡演超過60場,引起海外著名藝術節關注。2018年11月,上海崑劇團應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柏林藝術節組委會的邀請,將崑劇《臨川四夢》完整帶到德國,兩天連演四場《臨川四夢》,引起轟動。上座率超過九成,歐洲觀衆比例高達95%。德國最大的《德國每日鏡報》大版頭條刊登上昆《臨川四夢》訪德新聞,用“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的提法來形容這次演出。

  2019年3月22日,上海崑劇團的《臨川四夢》喜獲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組委會特別獎。組委會特別獎頒給《臨川四夢》劇組是爲了表彰上海崑劇團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爲傳承、復興、推廣、發展中國崑劇藝術而努力,並卓有成效。上海崑劇團敢爲全國戲劇院團之先,對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進行完整的發掘、整理,精益求精地亮相中外舞臺,爲2016年紀念莎士比亞、湯顯祖逝世400週年,在世界舞臺唱響了“中國聲音”。

  今年6月18-21日,“臨川四夢”這一中國古典戲劇扛鼎之作將會完整呈現於東藝舞臺。頗具匠心的是,這一次重現舞臺並非原樣重複,而是根據這四部劇作不同的特點,從選角、劇本和唱腔的改動等均進行現代視角的再創造。既有傳統戲曲寫意、唯美之韻味,亦有現代視角下多元、融合之獨特。上海崑劇團一直以“出戏出人,以戲帶人,承戲育人”爲宗旨,堅持“傳承經典,演繹經典,打造經典”的傳統。此次,他們突破了傳統的舞美思維,創造“四夢一景”的獨特表達,將四夢之個性與共性融爲一體,讓傳統崑劇精粹得以重生。

  冷雨幽窗不可聽 挑燈夜讀品四夢

  成於明代的“臨川四夢”包括《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四部。在戲劇史上,向來爭執不休的文學家與戲劇家在對“臨川四夢”的評價上竟出奇一致——代表了中國古代戲劇的最高成就。生於烏鎮,從小受崑曲薰陶的畫家、文學家木心先生將此四夢的作者——湯顯祖,譽爲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戲曲家、應是中國的莎士比亞,並稱爲“莎翁與湯翁”。

  盧生“邯鄲一夢”黃粱未熟悟透人生,劇中盧生和崔氏分別由上海崑劇團優秀青年演員,主工文武老生的張偉偉與曾獲第五屆中國崑曲藝術節表演獎的崑曲演員陳莉飾演。《邯鄲夢》體現了湯翁“道”的思想,是“四夢”中唯一一個以老生爲主角的戲。劇中盧生是個“癡人”,追求功名利祿,黃粱夢醒,終覺一切皆是浮華。上昆《邯鄲夢》在全國戲劇界獨樹一幟,從遵循湯翁原作、繼承傳統文化精粹上來說是“只此一家”。《邯鄲夢》在一系列評比中屢獲殊榮,第三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和第十二屆文華獎奪得了優秀劇目獎,併成爲2010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項目。2017年入選文化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之列。

  《紫釵記》由黎安和沈昳麗飾演的李益、霍小玉在劇中素絹盟誓“引喻山河,指誠日月,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二人都是“情癡”。霸凌橋一別,李益指望着萬里封侯,小玉則啼鳥落花初,唯河橋柳色迎風訴,豈知二人遭遇百般磨折。黃衫客是“俠”,俠肝義膽,當霍小玉和李益不能廝守時,他力促其成。該劇在第四屆中國崑劇藝術節上獲得了劇目獎。

  《南柯夢記》由專工閨門旦的羅晨雪與專工小生的青年演員衛立分別飾演淳于棼和瑤芳公主。《南柯夢記》是湯顯祖晚年作品,取材於唐傳奇《南柯太守傳》,凝聚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省,寓意十分豐厚。《南柯夢記》講述了書生淳于棼酒醉於古槐樹旁,夢入螞蟻族所建的大槐安國,成爲當朝駙馬。後又因種種變故,被遣送回人世。夢醒後的書生,發現人生百味不過夢一場。關於《南柯夢記》的全本演出記載很少,摺子戲方面,流傳至今的只剩下“花報”和“瑤臺”兩出。這部真幻相生、借虛幻劇情諷刺現實政治與人情世態的,開“現實主義”先河的劇作在舞臺上大放其彩。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杜麗娘之有情,總叫人牽盼。杜麗娘和柳夢梅作爲閨門旦和小生的標配角色,對以演繹生旦角色見長的崑劇團來說,《牡丹亭》絕對是他們常演的保留劇目。此次的《牡丹亭》將由同爲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向來以表演時“入情之深”而頗受好評的黎安與沈昳麗,分別扮演柳夢梅與杜麗娘,爲觀衆呈現這部感人至深的中國古代浪漫傳奇。

  上海崑劇團的《牡丹亭》有多個演出版本。始自俞振飛和言慧珠主演的8場改編本,1957年12月首演於上海大衆劇場,此乃建國後上海第一個整理改編的大型傳統劇目。後來這個被稱爲“俞言版”的《牡丹亭》傳給了“昆大班”,再經由他們的言傳身教,催生了舞臺上更多的版本,以及更多的杜麗娘和柳夢梅。

相關文章